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内涵式发展视阈下高校德育工作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 2022-09-03 12:40:04 浏览:

[摘 要]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开始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德育工作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更要注重其内涵建设。高校德育工作内涵式发展的新举措,主要包括内外兼修,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德育内容;文化传承,形成自身特色德育人文环境;科学发展,创新德育工作新途径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 高校德育教育;内涵式发展;新举措

[中图分类号] G911 [文献标识码] B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是美英等发达国家世界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也是我国大学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经验的理性选择。高校德育工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德育发展应该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内涵发展,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一、高校德育内涵式发展的含义

“内涵”从逻辑学的角度讲,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与外延是相对而言的。作为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内涵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表现为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如结构协调、要素优化、质量提升、水平提高、实力增强等。高校德育工作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基本要素,是高校发展过程中最重要元素,是高等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本质。笔者认为,高校德育内涵式发展就是指以学生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德育”理念为统筹,以合理配置内部资源、科学整合内部要素为前进发展动力,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创造优秀育人环境的德育发展模式。

以人为本,是我党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提出的科学论断。对于高校德育工作,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共同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指导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科学理念,高校德育工作要站在高校整体发展的角度去谋划自身的发展,从而为人才培养更好的服务;“大德育”指的是高校德育工作要做到全员、全面、全方位,合理配置内部资源,科学整合内部要素,形成具有自身文化底蕴的德育发展模式。

二、高校德育内涵式发展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为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教育体制变化对高校德育工作内涵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一些高校扩招后生师比例过高,资源紧张,高校德育工作者超负荷运转,事务性工作多,理论研究少,简单粗放工作方法运用的多,内涵细致工作形式少,无暇顾及知识的储备与更新,势必影响德育工作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科学技术进步对高校德育工作内涵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网络以及带来的一些“衍生品”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要与时代同步,不能停留在原有的的观念及工作方式方法,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的开展德育工作,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不仅要在内容上有丰富的内涵,而且在工作形式及方法也要有丰富的“内涵”,这样才能与时代同步,与大学生的思想同步,才能更好的开展德育工作。

三人才需求高标准对高校德育工作内涵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当前,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导致了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进而加快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国际化人才的内涵已经拓展为人才素质国际化、人才构成国际化和人才活动空间国际化,培养大批具有国际意识、国际竞争能力和国际先进管理理念的创新型、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也对高校德育工作分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三、高校德育工作内涵式发展的新举措

(一)内外兼修,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高校德育的主要践行力量,一支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对高校德育内涵式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具有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价值追求的能力,做社会思想的引导者,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把知识的传授和道德情操的熏陶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追求自身完善,实现自己的“中国梦”。二是要有“全球化”理念和国际视野,自觉中开放意识,开放中汲取精华,掌握国际化教育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理念和意识三是要有打造教育品牌创新意识,特色发展是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人才培养特色更是高校德育发展的关键,挖掘自身学校学生培养方面的特色,大力培养品牌毕业生,以期获得巨大的社会公众效应。四是要有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思维,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以人文、科学、创新的统一为目标,结合时代特点,创新思维,全面推进符合学生成长成才德育模式。

(二)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德育内容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高校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德育内容。一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着力实现德育模式的转变。高校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特点,推进德育、教学、科研、实践的一体化建设,把一切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推进思想品德、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体化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以协同创新为突破口,着力实现德育发展模式的转变。协同创新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是发挥高校独特优势,落实德育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要以资源整合推进德育模式创新,整合校内各类资源为德育服务,挖掘社会资源,加大与科研院所、企业、国际科研组织的协同力度,不断增加德育内容。三是以文化创新为引领,着力实现德育模式发展动力的转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把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爱国精神、奉献精神等内化为大学生的行为,从而引导学生以德修身,自觉做到理想远大,德才兼备,为引领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国家繁荣富强作出应有贡献。

(三)文化传承,形成自身特色德育人文环境

创新是不断发展的动力,传承是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源泉,高校德育应传承自身优良传统,形成特色的德育人文环境。一是依托于校史校情教育,让广大学生找到归属。以黑龙江科技大学为例,学校因煤而生、依煤而长;校区迁移,跨越发展;转型提升,实现“科大梦”。这种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的精神应该让每一位科大学子感到骄傲和光荣,应该让学生感觉到身为科大人的荣耀,真正实现“今天你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你为傲”。二是传承特色行为文化,形成品牌德育发展。高校要深度挖掘自身文化特色,特别是行为文化方面,应不断的创新延展,从而落实到德育实践和大学生行为上,并外延到学生进入社会的种种表现,打造“品牌”毕业生,树立高校德育发展的品牌。三是开展深层次内涵的文化活动,传递“正能量”。高校应根据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生特点以及地域特点等方面深度挖掘一些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传递“正能量”,延展并传承,最终实现通过文化活动来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科学发展,创新德育工作新途径

科学发展是高校德育工作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德育要顺应时代特点,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拓宽工作新途径。一是以学生为本,创新两课教育模式。将课堂教学变为课堂与实践基地相结合模式,将单纯的课堂教师讲授变为学生教师互动方式,把德育教育工作融入到专业教育中。二是占领网络德育阵地,开拓德育新载体。高校要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占领网络阵地,开展网络德育,拓展大学生德育培养的渠道和空间,利用网络手段加强道德教育。三是将德育教育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高校要建立德育实践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过程中注意自身的德育培养,并通过接触社会,将社会中优秀的道德品质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参 考 文 献]

[1]孙明福.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2]黄必春.高校学生工作的内涵式发展[J].大众科技,2011(12)

[3]王璐璐.内涵式发展背景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1(11)

[责任编辑:潘洪志]

相关热词搜索: 德育工作 内涵 高校 建设 研究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