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关于科尔沁区家政服务行业现状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 2022-05-17 11:30:02 浏览:

关于科尔沁区家政服务行业现状的调研报告  

    

随着通辽市科尔沁区城市建设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家政作为一项新兴行业,逐渐被社会、家庭、居民所认可和接受。年初以来,笔者采取走访居民、网上问卷调查、召开部分单位座谈会等形式,对家政服务行业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科尔沁区家政服务行业基本情况  

(一)科尔沁区家政服务公司运作情况  

科尔沁区家政服务业起步比全国大中型城市较晚,目前我区拥有中、小规模的家政服务企业近40余家。从总体上说还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主要组成形式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社区家政服务站,是由社区主导推动和具体组织实施。二是专业性家政公司,经过工商注册,有固定办公地点和工作场所,有的具有一定规模。三是家政个体、未经工商注册的其他家政从业人员(家政游击队),这种情况占据较大比例,很难做出准确统计。  

专业性家政服务公司的基本运作流程一般为:公司负责接用工订单,指派内部员工完成工作任务,员工工资由公司按一定标准统一发放。家政公司服务对象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宾馆、商场和家庭。主要服务项目有大楼清洗、物业保洁,家庭全方位的保洁服务。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家庭生活需求多样化,服务的内容越来越多,服务的领域越来越宽,服务的面越来越大。在满足服务需求的同时,也伴随着家庭家政服务企业的产生和发展,但是目前来讲,大部分家庭家政服务的企业规模小,服务内容单一,企业员工的培训和服务技能达不到需求者的要求和标准。另外由于管理问题,还存在着消费者不放心的问题,这方面产生的消费者和用工者之间的纠纷也不断发生。也可以这么说,现在对家庭家政服务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还难以满足,表现在:消费者不敢接受服务;企业不知道谁需要服务,需要什么样的服务。  

(二)科尔沁区家政服务行业市场供需情况  

  笔者选择4家机关、事业单位,对它们的家政服务需求进行了调查。目前,随着机关、事业单位物业管理的市场化,大多数地方的保洁物业管理都交给了物业公司。但由于目前一般物业公司无法提供大型墙面清洁服务,单位的外楼清洗成为很大的空白,尤其是在“国庆”节、春节等节假日,市场供不应求。同时,选择施介街道福园小区和平安小区,分别以下发问卷的形式,对500个家庭的家政服务需求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人员中,男性233名,女性267名。其中,已婚426名,未婚成年74名;双职工家庭占26%;家庭月可支配性收入达4000元以上的家庭占58%;有家政服务需求的家庭占40%;曾接受过家政服务的家庭占15%。  

  总体上说,家庭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多种多样,都希望有管理规范、公信力强的家政公司为自己提供优质家政服务。  

  二、科尔沁区家政服务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需要环境卫生、照料老人、管教孩子等家政项目服务,家政市场需求量大。另一方面,家政公司由于人难招,又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状态。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家政服务业作为从传统“保姆”发展起来的新行业,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从事家政服务业受“伺候人低人一等”等旧观念的影响,被社会上的一些人看不起,有些没有得到用人家庭应有的尊重,也使一些劳动者特别是下岗职工产生自卑感,不愿从事这项工作。  

  同时,广大居民面对现在的家政服务供需现状往往无从选择,特别是一些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一方面,难以找到合适的服务人员,另一方面,很难有提供有效信息的渠道。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居民找不到服务和不敢接受服务,而服务公司又不知道谁需要服务、需要什么服务,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二)服务市场不够规范。家政服务业总体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有效规范,市场鱼龙混杂。总的来说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权益保障机制有待健全。目前,家政服务人员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是雇佣关系,因此并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家庭和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不符合《劳动法》的调整范围。第2条规定的用工主体因服务或提供劳务发生的纠纷,应当是按照雇佣关系处理。而且家政服务业本身的性质特殊,如工作时间、福利待遇、劳动保障等,都无法用《劳动法》来规范,因此家政服务业被排除在《劳动法》适用范围之外,而到目前为止,我国也没有一部完整规范家政服务业的全国性法律或法规。这就导致家政服务员的社会保障和工作期间的伤害、致残等问题无法寻求妥善的解决方法,供求双方均存在后顾之忧,致使家政服务员不稳定,工作积极性偏低,本来薄利润的家政服务公司濒临“招工难”的问题,公司和职工之间没有持续稳定的关系,更谈不上规范的管理。另外服务超时、超量,服务员受歧视、遭虐待的事件时有发生,使行业吸引就业的潜力大打折扣。  

  2、培训不够、诚信不足。目前,科尔沁区家政服务业主要的从业人员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下岗职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而家政公司单纯追求利润,缺乏对家政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同时,我市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没有跟上,这些因素致使家政服务质量良莠不齐,客户对家政服务员提出的素质要求难以实现。在我市家政行业中,除小蜜蜂家政服务公司的员工进行系统的岗前技能培训外,其他的家政服务公司员工很少有接受系统的岗前培训。同时,由于没有实行持证上岗和就业准入,家政服务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也不高,素质难以提高。  

  家政服务正规市场少,打“擦边球”、钻空子的多也导致家政服务市场诚信程度比其他行业要低。往往一些房屋中介、职业介绍所在提供中介服务之余,也帮助客户提供家政服务。求职者只要填一张简历,留下联系方式,回家等消息,一旦有客户需要,求职者不经过任何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由于中介公司在运作、收费方面都存在不合理、不规范行为,并且缺乏相应的后续服务,在介绍人员质量和保证家庭安全方面均无保证,影响我区家政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三、科尔沁区家政服务行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建立家政联盟或商会,规范行业市场行为。目前科尔沁区家政行业组织化程度低,整个行业呈现出小、散、弱的情形。有必要成立家政联盟或商会,来指导、协调和服务整个科尔沁区的家政行业市场,达到规范家政行业市场的目的。通辽小蜜蜂家政公司是一家全国连锁家政服务公司,管理规范,社会诚信度高,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由小蜜蜂家政服务公司牵头建立家政联盟或商会。通过走访调查,各家政公司也有这种愿望和要求。家政联盟或商会成立后,各家政公司仍然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但必须共同遵守家政联盟或商会的服务宗旨,实行资源、信息共享,共同履行“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安全可靠、优质服务”的服务承诺。联盟或商会也将积极培植几家家政服务示范店,壮大小蜜蜂家政的整体实力。  

  2、建立家政培训基地,提升服务人员素质。不管是哪一类型的家政服务人员,都缺乏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很有必要开设各种有实用性、针对性的对口家政服务人员培训班,统一集中培训初级、中级、高级甚至星级等不同档次的家政服务人员,以适应家政服务市场不同层次的雇主需求。目前,科尔沁区还没有一家专业的家政培训机构,可以利用小蜜蜂家政服务公司为基础,依托区妇联、区妇女创业中心、市区两级就业服务中心等培训基地的师资力量对我区就业妇女实行岗前培训,特别是家政培训。通过进一步完善基地的硬设施和软环境,争取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支持,争取能够为小蜜蜂家政服务公司授予家政服务培训基地的牌子,同时享受政府专项补贴。通过培训基地对家政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法律常识、家庭礼仪、操作规则等一系列操作性、针对性较强的业务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我区家政人员整体素质。  

  3、建立家政服务实体,构筑妇女就业平台。家政市场需求大,家政公司招工难,为了实现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建议成立社区家政服务部。依托各级妇女组织,对社区待岗女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详细调查摸底,掌握她们的务工需求,根据各自个体情况,建立需要从事家政工作人员的台帐,健全全区家政行业人员人才信息库,通过电台广播、电视广告、报纸宣传、网络发布等形式,对家政服务市场的供需信息进行及时的广而告之,使雇主和求职者都能及时把握时机,实行双向选择,达到就地培训、就地、就近转移的目的。  

  4、建立家政保险政策,维护弱势妇女权益。目前家政服务机构管理比较混乱、政策法规不够健全、用人制度很不规范,职工的权益很难维护,这已经成了拓展家政服务行业市场的“瓶颈”问题。因此,建立公平合理、依法有序、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家政服务人员大多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在科区整个行业的工资相对较低,建议相关部门降低各类保险门槛,出台一些保障从事家政服务行业人员合法权益的相关政策法规,为家政员工解决后顾之忧,使家政从业人员享受和其他行业人员同样的甚至更优惠的政策。比如制订一些灵活签订的家政服务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使他们在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等方面都可以和其他行业劳动者一样,能够享受社会保险相应的待遇,让自己的权益得到很好的维护。   

   

                        

相关热词搜索: 科尔沁 家政 服务行业 调研报告 现状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