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攻击性理论及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 2022-04-14 08:42:13 浏览: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学生攻击性事件越来越多,学术界开始对学生攻击性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社会认知视角下的攻击性理论分别从:攻击性社会信息加工模型、攻击性脚本理论、攻击性一般理论、攻击性认知新联想理论、攻击性综合认知模型,从这五个理论视角出发对社会认知视角下攻击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及文献综述。

关键词 攻击性 社会认知攻击性理论 综述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7.031

A Review of Aggressive Theory and Research

LIU Lu, SHI Guochun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1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student aggression incidents, the academic community began to conduct a lot of research on student aggression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ognition, aggressiveness theories are divided into aggressive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aggressive script theory, aggressive general theory, aggressive new association theory and aggressive comprehensive cognitive model. From these fiv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literature review on aggressiv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ognition are carried out.

Keywords aggressiveness; social cognitive aggression theory; review

1 攻擊性的定义

目前为止,研究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攻击性进行了界定。从行为反应的角度,研究者认为攻击性即是攻击性行为。这样的行为具有如下特征:(1)具有外在的行为特征。如Buss说:攻击性概念的界定应该只关注外在的行为表现。(2)具有意图性。(3)具有伤害性。从情绪的视角,研究者认为攻击性表现为愤怒、敌意和冲动等情绪特征。如,Bushman认为攻击性是个体内在愤怒的表达。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者认为攻击性是个体在对外界环境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过程中,表现出对环境中的攻击性线索的错误加工或者夸大加工的倾向。我国研究者在对攻击性概念的界定普遍的观点认为攻击性是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的结合。基于以往的研究认为攻击性是个人有目的、有意识和有意图的对他人带来伤害或者他物带来损害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现。

2 社会认知视角下攻击性理论

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心理学家C.Buhler等人就攻击性概念、类型、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广泛研究。到70年代后期,随着认知信息处理模式越来越成为心理学的理论框架。研究人员也开始试图采用社会认知信息处理机制来解释儿童和青少年品行障碍,包括攻击性行为。80年代后,社会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吸引了更多研究者的注意,成为解释青少年攻击性的主要理论模型,在很大程度上,研究者从早期对攻击性的理论解释过渡到了理论模型建构和验证,如,Dodge提出的“社会认知模型”。21世纪以后,攻击性理论模型的建构日趋完善、综合。Anderson等人提出的一般攻击模型,考察了人格特征、情境与多种认知加工过程对攻击性的共同影响。Wilkowski等人提出综合认知模型,该模型从更综合化程度上建构了多个因素对攻击性的影响。

2.1 攻击性社会信息加工模型

攻击性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尝试描述个体对特定环境信息的认知加工步骤,这些步骤恰是个体对社会环境的应对策略和行为,该模型也试图弄清楚具有攻击性和不具有攻击性的儿童和青少年在信息加工步骤上存在着何等的差异。攻击性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将个体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分成6个阶段。

第一阶段,注意与编码。Crick和Dodge认为个体对特定情境信息的编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具有攻击性的儿童比不具有攻击性的儿童更多的关注社会活动中的攻击性信息。第二阶段,问题情境解释。结合环境的信息,个体对特定问题作出解释。研究表明,攻击性倾向的儿童他们在进行因果分析的时候更多地依赖过去自己相似情境下的经验而非事情真相。第三阶段,确定目标。目标是个体想要达到的状态或者事情的结果。第四阶段,搜寻反应。搜寻反应阶段是针对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在认知水平上产生一个或多个行为策略,也就是个体在头脑中产生的可供选择的解决问题的主意或者策略。第五阶段,决定反应。决定反应是个体对行为策略进行评估找出最佳的问题解决策略的过程。第六阶段,实施反应。社会认知信息处理模型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在信息处理的每个阶段,个体都能够让自己的思路再次返回到前一个阶段并且对前一阶段的信息处理进行反思和再思考。

社会认知信息加工模型虽然被描述成相继时间的信息加工过程,但如Crick和Dodge所说,一个人在进行社会信息处理时可能多个过程或者阶段同时进行,比如,在对社会信息编码的时候,个体也有可能对社会信息作出解释;在对社会信息作出解释的时候,个体也会产生行为目标;当他们还在明确行为目标的时候,他们也可以直接从长时记忆中获得应对策略,进而找到合适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2.2 攻击性脚本理论

Huesrnann认为攻击性个体之所以表现出攻击性是因为个体在人生早期获得了攻击性脚本,并以此作为行为指导的结果。攻击性脚本的获得和保持是观察和实施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学习过程,是攻击性行为和情境交互作用不断累积而形成。攻击性脚本的形成过程包括脚本的编码、保持和储存过程。攻击性脚本的获得过程包括脚本编码、演练、检索和评估。

(1)脚本编码和演练。个体在对攻击性进行编码时,他首先观察他人的行为,注意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场景,即什么情境会发生攻击性行为。因此,有特殊显著线索的攻击性脚本更容易被编码。为了能在记忆中保持中攻击性脚本,个体可能要不间断的对该行为脚本进行演练。演练可以有不同种形式,如,回忆、想象和角色扮演等。

(2)脚本评估。脚本评估对于脚本的编码、保存、检索和使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行为脚本的评估存在三个相互联系的成分:个体有足够的能力预测行为脚本使用的后果;个体对攻击性脚本执行能力的判断;脚本评估最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内部的行为规范。

(3)脚本检索。并不是所有儲存在记忆中的脚本都被检索出来,在实施脚本之前,儿童将对脚本进行再次评估,考虑当前被检索出来的脚本是否符合社会的行为规范以及实施该脚本之后所带来的行为后果。

2.3 攻击性一般理论

Anderson 和Bushman提出一般攻击模型该模型,主要包含三部分:输入、过程、和结果。

(1)输入。输入是指导致个体产生攻击性的人格因素和情境因素。人格因素是与情境因素相联系的所有的个体特质或者特征。稳定的人格特质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人格的一致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个体使用的图式、脚本和其他知识结构。人格特征包括特质、性别、态度、行为和认知脚本、信念、价值观、长期目标等。

(2)过程。输入因素是否能诱发个体的攻击性取决于个体的内部状态。内部状态包括认知、情绪和唤醒和相互联系。

(3)结果。结果过程是对个体内部的认知、情感和唤醒信息的加工过程。它包含了几个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既有信息的相对自动化的加工,也有深思熟虑的高度控制的信息加工。自动化的加工过程称为“即时评价”,控制加工过程称为“重新评估”。

一般攻击模型对以往较微观领域的攻击性理论进行了整合,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更加的简洁明了;包含了更多诱发个体攻击性的因素,如情感、认知和唤醒等;对个体攻击性的干预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能够为公共政策制定者提供育儿以及教育等方面的决策咨询建议;更具综合性和宏观性。

2.4 攻击性认知新联想理论

Berkowitz在挫折—攻击理论和脚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攻击性认知新联想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身心存在着一个情绪、认知和行为彼此相互密切联系的联合网络,联合网络中的任何一个结构或者部分被激发都会沿着网络链激活联合网络中的其他结构或者部分。激活的强度取决于特定的结构之间的关联程度。比如,厌恶事件或者情境激发人的消极情绪(烦恼、厌恶等),消极情绪会激活联合网络中与之相联系的思想、记忆、生理唤醒和行为反应等。消极事件—情绪—攻击性之间就构成了彼此相互联结、紧密的联合网络。高强度的负性刺激或者情绪体验将最大程度的激活攻击性联合网络,诱发个体的强烈性攻击行为。

2.5 攻击性综合认知模型

攻击性综合认知模型是由Wilkowski提出,该模型认为攻击性线索认知加工过程中存在着三个重要的过程:敌意解释、反刍性注意和努力控制。围绕着上述三个重要认知过程的不同发展,过程攻击性综合认知模型将敌意情境输入——攻击性行为输出的过程详细的分成三条路线:第一条路线是敌意情境—敌意解释—愤怒情绪—攻击性行为和愤怒情绪表达;第二条路线是敌意情境—敌意解释—反刍注意—愤怒情绪—攻击性行为和愤怒情绪表达;第三条路线是敌意情境—敌意解释—努力控制—攻击性行为和愤怒情绪表达。

(1)敌意解释。首先,敌意解释更容易诱发个体的愤怒情绪和攻击性行为报告更多敌意解释的个体也报告了更高水平的愤怒情绪。其次,敌意解释之所以诱发攻击性行为,源于敌意解释能激发个体的愤怒情绪。再次,尽管敌意解释的过程是自动化的过程,但是人为的干预个体的敌意解释有利于降低个体的愤怒情绪进而减少攻击性行为。

(2)注意反刍。注意反刍强化了个体的愤怒情绪延长和增强了激惹情境下的个体攻击性行为。第一,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愤怒反刍与特质愤怒和反应性攻击相关。第二,反刍注意与选择性注意相关研究表明,高特质愤怒的个体表现出对敌意信息的选择性持续注意,对敌意信息的选择性持续注意反过来强化了个体的愤怒情绪。第三,反刍注意使个体很难从敌意线索、敌意情绪和敌意认知等负向状态中解除出来。

(3)努力控制。努力控制是有限的认知资源,只有在一些特定情境才被激活,它对情绪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早期的愤怒和反应性攻击性倾向有着有效地抑制。

Wilkowski和Robinson进一步指出在攻击性综合认知模型中,实线表明此认知过程对敌意线索的加强而虚线表明对敌意线索的弱化。攻击性综合认知模型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该模型考虑到了个体对攻击性线索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过程;该模型认为对敌意情境的自动化解释优先发生,个体自动化的解释偏好导致更强烈的愤怒情绪;该模型在反刍和情感反应相关关系等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反刍注意强化了个体自动化解释偏好,增强了愤怒和反应性攻击行为的发生。

3 攻击性理论的研究展望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攻击性是一个有若干个子系统所组成的,8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来探讨攻击性行为,从社会认知的视角下探讨了攻击性行为代表了目前攻击性行为的理论发展方向。从社会认知理论视角下来看人们预防和控制攻击性行为应该从认知因素出发,认知的改变是导致行为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所以从社会认知的视角对攻击性行为进行研究为攻击性行为提供了矫治的依据。

相关热词搜索: 攻击性 综述 理论 研究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