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从书面到口头——民间文学的自身转向

发布时间: 2022-09-06 19:20:02 浏览:

摘 要:近些年来,许多学者指出,我国的民间文学研究正在面临着窘境与危机,并对如何走出困境进行了激烈的探讨。其实,使民间文学走出窘境的根本途径并不能简单的把寄希望于其他学科,我们首先应该关注的是作为立命之本的民间文学自身。

关键词:民间文学;自身转向;活态

一、问题的提出

正如中国民间文学的奠基者钟敬文先生一再强调的:“要建立真正的民间文艺学,就必须针对民间文学的特点,它本身独具的性质去进行探索,找出规律。”[1]

在中国,民间文学在中国也有近百年的历史。历经了百年发展的民间文学并未因歌谣征集、民间文学的采录、非遗的申报伟业及信息传媒时代的到来而扩大其声誉。西方与我国自身的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想要把民间文学的研究继续向前推进,最重要的是把目光从传统的书面文本转向以口头演唱为中心的活态文本。

二、活态的研究

所谓的活态,就是指与雅文学、俗文学等书面文学相比的民间文学存在的独特形态,它存在于民众的使用和流通中,因而不是固定化的,而是活态的。

正如巴莫曲布嫫在研究彝族史诗《勒俄特依》时所强调的:《勒俄特依》不应只是一部史诗的书面文本,而应成为一种鲜活史诗传统的再现。其中的活主要表现为:底本、表演与场景是活的。[2]底本虽可能有基本的主题和程式,但并没与固定的书面文本,每次表演都会构建新的文本。而表演者的每一次表演也会根据具体场景的变化产生特定的心境和发挥。如巴莫在研究彝族史诗时所指出的:诺苏史诗演述有着场合上的严格限制,如史诗叙事中凡是涉及到“给”(灭、亡、绝)的诗行与片段都属于黑叙事,不能出现在婚礼事件中。所以,史诗中的诸多叙事要素皆要受制于表演事件本身的在场或不在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具体的叙事语境于表演事件的关联进行有效的观察和深入的细分。表演事件的在场与否的确需要做出具体的界定,这样才能廓清叙事行为的发生及其语境关联的一些基本问题。例如,民间为什么需要史诗叙事,在什么样的情形下唱述什么样的内容。尤其是对史诗这样的大型叙事来说,我们过去往往不做深究和区分,似乎史诗表演从来都是一种从头到尾的叙事过程,其实这也是一种基于文本解读的理解。

除底本、表演与场景之外,每一次表演所面对的受众也是活的。表演者在每一次的表演中都会面对不同的对象,他们可以随时作出现场反应,参与表演和创造。巴莫在她对彝族史诗的研究中,也着重提及到了受众的重要性。所谓的受众在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是传统中的受众,因为史诗演述往往是民俗生活的重要事件,有时甚至是仪式的中心内容,也就是仪式参与群体共同关注的主要活动,故仪式圈内的个体同时作为史诗演述的接受者也就彼此成了一个整体,构成了受众的同时在场。之所以强调传统中的受众,是因为这种受众的基本范围也有其传统规定性,在梁山往往是以一定的地缘、血缘、亲缘关系构成的熟人社会。人们为自己所在的群体的共同事务(婚嫁祈福、守灵唱丧、祭祖送灵)而聆听史诗演述。

既然有传统中的受众,那么自然也会有非传统中的受众。比如,凉山州政府在2001年组织了一届史诗论辩大赛,论辩采取的是舞台化的独说,有的选手还根据上面的精神创编了大量歌颂领导的诗章。但这样的行政命令和比赛时在保护还是在破坏口头传统?当口头叙事传统从山地移植到了城里,演述人也随之失去了坚守传统(比如论辩方式)的本土,因为表演事件、受众群体、演述人之间的对话关系改变,那么传统的口头叙事也就成为了应景小品。传统中的受众往往是演述活动的评判者,没有他们的积极介入和即时回应,演述人的表演也会成为一种僵化的独白,演述人的即兴发挥很难被激发出来。有的学者在田野工作中往往会要求民间的表演者,如故事讲述家为自己的调查活动进行表演,这便使得研究者也就成了非传统中的受众。这样的表演是否有意义?杨丽慧的意见是我们可以观察表演者因受众的变化而相应采取的叙事变化策略,从而强调表演者的创造性才能,因为讲述人通过创造性地改变文本来适应特定的叙事语境。这样的表演也有研究价值,但我们的田野研究应该以发现本土的表演传统为目标。因为作为研究者如果不了解针对传统的受众的表演事件及其交流过程中的叙事策略,又怎么能从一次面对他者的表演中去发现其即场变化的叙事策略呢?只有当我们把握了民间的原叙事之后,才能进而发现次生形态的叙事变化。

在所有的因素中,演唱者作为创造主体最具能动性,居于核心地位,以他的表演为中心,多向互动,形成立体动态的生命场。民间文学的创作、传承与扩布都是在这个生命场中进行的。这个生命场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也是民间文学的本然形态。所以,只有立足活态,改变传统单一的文本观念,将田野研究与案头研究相结合才能使源自于民众生命本能的民间文学研究走向深入。

参考文献:

[1] 钟敬文.中国民间文学讲稿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廖明君,巴莫曲布嫫. 田野研究的“五个在场”——巴莫曲布嫫访谈录[J]. 民族艺术,2004,03:14-27+100.

作者简介:薛文成(1991–),女,汉族,山东淄博人,法学硕士,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民俗学专业,研究方向:区域民俗学。

相关热词搜索: 民间文学 口头 转向 书面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