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论建筑结构的抗震与建筑结构的减震之不同

发布时间: 2022-09-05 08:45:03 浏览:

zoޛ)j馟iuOZ方案,在建筑物结构与基础之间用滑石〔云母)层隔开,地震时建筑物可以滑动。日本建筑师中村太郎于1927年提出的阻尼隔震结构方案,使用阻尼泵来消耗地震的能量,并且在该建筑地下层柱的上下端采用铰接构造,建筑物可以水平自由移动。 如图 B 所示

图B 阻尼隔震建筑

普通抗震结构:利用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抵御地震作用,吸收地震能量,侧重于“抗”。隔震结构: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减震层,阻止地震能量向上传递,侧重于“隔”。

一、建筑结构抗震原理与建筑结构减震原理的比较

普通结构抗震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增强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强度、刚度、延性〕来抵御地震作用的,即由结构本身储存和消耗地震能量。这是被动消极的抗震对策。

结构减震原理和隔震的原理是:通过设置隔震装置系统形成隔震层,延长结构的周期,适当增加结构的阻尼,使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大大减少,同时使结构的位移集中于隔震层,上部结构像刚体一样,自身相对位移很小,结构基本上处于弹性工作状态。这是主动积极的抗震对策。

二、建筑结构抗震与建筑结构减震设计方法的比较

普通抗震设计方法:以概率理论为基础,建筑抗震采用三水准设防目标和两阶段设计方法,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为三水准。两阶段设计方法是第一阶段:对绝大多数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和构件承载力验算和结构弹性变形验算,对各类结构按规范规定采取抗震措施;第二阶段:一些规范规定的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弹性变形验算。普通抗震结构体系实际上是依靠结构构件的损坏消耗大部分输入能量,往往导致结构构件严重破坏甚至倒塌,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合理也是不安全的。

二、两阶段设计:

结构减震设计方法:是指在建筑结构中设置消能装置,通过结构附加阻尼器,以消耗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达到预期设防要求。具体说就是把结构的某些构件〔如支撑、剪力墙、连接件等)设计成消能杆件,或在结构的某些部位〔层间空间、节点、连接缝等)安装消能装置,在小风或小震下,这些消能杆件〔或消能装置)和结构共同工作,结构本身处于弹性状态并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在大震或大风下,随着结构侧向变形的增大,消能杆件或消能装置产生较大阻尼,大量消耗输入结构的地震或风振能量,使结构的动能或者变形能转化成热能等形式耗散掉,迅速衰减结构的地震或风振反应,使主体结构避免出现明显的非弹性状态〔结构仍然处于弹性状态或者虽然进入弹塑性状态,但不发生危及生命和丧失使用功能的破坏)。

三、抗震结构与减震结构设防目标的比较

普通抗震设防目标:“三水准”和“两阶段”的设防要求,即“小震 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第一阶段设计采用第一水准烈度的地震动参数,结构处于弹性状态,能够满足承载力和弹性变形的要求;第二阶段设计采用第三水准烈度的地震动参数,结构处于弹塑性状态,要求具有足够的弹塑性变形能力,但又不能超过变形限值,使建筑物“裂而不倒”。

减震结构设防目标:新规范对其抗震设防目标只有如下的原则规定:“采用隔震或消能减震设计的建筑,当遭遇到本地区的多遇地震影响、抗震设防烈度地震影响和罕遇地震影响时,其抗震设防目标应高于本规范第1.0. 1条的规定。”这里明确了消能减震建筑的抗震设防目标应高于一般依靠自身强度及变形能力〔延性)来抗御地震的建筑的抗震设防目标。

根据对消能减震结构减震能力的系列研究、考虑不同工程情况可能的不同要求以及工程实践经验并参考建筑的普通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为了促进消能减震结构抗震设计技术的进步与在工程中的实施,提出减震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可具体化为如下A、B、C三类。

A目标,这个设防目标要求“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抗震设防目标与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传统结构抗震设防目标相同。B目标,这个设防目标要求“中震不坏,大震可修”。多数减震结构可按照这个设防目标设计。

C目标,这个设防目标要求“大震不坏”。对于消能减震要求更高的减震建筑及在较低设防烈度地震区,可采用这类设防目标。

四、框架结构抗震与减震的设计要点的比较

1、框架结构抗震设计6要点

①框架结构动力特性分析,主要是结构自振周期的确定;②结构地震反应的计算,包括多遇烈度下的地震反应与结构侧移计算;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析;④结构构件的截面抗震设计。

2、框架结构减震设计6要点

①提出框架结构消能减震后的预期变形;②确定结构需要消能器提供的附加阻尼;③设计消能器的类型、数量和布置;④对消能减震结构进行整体的分析,达到满足变形控制要求;⑤设计消能部件及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六、结束语

结构的普通抗震的设计思想主要是依靠结构构件自身的强度和延性来抵抗地震作用及吸收地震能量,这种设计方法是让结构自身承受较大的地震力。在抗震设防区建筑结构设计遵循: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结点弱构件、强压弱拉的基本原则,可以保证結构的整体性,防止结构发生倒塌,但是对组成结构体系的构件来讲,其吸收地震能量进而发生构件破坏的结果是必然的。因此,设置了隔震措施的建筑物要比普通的抗震建筑物更加安全更经济,建筑物中的隔震技术应将被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周锡元,吴育才,工程抗震新发展[M],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2】柳炳康,工程结构抗震设计[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王社良,抗震结构设计[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热词搜索: 建筑结构 抗震 减震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