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特点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 2022-09-04 11:25:03 浏览:

[摘要]本文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高度,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基本内容,重点阐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指导下,创造了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特点,并分析了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意义,对于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当代世界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本质区别和共同特征,具有创新意义和理论价值。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0)06-0001-04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0.06.001 [本刊网址]http://

新世纪之初,中国高等教育出现了历史性转折,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对我国未说,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客观必然性: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教育概念,论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发展方略、主要特征和意义,对于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当代世界两种不同社会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本质区别和共同特征,具有创新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特点

在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为制定其方针、政策和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指明了正确方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指导下,创造了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独有的新特点,这种新特点,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

(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在党和国家的主导下进行的。中央领导根据中国国情,根据高等教育现实基础和世纪之交国际环境等因素,审时度势地提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目标。1998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于《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第一次将高等教育大众化作为中国教育发展的政策目标。1999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重申:“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的《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左右,将原定2010年实现的高等教育规模和入学率的目标提前五年实现。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5%,比计划目标提前8年进入大众化阶段。这里有两个基本数据,就可以明白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目标几经调整的合理性和现实性,从改革开放到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年均增长率为8.5%;从1990年到1998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规模由61万人发展到108万人,同期在校生由260万人增加到341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3.4%提高到9.8%,但这个发展规模和速度,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需要。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审时度势作出了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历史性决策,这一重大决策及时地由国务院朱镕基总理在1999年6月中旬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宣布。

(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和有益教训,也吸收了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提出的关于“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但是这并不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指导思想,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过程和重要内容,都自始至终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党的十七大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体系做了最新的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是对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根本问题做出的共同回答。在高等教育领域,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共同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体系。可以说,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进程。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从其理论思想到其全部实践,从其政策目标提出到其策略选择,从其政策制定到其协调各种基本关系等,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实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所以能够实现历史跨越,之所以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拥护,之所以能够为我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大国提供坚实基础,都应该归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科学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必然反映和具体体现。

(三)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历史和现实有一个不可否认的基本事实,自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现代教育就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形态的高等教育,或者说是遵循着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这就是资本主义高等教育和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这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高等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这两种教育由于都是以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为内容,都同属于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的基本范畴,因此。这两种高等教育必然具有一些相同的共同特征。我们在借鉴国际不同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和理论成果时,要正确认识,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教育和资本主义教育的联系与区别。这两种不同社会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在价值理念、培养目标、服务方向和根本制度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追求与原则区别,但在教育的功能地位、发展机制、管理模式、学制体系、教学内容、技术方法等问题上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或共同特征。我们既看到这两种高等教育的本质区别,又看到这两种高等教育的共同特征,没有将两种高等教育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区别混为一谈。我们没有照搬别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模式,而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战略、发展策略、政策目标、结构与体系、道路与方式。

(四)中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实行大学扩招的核心目标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各层次公共教育资源。教育公平

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始终追求的重要目标,它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国现阶段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将分步骤地、有计划地和稳步地达到这个目标,中国人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和不断奋斗,现在基本实现九年义务制教育,目前正在逐步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特别值得欣喜的是中国高等教育在党和国务院主导下,从1999年开始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目标和高校扩招决策,在本世纪初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到2040年,中国高等教育将进入普及化阶段,中国政府和人民有能力、有信心将会达到教育公平的社会目标。我国在世纪之交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核心目标是全心全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优先发展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

(五)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创造了教育史上的奇迹。高校扩招是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探索,实践已经证明它是正确和成功的。它体现和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为了贯彻落实中央这一重大决策,1999年6月22日,国家计委、教育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年初扩大招生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计划,计划1999年普通高校招生以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从1998年的108万人扩大到156万人,当年实际招生159.68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1.32万人,增幅达47.4%,在校生人数达879.16万人,毛入学率10.5%。其后,国家连续三年进行大幅度扩大招生,200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2.5%,2001年达13.30%,2002年达15%,2003年达17%,2004年达19%,2005年达21%,2006年达22%。在大众化进程中,2002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众所周知,2002年普通本专科招生320.5万人,比上年增加52.22万人,增幅达19.46%,在学人数达16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由1998年的9.8%提高到15%,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历史性地跨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从1999年至2004年,我国本专科招生的年增长率平均为26.1%,研究生招生的年增长率平均为28.6%。1998年,我国的在校大学生只有780万人,2006年达到2500万人,2007年达到2700万人,初步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由高等教育规模小国向高等教育规模大国两个历史性的转变。大学扩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3年的5%提高到2002年的15%,再提高到2007年的23%的毛入学率,大众教育代替精英教育,创造了世界教育史的奇迹。据考察,这方面,美国用了30年(1911~1941)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日本用了23年(1947~1970),巴西用了26年(1970~1996),韩国用了14年(1966~1980年),实现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5%到15%的飞跃,达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水平。中国的高等教育从落后奋起追赶,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大约用了10年的时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3年的5%提高到2002年的15%,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走完的道路。

(六)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途径有自己的发展策略。首先,观察分析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途径的具体情况。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美国在其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过程中,政府都通过诸如立法的形式,制定并颁布《赠地法案》,鼓励开办两年制社区学院,并促使其与四年制大学进行衔接,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各州向高校无偿赠送大批土地。20世纪8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其实现途径是:综合大学(研究型大学)、州立大学、社区学院(初级学院)。州立大学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型大学目标是培养技术性研究人才,为国家研发和高科技服务;州立大学的目标是培养中层服务社会的工程师、会计师等技术人才;社区学院则是满足广大受教育者的就业准备,并为研究型大学和州立大学输送优秀的合格人才。美国高等教育结构模式分为三类学校:研究型大学、州立大学(包括四年制本科学院和规模较小的大学)、社区学院、单科专业学院。据美国联邦政府统计,1970年美国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837所,其中公立高等学校1322所。在这1322所公立高等学校中,研究型大学109所,四年制学院和规模比较小的大学309所,社区学院808所,其余96所为公立单科学院。1970年,美国全国共有私立高等学校1515所,其中社区学院225所,四年制学院和规模较小的大学838所,研究型大学64所,私立单科专业学院360所。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之所以走在世界前列,是同美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多类型、多层次、多种形式是美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重要特征,正是这种结构体系有力地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

日本二战后,从1947年到1970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80年代、90年代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其实现途径是:国立大学(包括综合性大学)、公立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①国立大学在日本承担全国2/3的研究生教育,据1996年的统计,日本全国共有大学576所,其中国立大学98所,公立大学53所,私立大学425所。98所国立大学都有研究生院,32所公立大学设有研究生院,275所私立大学设有研究生院,这就是说,所有的国立大学都有研究生教育,近2/3的私立大学设有研究生教育,公立大学是属地方政府办的四年制本科教育,为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也有相当一部分公立大学还有研究生教育。1996年有公立大学53所,有私立大学425所,私立大学的培养目标、规格和任务基本和公立大学是一致的,私立大学是大学本科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私立大学容纳了75%的在校本科生,32%的在校研究生。高等专门学校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工业发展需要的中级技术人才,其专业以工程技术为主,具有两年制高等教育程度的高等教育机构,1996年,日本全国的高等专门学校62所,其中国立54所,公立5所,私立3所。短期大学通过修改《学校教育法》规定,将教授专深的学艺、培养职业和实际生活所需要的能力为主要教育目的,修业年限为2年或3年。日本的短期大学发展快,从1955年到1965年的10年间,全国短期大学的总数增加到360所,其中国立28所,公立40所,私立301所,1970年,短期大学从369所猛增到479所,1996年,短期大学发展到606所,其中,国立短期大学增到41所,公立短期大学增到63所,私立短期大学

增到502所。短期大学和高等专门学校毕业生所获得是准学士学位。这两类学校对实现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的私立高等学校不仅比公立高等学校要多得多,而且在各种类型,各个层次高等教育中都设有私立学校,形成了日本较完整的私立高等教育体系,成为支撑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途径不尽相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途径是依靠“四支”力量,实行“四个”结合,坚持“三项”统一等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相互配套的协调发展的政策、策略和措施,有力地支撑和保证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高效、健康和持续发展,从高等教育规模小国跨入高等教育规模大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大国,现分别叙述如下:

1. 依靠“四支”力量。依靠“四支”力量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民办高等学校。1998年和2002年全国有普通高等学校分别为1058所和1396所;1999年和2002年有成人高等学校分别为673所和607所;1999年和2002年,有高等职业学校分别为442所和549所;1998年和2003年,全国独立学院设置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分别为22所和167所。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单一的普通高等学校类型模式,形成了既有普通高等学校又有成人高等学校,既有公办高等学院又有民办高等学校等多种类型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依靠“四支”力量,目标明确,分工合理,使中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大国,“四支”力量聚集形成强大合力,创造奇迹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历史跨越。

2. 实行“四个”结合。实行“四个”结合是指中央部属高等学校与地方高等学校相结合,普通高等学校与成人高等学校相结合,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与民办普通高等学校相结合,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与高等专科学校相结合。1998年,中央部属高等学校和地方高等学校分别为263所和795所,2002年中央部属高等学校和地方高等学校分别为111所和1285所;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分别为1071所和673所,2002年全国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分别为2003所和607所;1998年全国有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和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分别为1058所和22所,2003年全国有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和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分别为1379所和167所;1997年全国本科高等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分别为603所和417所,2000年全国本科高等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分别为599所和442所,2006年全国本科高等学校和专科高等学校分别为720所和1147所(其中职业技术学院981所)。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实行“四个”结合,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已建立和形成了多种类型、多种层次和多种形式的结构体系。

3. 坚持“三项”统一。坚持“三项”统一就是指坚持解放思想与改革创新、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大众型教育与精英型教育相统一。没有照抄照搬外国发展模式。

坚持解放思想与改革创新相统一。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的时代特征。在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程中,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先导,改革创新是关键。在更新教育观念上,改革了传统的象牙塔式的教育观念,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大众型的教育观念,转变了以“条件”论发展规模的观念,确立按社会“需要”促进发展,通过发展促进条件改善的观念;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上,高校扩招,得益于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各个方面,把办学体制改革推向了新的平台,多元化、社会化的办学模式逐步改善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生态,创造民办普通高等学校,民办高等职业学院,创办民办二级学院,创造采用新机制的“国有民办”的“二级学院”或“独立学院”;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八字方针,先后对500多所高等学校进行了管理体制调整,实行地方和中央共建。在317所高校开展了校际间的合作办学,形成了227个合作办学实体。先后将708所高校合并组建为302所多学科或综合性的高校。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部门和地方条块分割,重复办学的局面,基本形成了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体制,扩大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优化了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

坚持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相统一。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发展观念或发展方式。所谓“外延发展”是指靠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来发展高等教育。这一高等教育发展观的重要特征是重数量,轻质量,甚至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求得数量发展:所谓内涵发展,是指注重高等教育内部潜力的挖掘以促进发展。高校扩招,需要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支撑,若只依靠政府的财力显然远远不够。在这方面,国家采取了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方式,一是政府财政资金增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二是发挥高等学校办学潜力,即内部挖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原有既定的投入创造更大的产出;三是拉动了社会资金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自1999年启动扩招至2001年的三年间,累计投入国债资金70多亿元,主要投入高等教育,并拉动各方面的配套投资120多亿元;扩招后新增67所国家批准,承认学历的民办高校和100多所普通高校的“二级学院”,至少拉动了200多亿元的社会资金投入。同时,据初步统计,三年扩招中仅学生公寓建设一项,就拉动了社会资金投入200多亿元。

坚持大众型高等教育与精英型高等教育相统一。世纪之交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我们在着重发展具有大众型、普及型教育机构特征的高职高专教育、社区大学等的同时也绝不忽视精英型、研究型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具体来说,就是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继续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推动高水平大学的发展。国家于1995年发布了《“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重点学科,公共服务体系和学校整体条件建设三个部分。其中重点学科建设是“211工程”建设的核心。1995年至2005年,“211工程”共完成投资368.26亿元,来源于中央专项资金,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学校自筹资金多个渠道。截止2005年,全国共有“211工程”学校107所,分布在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1工程”实施以来,我国的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提高了5倍,科研经费增长了7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增加了近5倍,仪器设备总值增长了4倍。

由此可见,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这得益于我国始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依靠“四支”力量、实行“四个”结合、坚持“三项”统一的发展策略,创造

中国自己的、独特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途径,没有照抄照搬西方发展模式。这一实现途径,清楚地反映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变化,正是这一高等教育结构体系支撑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多美元的条件下。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跨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新世纪之初,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实现了历史性转折。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不仅经济落后,而且教育薄弱。中国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产生于19世纪末,1895年创立的北洋大学堂和1898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现代意义的大学。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中经清末和“中华民国”时期约50年,由于种种原因,发展十分缓慢,直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大陆仅有205所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11.6万人。在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武装斗争、流血牺牲和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的统治,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随之,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地、大规模地开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新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创立、建设、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就。新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依据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1999年作出了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政策目标和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决策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从1999年开始启动到连续数年的高校扩招,迎来了历史性转折,1999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4万人扩大到159.7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1.3万人,增幅达47.3%,在校生人数为341万人,毛入学率为9.8%;2000年全国高校招生220.61万人,比上一年增加52.79万人,增幅达31.45%,在校生人数为1230万人,毛入学率达12.56%;2001年全国高校招生268.28万人,比上年增加47.67万人,增幅达21.61%,在校生人数为1300万人,毛入学率达13.3%;2002年全国高校招生320.5万人,比上年增加52.22万人,增幅达19.46%,在校生人数为16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15%,这样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提高到15%,历史性跨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06年,全国高校招生540万人,是1998年108万的5倍,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为2500万人,毛入学率为22%;2007年,全国高校招生566万人,在校生人数超过2700万人,毛入学率为23%,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第一大国。

(二)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创造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高等教育由此进入加速发展和深入改革阶段,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政策目标和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决定,从1998年到2007年,普通高校当年招生数由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到566万人,高等教育总规模由780万人增加到27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8%提高到23%。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阶段到大众化教育阶段,仅仅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的条件下走完了世界其他国家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走完的道路。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5%提高到15%,是在1993年到2002年,大致用了10年的时间,中国长期以来是世界的人口大国,占世界总人口的22%,在世纪之交从人口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大国,终于实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百年之梦。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及其创造的奇迹,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人大众化教育阶段,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条件。她为我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大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我国经济、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培养了学术型的科学人才、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和实用型的职业技能人才,提升了我国国民素质的总体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多层次、多样化的专门人才和智力保障。培养创新人才,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四)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人大众化教育阶段,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中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主导下进行的,它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大众化,在价值理念、核心目标、培养目标、服务方向、政策策略、实现途径和根本制度等方面,不同于资本主义高等教育大众化,并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借鉴国际不同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但并没照搬别国大众化的模式,而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战略、发展策略、政策目标、结构与体系、道路与方式。深入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实践与理论、特点与模式。总结其经验,概括其理论,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俞家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谢作栩,中国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5]高韦国,构晓明,中国人口文化素质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课题组,教育大国的崛起(1979-2008)[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相关热词搜索: 大众化 中国高等教育 意义 发展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