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浅析航天员必备一般心理素质

发布时间: 2022-04-10 09:01:34 浏览:

中图分类号:V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198-01

从古到今,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从未停止。神州九号“圆梦天宫”,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进步。这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存在着诸多亮点,如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的出色表现可谓让人眼前一亮。那么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成为航天员?让我们一起从心理学的视角揭开航天员神秘面纱的冰山一角吧。

一、 较高的智能水平

较高的智能水平是航天员能够熟练掌握与航天有关的理论知识和精确无误地进行飞行技能操作的必备基础。具体包括,认知(注意力)能力、操作能力、空间定位能力及感官协调能力。

航天员需要学习相关基础理论,从一般文化课程包括人体解剖生理学、高数、物理学到天文学、空气动力学、创舱系统等与航天系统有关的课程。同时,航天员要掌握一系列航天专业技术:科学实验,对航天器进行连接(手动交会对接)以及出舱活动等操作性任务。这些往往都以较高的智能水平为依托。

二、符合职业需求的个性倾向特征

1、超常的情绪稳定性

情绪具有动机和组织的功能。也就是说,情绪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效率。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因此,稳定的情绪对航天员顺利执行太空环境中复杂环境中的各项任务具有重要作用。

2、 正确的个人动机

动机是由目标对象激发出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对行为具有激活、指向和维持调整的作用。成为航天员需要面临多种在常人看来难以达成的任务标准,同时这个职业要求航天员的动机受任务驱动,如热爱飞行事业、而非个人成就如物质利益驱动。这样才能培养航天员健康的竞争意识,激发出积极向上的行为。

3、 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任务的期待。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认为自己有可以成功完成任务。太空环境复杂,失重、太空辐射等特殊因素多,能否在不确定的变数中时刻保持高度自信,即便是在太空中遇到未知问题的情况下,仍能坚信有能力逃脱威胁环境,是对航天员心理素质的巨大考验。

4、 超强应激管理能力

航天员在进入太空的过程中要经历超重的过程,承受着多出自身重力几倍的巨大载荷。当进入太空后,则处于失重的状态,这时会引起血管功能障碍、骨丢失、免疫功能下降、肌肉萎缩、内分泌机能紊乱、工作能力下降等。此外,航天员需在狭小、封闭和隔绝的环境中工作,时刻体验着异乎寻常的应激源。这些太空环境所带来的风险,要求航天员具备较强的应激管理能力和超强的耐受力,用坚强的意志力去克服太空失重、超重及其他复杂环境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考验。

5、 独立应对问题的能力

每位航天员各司其职,都有自己的任务工作需要完成。加之,太空环境变换莫测,不可能会有充裕的时间留给航天员去求助他人,因此航天员应具备在危及情况下独立完成任务、问题解决和客观决策的能力。

6、 较强适应的能力

由于太空环境不同与地球,这就要求航天员进行灵活转变,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再适应过程。在极端太空环境中,保持生理心理上的不失调,以最短的时间进入工作状态。

三、 建立群体归属感

1、 飞行成组的高凝聚力

飞行乘组是长期开展航天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较高的集体群体相容性、凝聚力或团队精神有助于提高一个整体的力量。“1+1+1=?”刘洋的回答是:“在天宫一号内进行空间实验时,3名航天员要身兼数职,不仅是操控飞船的航天员,还是照料飞行器的工程师,另外还要担当空间实验任务的专家,所以这时候1加1再加1就要远远大于3了。”这就是团体的作用。

2、 稳固社会支持系统

航天员的训练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一般要持续三年半到四年的时间。在这期间,繁重的理论学习,长期的生理心理训练、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航天专业技术训练等等都是每天的必修科目,对航天员来说必需忍受着与家人分离的孤独和训练的枯燥。因此,建立稳固的社会支持系统对与航天员的心理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上文所述的仅仅是航天员必备的几项心理素质。众所周知,航天员选拔是一项及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往往需要航空医学、工效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综合参与。再者,航天员的选拔淘汰率及高,这个过程往往体现了测量学中的“去真”思想,即宁可将真正复合的候选人排除在外,也不冒“纳伪”的风险。因此,航天员这个职业的特殊性造就了其不平凡的意义,也彰显出了英雄身后的坚持。

相关热词搜索: 航天员 浅析 心理素质 必备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