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红酒连锁专卖:进退两难

发布时间: 2022-08-19 15:40:02 浏览:

今年8月,当红酒连锁超市“利客满”在杭州门店接二连三地关闭的时候,距其在行业内不断获得一些大奖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利客满”的倒掉固然有其老总个人涉嫌商业犯罪等原因,但不少业内人士依然坚持认为,即使其有地产背景的老总吕建明不出事,利客满也基本上无法获得成功——倒掉是早晚的事。

而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上海这个全国红酒消费基础最好的地区,也在不断上演一些酒类连锁专卖(进口酒为主)开业、倒闭的故事。其他地区的情况同样好不到哪去:记者了解到,除了个别品牌,目前的红酒连锁专卖几乎都不盈利,一些拥有雄厚资金实力和葡萄酒经营背景的企业还在坚持,而一些原本和红酒就不搭边的小企业大都选择了关门大吉——看上去拥有美好前景的这一新生事物正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

前景究竟如何?

全国酒类零售市场有近5000亿元的巨额蛋糕,而随着葡萄酒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单从理论上来理解,葡萄酒连锁专卖的前景不可谓不广阔。但实际上,这个市场现在是越来越热,除了餐饮、商超大卖场等传统渠道,团购渠道现在正逐步成为葡萄酒,尤其是进口葡萄酒的主要销售渠道,另外,葡萄酒连锁专卖还面临着来自另一个新兴渠道电子商务的挑战。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杨强认为,葡萄酒连锁专卖不可能成为主流渠道:“从饮酒习惯和现有的渠道模式看,未来酒类连锁专卖店不可能像家电那样成为主流渠道,但如果运作得当,有望成为一个重要的补充渠道。”杨强认为,主要原因是由于我们和国外相比,饮酒方式和习惯有很大区别:“我们主要的消费葡萄酒的地点和国外不同。”

杨强表示,葡萄酒连锁专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消费者购买真酒的问题,但这些连锁专卖店如果一味追求规模而疏于管理,就会使这个功能弱化,进而让消费者产生不信任的感觉:“我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在的一些连锁品牌、加盟商鱼龙混杂,素质参差不齐,如果管理不加强,这个渠道同样会逐步失去消费者信任。”

毫无疑问,杨强的担心很有必要,这些本来应该靠卖真酒、卖服务来赚钱的连锁专卖店由于整个市场消费模式并不成熟,不少加盟商也开始自己偷偷地卖一些来路不明的酒,来补给自身的成本开支、维持整个店面的正常运营。

谁能熬到春天?

《酒世界》记者针对目前国内大约30家左右的大大小小的红酒连锁专卖进行了调查,号称自己2009年依然在盈利的企业不超过6家。大部分企业坦承,自己是在亏损,也有部分企业经营尚可,基本可以维持盈亏平衡。哪些企业会率先倒下,谁又会等到春天的到来?

首先倒下的应该是没有酒类经营背景的企业。

《酒世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现在依然呈现出较好发展势头的专卖店大都是一些酒类经销商和厂商所经营的专卖店,他们虽然不是所有店面都盈利,但由于自身从事酒类业务经营,大都把连锁专卖看成未来的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使亏损也会从其他业务里拿出资金进行“输血”。不出意外,这些企业将最终熬过“冬天”。

而一些异业进入这个领域的企业,由于纯属“玩票”或者有投机心理,对于连锁专卖店的一些困难准备不足,而且,由于没有经营酒类产品的背景,在服务上很难跟上。这些企业不少已经选择了关店或者转让。

一些缺乏专业服务能力的专卖店也将面临更大的困境。

连锁专卖拼的不仅仅是规模和品牌,更为重要的还是服务。目前一些较为稳定的专卖店,为确保服务质量,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培训制度。他们除了为客户提供包括专业导购、物流等基础服务外,还通过会员制、线上和线下的结合等手段,为客户提供定制、葡萄酒文化交流等增值服务。

而一些相对高成本的店面坚持不下去的情况将会更多地出现。

在葡萄酒专卖店兴起初期,很多企业都把店开到了一线城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但高昂的租金和成本管理费用并没有真正换来相应的销售额。现在的局面很清楚:仅靠店面吸引散客其销售额低得可怜,大部分的销售都是靠会员、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来支撑,这样算来,店面存在于繁华地段的形象展示意义更大于实际销售功能。

记者了解到,不少品牌的连锁专卖店已经关闭了一些一线城市中华而不实、成本过高的店面,转而攻向一些性价比较高的地段或者二三线城市,现实的情况是:一线城市连锁专卖店倒闭速度要比二三线城市快得多。

相关热词搜索: 进退两难 红酒 连锁 专卖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