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风调雨顺

发布时间: 2022-09-07 08:45:02 浏览:

在江苏扬州西北,大明寺院内西侧有一平山堂,平山堂之北建有一座大雄宝殿。殿前庭院内,东植桧柏,西有黄杨,正中置两尊宝鼎。大雄宝殿面阔三门,前后回廊,檐高三重,屋脊高处嵌有宝镜,阴面镌有“风调雨顺”,阳面刻有“国泰民安”。这阴阳两面的八个字构成了一副音韵和谐、对仗工整的四言对联。

风调雨顺,意指风雨适合农时。国泰民安,“泰”指示平安、安定,意为国家太平,人民安乐。“风调雨顺”,这四字反映出古代农业社会中人们对丰收之年的渴望,对美好生活和太平盛世的向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八字渐渐成为人们常用之词。其实,这一成语还和唐朝贞观之治后的一段故事有关。

古人云:“古今山川灵秀之气,往往不钟于须眉丈夫,而钟于女子。”妇女在人类发展与社会进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无数的优秀女性,她们或倾国倾城、容貌非凡,或有胆有识、才智过人。有人说: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站着一排成功的男人;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唐太宗李世民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后妃徐惠的辅佐分不开。

徐惠是江南美眉,湖州人。要说这湖州,真是个地灵人杰的地方,尤其在古代盛产女神童。徐惠生于太宗贞观元年,四岁的时候就能把《论语》、《毛诗》念得滚瓜烂熟了。在她八岁时,父亲徐孝德想考考她,就让她仿照屈原的《楚辞》,作一首离骚体诗。徐惠从小就接触屈原的思想,在她幼小年纪就流露出对屈原的崇敬与仰慕,对屈原的诗歌早就熟读多少遍了,“不就是拟一首离骚体吗?”徐惠眉头也没皱一下,找来纸笔信手一挥,一首《拟小山篇》当即做成:“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这里的“小山”是一种文体,原指西汉淮南王的门客们。史载他们曾写过四十四篇赋,表达对淮南王的思念,而唯一流传下来的只有《招隐士》一篇。对于徐孝德的命题,徐惠就是借用“小山”,也就是《招隐士》这一题材抒发对屈原的思慕之情。)这首诗后来被收录进《全唐诗》,其中特别标注了其父徐孝德看到女儿小小年纪竟然写出这样的诗句大感震惊,八岁的孩童之作能蕴涵如此感慨,如此豪情,是他难以想象的。史书上特别记述了徐孝德对此事的反应:“大惊,知不能掩,于是所论著遂盛传。”这首被皇皇正史录入的诗竟然出自一个八岁女孩之手,如果不知道这段故事,小小女子能留下芳名传记文章,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自此,徐惠遍涉经史,手不释卷。十几岁时,徐惠的才气已经闻名遐迩,传进李世民的耳朵里。根据史书的记载,徐惠因为才名远扬而被召进唐太宗的后宫,册为正五品的才人。入宫对于勤学好读的徐惠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进宫后,徐惠手不释卷,整天看书。唐太宗见徐惠如此好学,十分高兴,对她十分照顾,没多久就把她由五品的才人晋迁为三品婕妤,其父徐孝德也因此官升一级,由从六品下的将作监丞升为从六品上的礼部员外郎。继婕好之后,徐惠又被晋迁为正二品九嫔中的第八级充容,这是她在贞观一朝的最高封号了。

徐惠给李世民带来很多的快乐。有一次,李世民派人叫徐惠来见自己,本来兴致挺高,可不知因什么徐惠迟迟不来。李世民等了很久也不见徐惠到来,顿时来了气,好心情变成了一肚子火。这时,徐惠姗姗到来,一眼看出李世民的不快。她嫣然一笑,拿起笔写了一首诗,然后送到李世民面前:“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这首诗就是后来进入《全唐诗》的《进太宗》。一个堂堂天子被一个小丫头放了半天鸽子,好容易等来了,刚想冲她发发火出出气,可这小丫头却递来一首诗,还理直气壮地说什么:知不知道,古人千金难买一笑,就你,一纸诏书就想把我叫来?所以,我晒着你有理,你生我的气就不对!李世民读完之后,忍不住哈哈大笑,一肚子的怒气一下子全消了。

徐惠不但才貌出众,她还时是唐太宗身边的“谏臣”。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宗东征高丽,同时大兴土木营建翠微宫、玉华宫,靡资数亿。当时已是贞观末年,太宗身边敢于直言的大臣都已故去,满朝文武已无人敢谏。22岁的徐惠上疏谏曰:“自贞观以来,二十有二载,风调雨顺,年登岁稔,人无水旱之弊,国无饥馑之灾。昔汉武守文之常主,犹登刻玉之符;齐桓小国之庸君,尚图泥金之事。望陛下推功损己,让德不居。亿兆倾心,犹阙告成之礼;云亭伫谒,未展升中之仪。此之功德,足以咀嚼百王,网罗千代者矣……”

这篇奏文的大意是,回顾贞观二十二年以来国情的变化,贞观初年与民生息,轻徭薄赋,国家没有水旱之灾,百姓没有饥荒祸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太宗谦虚谨慎、勤政爱民。历代君主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而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过去,汉武帝沿用汉文帝休养生息的制度,但后来还是到泰山封禅,把功业敬告上天;齐桓公,是一个小国的平庸之君,也行封禅之事,以显示他们的文治武功。希望陛下不要居功自傲,有大功而不居,有大德而能让。亿万人民仰戴,仍未行告成的大典;云亭二山待谒,仍未肯亲行祭天的仪式。这样的功德,足以光辉万代,流芳永久。然而古人说:“天下虽然太平,但不可放纵情欲。”能谨小慎微,兢兢业业,古来圣哲也很少有人能做到。功业盛大的人容易骄傲,善始容易善终难,愿陛下保持谦恭。时下一方面东征高丽,连年用兵,士马疲困,家人离散,影响农耕,浪费无数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则是大兴土木,一建北阙,再营翠微,复创玉华,接连不断,劳民伤财。疏文以桀纣及秦皇为例,说明他们的覆亡,就是“弃德”、“图利”、“肆情”、“纵欲”的结果。这篇奏疏就是著名的《谏太宗息兵罢役疏》,其文采不亚于魏征那篇《谏太宗十思疏》,不仅文辞优美,还是一篇极优秀的政论文章,透过恳切真挚的辞句,人们看到了一介女子忧国爱民的拳拳之心。这篇奏疏,无论文辞还是思想,在历代史官和士大夫那里都得到了高度评价,被公认为是第一流的好文章。后来,这篇奏疏被收录到两《唐书》、《资治通鉴》、《贞观政要》等多部经典,得到了历代史家的高度评价。

唐太宗读到这篇奏疏后,“善其言,甚礼重之”。他对徐惠已不仅仅限于一般的男女之爱,更多了一份由衷的尊重与欣赏。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病逝,这对徐惠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徐惠痛不欲生,柔肠寸断。来到翠微宫,望着那座美丽精巧的小山,往事历历在目。就在两年前,就在这座小山上,太宗与她相携漫步,唱和欣然,那是多么浪漫缱绻的一幕;而如今,亭台池苑应犹在,当年的欢笑吟咏仍在耳畔,转眼却物是人非。面对此景,情何以堪!

因思念成疾,不久徐惠就病倒了。她拒绝医治,拒绝吃药,只想早日去见太宗,她感慨地说:“吾荷顾实深,志在早殁,魂其有灵,得侍园寝,吾之志也。”意思是说,我受先帝的恩遇甚深,无以回报,我只希望早早地离去,如果魂魄有灵的话,可以到地下继续侍奉先帝,这便是我最大的心愿啊!第二年,徐惠香消玉殒,追随心爱的人于碧落黄泉。有感于徐惠的忠贞,唐高宗下诏追谥她为贤妃,陪葬昭陵石室,了却她“日夜侍奉在先帝身边”的心愿。“将千龄兮此遇”,今生何幸。她与太宗亲密无间,她遇到了盛世明君,邂逅了一段最美的爱情,也为贞观岁月写下了浪漫的一笔。

相关热词搜索: 风调雨顺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