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关于我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思考

发布时间: 2022-05-26 19:05:02 浏览:

加强政法综治工作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关于我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思考  

内容提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紧紧围绕我县十二五规划的奋斗目标,着力解决当前社会管理工作存在的种种问题,以构建“五大体系”为重点,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适应我县转型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  

  

社会管理虽然是个老课题,但现在必须面对这张“新试卷”,试卷答得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着这个地区在今后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能否最大限度地减少“阵痛”,降低“震荡”。我们应紧跟新形势、适应新变化、探索新方法,扎实做好社会管理创新这篇大文章,使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共进、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同步。  

一、当前我县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我县提出“十二五”期间“再造两个灵石,冲刺全国百强”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三县”建设上有新的突破,因此对我们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纵观我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经济连续跨越发展显得社会管理工作相对滞后。我们提出“十二五”期间“再造两个灵石,冲刺全国百强”的奋斗目标,我们要谋求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三县”建设上有新的突破,我们要实现转型综改试点和扩权强县试点成功,这些都要求我们经济建设要转型跨越发展,否则一切都是空话。实现经济建设要转型跨越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法治经济。良好的法治环境能够给投资者明确的利益预期,从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是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信用保证,成为吸引众多投资建设者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就要求我们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环境,要适应我县转型跨越发展的需要,因此对我们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二是社会管理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近年来,随着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在我县的加速推进。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带来了过去我们未曾遇到过的问题。社会事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不适应逐渐凸显,特别是社会管理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这些年,一些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中小旅馆、出租房屋、复杂娱乐场所、废旧物品收购站成为我县新的治安乱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不断掀起舆论风波,一些个人极端暴力案件、黑恶势力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危害加剧,社会管理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去年下半年,我们理清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工作目标,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将社会管理工作分为5大类43项提出了一个实施办法,但实事求是地说,这项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真正深入实施,可以说我们的工作压力还很大。  

三是矛盾纠纷碰头叠加对社会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近年来,我县涉及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矿产资源开发与整合、环境污染、涉法涉诉、劳资矛盾、部分军队退役人员等方面引发的矛盾纠纷信访问题较为突出。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加速,这些情况会表现得更为强烈,极易扩散蔓延酿成事件。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县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必将涉及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安置补偿等问题,如果一些地方和部门政策把握不准、利益协调不当、群众工作不力,还可能引发新的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冲击加大。民心稳定是最大的稳定,一些群众在遭遇失业和生活困难的压力之下,心理极易严重失衡,不满情绪极易滋长,这些情绪在特定区域、特殊群体中淤积、发酵,受到特情特事刺激,极易引发不稳定问题,我们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四是严峻的治安形势影响社会管理工作的进展。当前,我县刑事发案虽然保持平稳态势,但是受特殊区域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我县的案件总量仍在高位运行,抢劫、盗窃等案件总量仍居高不下,严重暴力犯罪时有发生;多发性侵财犯罪持续增长,经济犯罪、流动人口犯罪、青少年犯罪比较明显;职务犯罪呈高发态势;执法和司法领域里的腐败问题时有发生。新型犯罪不断增多,犯罪的智能化、暴力化、组织化特征更加明显。由经济纠纷引发的暴力讨债、绑架等“民转刑”案件增量明显,城市社会治安问题向农村蔓延扩散的趋势可能加快,控制社会治安局势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二、当前我县应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有效探索  

近年来,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初步建立了覆盖面广、行之有效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着力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近年来,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步建立了环环相扣,有效对接的“大调解”网络,逐步形成了全程全方位的立体调解体系,目前我县综治信访服务中心调解、县乡村三级社会矛盾人民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法院独立调解、社会组织调解齐头并进,在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我们的工作还不足以应付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对“大调解”工作的领导,完善工作体系,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不断把大调解工作推向深入,使之真正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二是着力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增强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能力。面对错综复杂的稳定形势和严峻的治安形势,政法机关要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树立“大防控”战略思想,要严格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综治委负责协调,公安机关负责具体实施,综治委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形成合力。要以社会化、信息化、网络化为重点,健全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要强化科技防控,加快视频监控体系建设步伐,力争今年9月份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新增78对视频监控,实现县域主要街道、居民小区、内部单位、公共复杂场所、交通要道、治安卡口全覆盖。要强化动态巡防,按照职位政法委要求,坚持专群结合,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组建一支100人的治安巡逻队伍,重点加强科技防控触角难以覆盖地区的治安防范工作,确实提高我县的治安防控水平。  

三是着力构建流动人口及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体系。乡镇(城区)、派出所要按照公平对待、服务至上、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原则,提升流动人口管理水平。要以“无漏洞、无问题、无死角、无隐患”为目标,以外来人口集中的建筑工地、厂矿企业、城乡结合部、出租房屋为重点区域开展流动人口专项清查,清查过程中,要做好信息采集、登记发证以及法制宣传教育等工作,积极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服务管理新模式,努力实现对所有人口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服务好。要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管理服务,县、乡、村三级都要做到底数清楚、帮教到人,在措施上,要依然对“八类人员”、“四类组织”加强管理,进行全面摸排,统一建档,全面提升管理水平。要加强衔接管控,建立监管所与司法所和家庭、单位、社区的衔接机制,防止脱管漏管;要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就学、生活等实际困难,促进他们顺利融入社会。对社会闲散青少年,要千方百计解决就学、就业问题。对有危害社会倾向和行为的精神病人、吸毒人员、“法轮功”人员等高危人群,要有针对性地完善政策措施,加强治疗、教育、管理,确保不漏管、不失控,确保不肇事肇祸。  

四是着力构建信息网络服务管理体系。提高依法、规范、科学、系统、动态管理水平,逐步推进网络实名制、手机实名制、最大限度地遏制网络消极影响。抓紧完善网络舆情研判导控服务平台,尽快组建网评员队伍,形成集“监测、研判、预警、处突、引导”为一体的互联网舆论引导模式,健全网上网下结合的综合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种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网络信息传播规范有序、安全运行,努力使信息网络成为服务群众、管理社会的有效手段。  

五是着力构建执法规范化管理体系。政法部门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军队是党和人民手中的“枪杆子”,政法部门是党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为进一步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规范政法干警的执法行为,今年,我们要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围绕“管理服务执法,管理促进执法,管理保障执法”的工作目标,逐步建立一个以执法权与执法管理权有效运行制约监督工作机制为核心和主线,以过程控制、结果评估、业绩记载为主要管理手段,以自主开发软件为技术支撑的全方位、多维度、求刚性、重自律的执法规范化管理体系。  

三、对建立社会管理创新长效机制的思考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而深入的工作,需要我们要着眼长远,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长效机制,不断深化和巩固工作成果。  

一、深化“四个认识”,走出思维观念误区。一是统一对社会管理创新“战略性”的认识,走出“重建轻管”的误区。应当看到,在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人口流动性增强的新形势下,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带来的个人与社会组织依存度大大减弱的大背景下,社会管理与社会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协调,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存在于思想、决策、实施的全过程。二是统一对社会管理创新“紧迫性”的认识,走出“等待依赖”的误区。无论是瓮安等地的群体性事件,还是新疆等地的骚乱事件,无论是发生的系列袭警事件,还是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都向我们敲响了社会管理的警钟。现在提出强化这一命题都是极佳时期。如果一味地等待党委的部署,政府的支持,民间组织的自发,就有可能犯下历史性的错误。三是统一对社会管理创新“艰巨性”的认识,走出“怨天尤人”的误区。社会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难免遭受各种阻力,遇到各种困难。但是在指导思想上应该体现“尽职”和“作为”,不因艰巨而退缩,不因困难而抱怨。坚持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干,就能把社会管理创新大踏步向前推进。四是统一对社会管理创新“科学性”的认识,走出“盲目应对”的误区。加强管理创新,不仅要强化政府的权威,也要重视从“国家本位”到“社会本位”的转换;不仅要注重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也要重视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不仅要贯彻“以人为本”,也要尊重宪法和法律;不仅要强调“快”,也要注重“稳”,考虑到政府和社会的承受能力,尽力而为,顺势而行,科学推进。  

二、整合“四个资源”,形成社会管理合力。一是发挥党委“主导”职能,以纲举目,解决一个“错位”问题。一方面,作为社会管理创新具体承担者和操作者的党委政法委(综治办),既应积极组织党委决策的实施,更应及时向党委进言献策,报告重大事项,反映重要动向,推介先进典型,提出合理建议,敦促党委摆上突出位置,调整决策部署,组织重大活动,保持推进力度。另一方面,党委应以敏锐目光和果断决策,总揽和驾驭社会管理,克服重经济轻社会的“错位”现象,通过党委会、党政联席会、班子全体会以及各种会议、文件、活动等载体,配强社会管理力量,倾斜财政资金保障,实行考核均等导向,动员起社会力量重视支持社会管理,以纲举目,营造环境。二是发挥政府“主体”职能,各尽其职,解决一个“失位”问题。现在过分依赖司法和警力的现象日盛一日,职能部门应当解决的问题往往习惯于导向司法,推向公安。一方面部门的权力神圣不可侵犯,用其至极;另一方面又将自身职能范围内的棘手矛盾推向社会,人为弱化职能,造成社会管理诸多方面的“失位”。因此,强化各级政府社会管理主体,协调政府职能部门高效运作,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和保障。三是发挥政法“主角”职能,责无旁贷,解决一个“越位”问题。政法机关、综治部门及政法综治干警始终是社会管理的主角,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基层基础是永恒的主题和工作的主战场。因此,既要通过党委和政府的统筹协调,解决政法机关、综治部门“越位”问题,把不该管理的又管不好的事界定给政府职能部门更有效地实施管理,又要充分履行职责,通过创新和变革,把矛盾调解、公正司法、社会治安、特殊人群、基层基础等份内工作进一步抓好,做出特色,做出实效,做出经验。四是发挥社会“主人”职能,齐抓共管,解决一个“无位”问题。社会是由若干组织构成的,他们既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对象,又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人,只有唤起各个组织参与管理的主人翁意识,调动起多方面、多层次管理的积极性,扎实解决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无位”问题,社会管理创新才有成效、才能长久。  

三、创新“四个管理”,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一是突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全力维护稳定。增强全民法制意识,是社会管理的治本之策。今年我县司法局开展普法讲师团进基层、进学校、进企业,把普法工作的重点真正放到基层,把落脚点立足在提高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上来;创新矛盾调处,把着力点放在“联席调解”上,大幅度提高调解的成效。创新防控体系,将技防入户扩大到各社区,警灯闪烁与社区群众“联心”,织密防范网络;创新信访管理,坚持和完善“周周清”工作法,化解积案,严控新案,力保社会大局稳定。二是突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消除不稳隐患。在全县范围内自上而下建立健全组织,在县公安局建立“社会人管理办公室”,把流动人口、高危人群、精神病患者一并纳入管理,协调人员,加强力量,建立信息平台,增设专项预算,确保正常运转。在乡镇、管委会综治信访服务中心建立“社会人管理工作站”,确保人员到位、职能到位、经费到位。全面推广“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工作机制,加快出租屋及租住人员信息采录。三是突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创新,确保有效转化。坚持司法组织、公安组织、乡镇综治组织、村级组织联动机制,对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全面建立自动跟踪信息系统,实现全天候有效掌控;大力加强就业技能培训,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树立致富典型,致力消除社会歧视。对闲散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以及吸毒人员、因失业失恋等心理扭曲人员,普遍建档立卡,逐层分解落实包保责任。四是突出虚拟网络社会管理创新,实现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网络舆情管理办公室作用,抽调专门人员,实行昼夜不间断监控。注重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并用,建立网上舆论正面引导、负面不实报道及时消除、重大舆论快速反应的应对机制。  

四、搭建“四个平台”,化解社会管理瓶颈。一是以制度规范,出台操作性意见。以文件形式建立健全党委、政府、政法(综治)、社会组织四种主体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的新的社会管理格局,对组织的架构、力量的配置、人员的选配都有明确的规范,用以指导基层的创新。二是以定量定性,强化绩效性考核。县、乡镇镇党委、政府将社会管理创新列入综治工作年终考核范围,并占有一定的分值。在年度工作责任状中,明确载有社会管理创新的责任和要求。县、乡镇党委政法委(综治办)牵头制订社会管理创新的定量考核细则,每年或每个阶段突出一些重点,并提升在综治平安创建中的考核比重。以定量考核结果来衡量优劣好坏,定夺先进后进,层层传递压力,保持推进力度。三是以财力保障,落实支撑性措施。一方面,积极争取省、市对社会管理的专项扶持,增加必要的转移性支付,帮助经济薄弱地区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研究制定基层财政各分项支出的预算标准,增强对县、乡镇财政的约束,确保必要支出预算到位、拨付到位。四是以活动推进,实施节点性管理。县委政法委、综治办已制订阶段性活动计划,将通过专题讲座、集中轮训、现场观摩、典型巡讲、巡回展览等多形式、多方法,优化载体,把握节奏,讲求实效,始终保持有力的推进态势,逐步实现社会管理科学、依法、有序、和谐的目标。  

社会管理创新是当前综治重点工作之一,社会管理能否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巩固、社会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我们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结合辖区实际,在打造特色、突出成效上下功夫,为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1、《强化四项措施 推动三大建设》苏州高新区工委委员、政法委书记缪文学  

2、《关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调研报告》天山办事处  

3、《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周永康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  

研讨班上的讲话  

  

相关热词搜索: 我县 管理创新 思考 社会 工作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