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浅析《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教育观念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2-09-02 16:55:03 浏览:

[摘要]《万国公报》是晚清时期一份重要的报纸(1868-1907),由美国人林乐知在上海创办,其主要内容是向中国民众宣扬西方自然、地理、法律、教育、物理等先进科学和社会领域的先进思想,并对中国的一些黑暗社会制度进行评论或批判被当时的知识分子成为“西学新知之总荟”,到1903年,其发行量达到5.4万份之多,成为晚清中国发行最多的刊物之一,为中国社会思想变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舆论支持。本文主要选取了《万国公报》1874-1907年这一段时期内的宣传内容为研究主题,研究该报纸对近代中国教育观念的影响。

[关键词]《万国公报》 近代中国 教育观念 影响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948(2015)06-76-02

报纸的读者分布极为广泛,一方面,既有皇帝、皇族及政府官员。报纸的主要作者李提摩太曾在其回忆录中提及,光绪帝曾订阅过全套的报纸,从中吸收关于变法的思想;开明贵族和政府官员也关注《万国公报》,甚至日本天皇也有订阅。他们不同程度地主张向西方学习,或在经济上支持报纸的发展,或从政治上赐予报纸主笔官职。另一方面,又有知识分子及普通百姓。以康有为等为代表的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在学习报纸所提倡的改革观念和先进知识后,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并付诸实践;通过赠阅活动,向普通百姓提供了一个可以免费阅读和学习的机会。通过这些受众,报纸所宣传的新思想以更广的辐射传播到社会各阶层遍及中国数亿人口。本文主要选取了《万国公报》1874-1907年这一段时期内的宣传内容为研究主题,研究该报纸对近代中国教育观念的影响。

一、《万国公报》宣传内容的阶段性分析

(一)1874-1883年——破旧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随着鸦片战争的失败,外国的强势文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与之对比,在当时科举取仕仍是知识分子实现自身抱负的唯一出路,思想禁锢严重。因此,在中国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心中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是极为迫切的。

但当时中国社会思想倾向仍趋于封建保守,人们对外来事物或新兴观念的态度较为排斥,他们需要一个观念的缓冲。在这一背景下,该时期《万国公报》在教育方面的主要宣传重点便是“破旧”——即开展对中国传承了千百年的教育和考试制度进行批判,使人们认识到这些旧观念带给人们的束缚和禁锢。它的“破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对八股取仕这一考试制度的批判、对传统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的批判。

首先,在对科举考试制度的批判上,《万国公报》将其批判矛头直指八股文,他们认为中国士子们虽整日熟读“格物致知”的先辈训导,但是囿于四书五经和八股文,不可能真正提出有益于实际的对策和建议。而且《万国公报》认为,科举考试制度,尤其是八股取仕制度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中国开科取士立意甚良,而唯以文章试帖为专长,其策论则空衍了事也,无殊拘士之手足而不能运动,锢士之心思而不能灵活。”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本祸根就在于科举制度。

其次,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万国公报》认为,中国老师只知一味地“填鸭式”教育,一味地向他们灌输四书五经的内容,这种有悖于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的做法造成了学子们“务虚不务实[1]”的教育窘境;同时,先生们所传授的知识均是几千年封建王朝所承袭并因循不变的旧理,人们需要学习的是更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知识。

(二)1889-1907年——立新

而发展到1889-1907年间的《万国公报》在其前期宣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入。在一定程度地动摇了中国人民陈旧的教育观念后,《万国公报》开始向其介绍西方先进的教育观念,主要体现的是“立新”这一趋势——努力在中国民众的心目中建立起新的更符合社会需求的教育理念。

因此,这一时期,《万国公报》不仅注重介绍西方先进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而且以其所宣传的西方教育情况为基础,提出了许多符合当时中国实际的教育建议和方案

首先,在介绍西方教育情况方面,《万国公报》不仅花大力气向中国民众介绍牛津大学、巴黎大学等西方高等教育名校,而且更向中国读者介绍了女学教育,特殊教育,幼儿教育等基础性的教育情况。

其次,在介绍西方教育方式方面,《万国公报》中指出,中国的教育方式侧重于理论的灌输,在很大程度上与实际脱节;而西方教育更注重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再次,《万国公报》更是在为中国教育提出建议和方案方面花了大力气。根据统计,三联书社编选的《万国公报》文集中,所选文章总数为123篇,其中涉及到“教育”这一主题的共35篇,在文集中占了很大比例,而在这30篇中,属于对中国提出的教育建议的文章共有12篇,可见《万国公报》对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视。这12篇当中绝大部分的主题为建议中国学校教授西学和新式学校建立的必要性和学校教程的建议,其中还有一篇的主题为宣传女学的推广。

瘦鹤嗣人在其文章《推广西学论》中就提出应在农村及广大贫困地区“就资质之所宜,引才而笃,而又不惜经费,在各省邑郡设置公家学堂,并多翻译西书,由公家刊印,贱其价值,售之于人”[2],这样对于生活贫困但有志于学习的人士,可以得到更多平等的学习机会和阅读机会。此类建议在这一时期的《万国公报》中十分常见,他们对中国的教育变革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二、《万国公报》对晚清中国社会教育观念的影响

(一)《万国公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教育观念在中国的普及

在深受《万国公报》的影响下,康有为和梁启超在维新运动中将“教育变革”这一项目纳入到中国社会变革的目标中。在光绪帝颁布的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中,就有许多是关于教育改革方面的条例,如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等。清政府在日益开化的教育风气的影响下,也于1905年颁布谕令,废除了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千余年的科举制度,中国民众的教育观念也有封建保守渐趋于现代开放。

在教育观念更新的同时,新式教学也在同步发展。冯桂芬通过创办新式学堂,向中国民众和知识分子宣传西学;其后,李善兰的教育实践更是将学习西方以自强的思潮推到高峰,他强调专业教育、平等教育和义务教育等观点,这些理念和原则一直也都贯彻在他的办学实践中。

(二)《万国公报》调整了在传统教育理念下人们教育观念的扭曲

1.扭转了长期以来对女学的压制和扭曲的女子才德观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极低,传统儒学审美中的完美女性应该是其男性的附庸,难以在男权社会中掌握自己的话语权。而在其才德观方面来说,传统的观念使她们坚信“女子无才便是德”,所受教育的内容也多是以德为本的封建女学体系[3],所学内容也不外乎是《女诫》等传统内容,只知一味地教导女子服从、以家庭为中心。

但是,《万国公报》却敢于向中国传统的女学教育观念发起挑战,而向社会宣传女子应该与男子平等地接受现代教育,花之安在其《自西徂东》第二卷“义集”之“禁溺女儿”一章中,向读者普及了西方男女权利平等的思想。他指出:“盖西国人生子女、皆一体养育教训。”男女皆平等地应接受教育。“而女子长成,他日为人之母,能知道理乃可教训孩儿、治理家业,而丈夫之内助也。”女子接受教育不仅可以丰富自身的学识,在其相夫教子方面也更有裨益。虽然《万国公报》也希望培养能更好地相夫教子的女性,但是这二者间有着本质的差别,后者是是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女性,与封建社会的贤妻良母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这些思想宣传和实际教育行动中,中国民众对待女子教育的偏见也开始逐渐被扭转过来。之后越来越多的女子学校在中国各地兴起,为当时中国思想界和改革界培养了许多女性人才,女性地位开始突破男性强权,在社会上获得了广泛认可。

2.纠正了民众教育目标上的扭曲

一直以来,在中国民众和广大士人心目中,寒窗苦读、参加科举考试获取功名才是改变命运,实现其远大抱负的唯一途径。“在中国,读书求学的一切动机和最高期望,就是要步人仕途。当每一名孩子由借懂无知到渐谙人事而进人学堂时,他首先被灌输和想到的,便是读书做官,而所有父母在为孩子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时,他们念兹在兹的,也不过如此。”[4]因此他们所注重的学问都是四书五经的因循旧知,学习的目标也只有一个,就是在科举考试中获取自己理想的成绩。

但是在实际中,真正能通过科举考试踏上仕途的士子少之又少,而那些落榜的士子在长期将自身束缚在四书五经的框架中,对其它事情知之甚少,所掌握的其它技能几乎没有,因此,实现再就业的机会十分低。这就造成当时社会上劳动力分配严重不合理的局面。因为缺乏可选择之路,这些落第秀才往往选择去乡塾当教授蒙童,从而陷入了科举考试的恶性循环之中。

但是经过《万国公报》的长期宣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举考试制度对人视野和能力的极大束缚,而开始更多地学习西方近现代科学知识。在西方文明的启发中,他们逐渐认识到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仍遵循传统封建文化可能给个人和社会发展都带来的不利影响,于是他们开始积极地探索新的出路。

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许多知识分子逐渐抛却旧有的陈朱理学,而改为学习西方自然科学或社会哲学知识,他们通过学习这些先进文化,不仅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同时还找到了自我的发展的新途径。

三、小结

晚清教育改革,是中国近代早期各项改革运动中最为成功、最有影响的一项宏大的改革运动之一,而《万国公报》在这场变革中扮演的角色则是推动者和鼓励者,为其提供舆论和思想支持。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教育观念的变革来说,《万国公报》的作用是不容小觑,它不仅促进了先进教育观念在中国社会的普及,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中国传统教育观念在许多方面的扭曲,使得教育更能尊重和实现人的价值,这对今天的教育观念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旸.《万国公报》与晚清教育改革[D].开封:河南大学,2004.

[2]钱钟书等.《万国公报》文选[M].北京:三联书社,1998:529.

[3]苏洁.晚清女子教育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7.

[4](美)何天爵著,鞠方安译:《真正的中国佬》[M].北京:中华书局,2006:186-187.

相关热词搜索: 万国 公报 浅析 教育观念 近代中国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