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 2022-03-26 08:36:43 浏览:

摘 要: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充分应用和分析,能够对研究地区的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数据收集和解译判读,结合现地调查,能够有效的掌握森林资源的现状,并通过长期的监测,对森林的消长进行有效的分析。

关键词:遥感技术;森林资源二类调查;遥感图像;目视判读;解译标志

一、遥感技术和森林资源二次调查

1.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又称RS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3S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空中通过遥感器对地面物体进行探测,是从航空遥感技术发展而来,并随着卫星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展迅速崛起,航天遥感是一种更为先进的技术,能够利用物体的不同波谱所引发的不同响应原理对地物作出识别,是更为宏观化、动态化并且信息更为丰富的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把航片、卫片地面调查结果和数理统计的抽查方法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快速有效且覆盖范围广的调查结果。

2.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及其困难。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指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被调查单位一般是县(旗)、乡镇(苏木)、自然保护区以及国有林场等相关森林经营单位,调查任务主要是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调查目的在于对调查单位的林业建设状况作出反映、对森林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森林生态功能作出评价。

二、目视判读

1.判读准备。选用地形图时,比例尺为1:25000。选用不超过一年的经由计算机进行几何校正和影像增强的近期彩色卫片,比例尺也以1:25000为宜。准备调查需用的林业用表,包括一元立木材积表、形高表、株数因子表、坡度校正系数表和地位级表等内容。认真查阅前期调查成果和森林经营方案。

准备如下资料:国家林业局核校颁发的林权证和稳权划拨书以及相关的界线划定书,分类经营以及营护经营的资料,近期的森林资源、人工林和土壤普查等档案和资料,造林、采伐设计和母树木等特殊林地的批文,其它相关资料。

2.判读解译标志。通过室内分析,借助相关的辅助信息如林相图、森林分布图和湿地分布图等,熟悉图像中的地物形状、色彩、结构、位置、大小、纹理和分布状况等信息,然后通过野外踏查,将遥感图像中的地物特征与实际调查结果相对照,度详细记录地类、树种和相关信息如色调、阴影、形状、位置、地形地貌等,设立目视判读标志表。解译标志是遥感判读的基础,是所有地类判读的准绳,一旦有误,将会影响之后所有的地类树种信息判断,严重影响遥感正判率。

3.主要判读因子。(1)色调特征。是指地物在色调影像上的表现形式,是一种对影像目标的颜色和地物的大小、形状和高低等因子的判断,受遥感时相、气相、比例尺、镜头焦距、感光材料等因素影响。(2)大小特征。是指地物的影像尺寸,包括长宽和面积、体积等。地物大小受比例尺影响,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比例尺,以提高地物影像表现和图斑区划的精度。(3)形状特征。是指反映在影像上的地物的外部轮廓形状,地物类型不同对应不同特定的形状。(4)纹理特征。纹理特征即大量地物个体在影像上重叠所形成的特征,是对地物大量个体的形状、大小、阴影和色调的综合反映,对影像图上光谱特征比较相近的地物有重要的区分作用。包括了结构和随机纹理特征两种,前者是指按照一定规律形成的纹理单元,后者则主要指纹理粗糙度及方向性。(5)地域分布特征。是对影像上地物的环境位置和空间位置关系的反映的表述。对于划分图斑进行野外踏查有重要的指导性。

4.判读原则。(1)综合分析。论证法要与反证法结合,以提高判读地类的唯一性和可靠性。(2)图片和文字资料综合分析的原则。在分析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各种图片信息,包括航片、卫片、地形图和专题图等。(3)室内分析和野外调查相对照相结合的原则。

5.解译方法。(1)直接解译。可以直接使用相关影像判读标志,对比较容易判读的地类进行有把握的判读。(2)逻辑推理法。对很难或无法直接识别的地类,要充分的利用地学规律以及实际经验,进行逻辑推理的确定。(3)对比分析法。对比不同波段和、时相的卫片和已知地面资料,相互补充和验证,从影像中提取更多更有用的信息,提高解译准确性和可靠性。

6.判读复核和正判率。一人以上的判读人员进行分别的判读,通过判读的一致率得出结果,一致率要在90%甚至95%以上。

7.正式判读。判读人员在完成复核后,可以根据相关的判读因子绘制详细的判读登记表。要保证在一人以上的判读人员判读一致率达到95%以上时才能进行结论的提取,以提高判读标志的准确性。

8.建立数据库并出图。判读人员进行判读并登记判读因子表后,利用相关平台在资源图层和空间数据分类和编码两方面内容中,将二类资源采集数据加入。最后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图像生成,要使图像美观并数据完整。

三、图像判读的不足之处

1.森林资源读取时的问题。遥感图像的精度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对森林植被以及分布等内容的精细程度。地形图与遥感图像在处理和衔接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

2.判读时的局限性。遥感图像在目视判读时所读取的位置与实地会存在少量的偏移。不同的影像对相同地物的特征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影响了判读质量。现有技术仅能支持通过已有特征建立判读标志,但无法对生长状况和经济林的产品产量状况进行判读。

3.地类判读的误差。一些地类特征在遥感影像上的显示差别极小,判读标准很难把握,如个别的荒山荒地和农地等与未成林的造林地、灌木林地等。一些特征非常接近的林种和树种,也不容易作出判读标准。

4.判读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目视判读是由人脑来完成,因此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对于判读解译标志中所需的地类色调、形状和结构等特征较难分别与掌握。可以在遥感技术的发展中加大计算机判读的比重,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判读精度。

四、遥感技术应用的前景

在遥感影像处理过程中多波段、多方法融合和参数评估数量的加大都可以大大提高数据的精确性。可以对遥感图像的识别深化自动识别技术,通过计算机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类。

五、结语

遥感技术是现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重要技术基础,通过对遥感图像进行充分的分析,并进行判读和解译,利用合适的软件进行数据的汇总和资源图的绘制,对于有效的掌握森林资源的现状和未来的消长有重要的作用,要继续开发遥感技术的应用性,提高其他相关软件和自动化识别的开发,从而更好的为森林资源的二类调查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雪.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应用研究,硕士,2009年.

[2] 高祺.谈森林遥感在二类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4):224.

[3] 黄桂娥,陈义杰卫星遥感图像技术在森林二类清查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8):253、260.

作者简介:但方亮(1978-4-),贵州省思南县邵家桥镇林业环保站,林学本科(函授)专业,从事林业种植、生态环境治理、植被恢复、林业产业等。

相关热词搜索: 森林资源 遥感 二类 实践 研究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