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浅析森林防火线在林火阻隔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 2022-08-27 12:40:03 浏览:

摘要:设立防火线可有效阻隔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在不同区域和范围内,设立不同种类和规格的防火线,对于阻隔林火的蔓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防火线的开设和清理方法,本文进行了综合阐述。

关键词:防火线;种类;规格;开设方法

具有防火带的林道称为防火线,是在林区内设置的保持着无林状态的带状空地,其作用是对起机械阻隔作用,可作为巡护和扑救森林火灾的通道。防火线是阻止林火蔓延的有效实施。

1 防火线的种类和规格

防火线按目的不同分为:国境防火线(宽50—100m,在我方一侧常开辟成生土带);铁路防火线(设在国铁两侧,主要防止机车喷、漏火,每侧宽50—100m不等);林缘防火线(设在森林边缘与草原或农区交界处,以防止森林与草原火灾相互蔓延,在农林交界处主要防止林缘外荒火向林内蔓延,一般30—50m宽);林内防火线(设在针、阔叶林内或针阔混交林内,为防止树冠火的蔓延,其宽度不少于平均树高的1.5倍。一般在造林时就规划好,宽在10m以上);其它防火线,如村庄、储木场、仓库四周的防火线,生土带防火沟等宽度50—100m。防火线按设置地点和规格不同分为一般防火线和特殊防火线。一般防火线又可细分为防火干线,防火支线,防火隔离线,幼林防火线。

1.1 防火干线

防火干线经常设在林区、营林区、或林班的交界处,多处在主山脊线上,主要作用是阻隔森林火向更大的范围发展。目前在实行森林防火责任制后,防火干线已成为各管理单位防火责任界线,尤其是当某林区(或营林区或林班)发生林火后,防火干线可起到阻止地表火、或树冠火向邻近的林区蔓延的作用。在林区或营林区或林班的边界上设置的防火干线,不同于区界的伐开线,其横断面上的宽度比区界伐开线要宽,且有一定的规格要求。一般防火干线要求宽度为30—50m,以不少于平均树高1.5倍为原则,干线中央设人行横道,通道是护林员、生产作业人员以及林火扑救人员经常活动的林道。在通道两侧的未动土带上一般应清除乔灌木和草类等森林可燃物,在未动土带外侧各设1—2m宽的生土带,生土带内不应保留任何可燃物。为了加强防止树冠火的能力一般应在防火干线外侧的林内50—100m范围内设置缓冲带,并清除缓冲带内站秆,倒木,兽窝,鸟巢,枯草,藤条等杂乱物和易燃物,通过修枝抚育提高林木枝下高度,改善林内卫生环境。

1.2 防火隔离线

防火隔离线一般设在经营强度较高的大面积针叶林区,一般宽度在8—12m,中央开设1—2m的生土带货兼做林道。多设在与防火干线相交的山脊线或沟谷线上,与等高线垂直或相交。

1.3 幼林防火线

幼林防火线设在大面积针叶幼林中,防火线较窄,一般4—6m宽与林班线结合,主要目的是保护幼林免遭林火。在块状采伐迹地上更新造林设计时,一般考虑在与未采伐的森林交界线上设置幼林防火线。幼林防火线亦多与林道相结合。

1.4 特殊防火线

特殊防火线设置在林区内工厂、村庄、储木场、房屋、油库、仓库、人工景点等周围,一方面防止用火延烧到林内,也防止林火烧及这些地方。特殊防火线宽度一般要求在50m以上,要求清理防火线上一切可燃物,或开设生土带,防火沟或设置防火墙。

生土带是林内翻松了土壤的带状空地,生土带的宽度取决于开设地点应用目的,一般草高、风大的地段要宽些,它的作用仅为防止地表火或作为扑火时的隔离控制线之用。

防火沟主要为防止地下火,或作为油库、仓库等重点地段特殊防火线上设置,防火沟的深度据实际情况而定。

防火墙一般只设置在重点的油库保护区一侧。在多碎石的农林区边缘上的林缘防火线内亦有用碎石堆积成“带状碎石阻火墙”,作为林缘防火线组成部分,堆高一般0.5m,连续成带、亦称碎石阻火带。以上各类防火线的开设要因地制宜,考虑到经费和防火效果,尽可能利用河流或道路等自然障碍物,其宽度要据具体情况而定。

2 开设和清理防火线的办法

一般有人工法、化学除草法、火烧法三种。

防火线必须是从一个防火障碍物开始到另一个防火障碍物为止,即合乎“障碍物封闭原理。”开设和清理的办法:

2.1 人工开设法

目前最基本最常用的防火线开设方法是人工开设,包括开伐乔木、清除灌草、修生土带、整理林道、缓冲带抚育和清理物清除等工程项目。凡防火线上清理出来的可燃物应全部运出或烧毁,决不能丢弃在防火线两侧,以免形成引火源。人工清理时,使用割灌机割灌和人工割草,将易燃地被物搂在一起运出或烧毁,这项工作人财物力投入比较大。

2.2 化学除草法

目前多数营林单位和部门多采用人工清理法,劳动强度大,不彻底,防火线当年失修,结果可燃物载量越来越多,原来的防火线变成了高火险地带,火险隐患仍不能彻底消除,人力紧张情况下,每年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清理已不可能。随着化学除草剂的推陈出新,在防火线的开设上应用化学除草法。如“草甘膦”,是一種广谱、内吸性强、通过叶面吸收的灭生性除草剂。50%草甘膦水溶性粉剂的除草效果比10%草甘膦水剂的除草效果好,使用方便。草甘膦在开设森林防火线时在杂草地区可以单独使用,一般用药量1.5.-2.25kg/h㎡.需掌握好喷药时间,若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之间使用,一年可喷一次。如果用药季节不当,可能出现第一批草枯死后出现第二批新草的返绿现象,在杂灌木较多的地方不能单独使用草甘膦。据研究将威尔柏和草甘膦混合使用,效果良好。但在开设果园防火线时,考虑到果树的根部受药害的影响,使用草甘膦是安全可靠的。

使用化学除草剂必须掌握施药量和施药时间,当施药量过大时,不利于植物吸收和传导,降低药效,达不到预期效果。若剂量过少,又达不到除根的目的,因此用草甘膦时用药量,应视灌草种类、覆盖度等不同而异。杂草和灌木被杀死后,即可干枯,此时结合采用火烧的方法将干枯植株烧掉,从而达到开设和清理防火线的目的。

2.3 火烧法

在防火线清理上,单纯采用点烧方法是比较经济、实用、省工、高效的方法。多在非防火季节,无风天气里进行,前面用点火器点火,后面用风力灭火机控制火,防火线两侧用人力和风力灭火机灭火,最后面清理熄火。火烧防火线的方法早已实施,因各地实际情况差异,火烧技术也不尽相同,但以下几点基本做法一直:如为了安全起见执行承包责任制,加强点烧领导和组织;如制定点烧防火线实施计划,搞好调查研究,查清地形(坡向、坡度、谷风流向、道路等)、林分结构(疏林、人工林、幼林等)土壤、植被、小气候特点,查清要保护的重点:如建立火烧区域的物候观察哨,抓住用火安全期,掌握好用火时间等。

火烧防火线也确实有不安因素,使用不当,控制不严、常易跑火成灾,因此必须慎重地使用。火烧前一般先进行试验,测定火烧防火线的技术指标有:温度、湿度、含水量、风速等。火烧防火线要按计划要求进行,必要的申报核批手续要完备。

3 小结

防火线的设置要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安全规范的原则进行,把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其最大的林火阻隔作用。在防火线的开设中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避免操作不当引发次生灾害。

参考文献:

[1] 郭衡,李德生.森林防火原理与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莱阳市应急管理局)

相关热词搜索: 火线 阻隔 浅析 作用 森林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