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和谐社会下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探讨

发布时间: 2022-03-03 10:25:38 浏览:

[摘要]中共“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深刻阐述,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我国未来的决策者、建设者,同时又是人类环境的保护者、创造者。和谐社会下他们能否掌握生态知识,具有生态道德意识,能否懂得解决生态危机带来的问题,将直接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实现,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作者简介]於国波(1975- ),男,浙江舟山人,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党委学工部副部长,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浙江宁波3151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8-0118-02

生态道德属于道德范畴,它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调整的领域,即生态道德扩展到“人—自然—社会”这个三维坐标上,不单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讲道德,更把自然融入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因此,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要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增长大学生生态基础知识,引导大学生形成生态意识,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情感,从而使大学生自觉养成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行为。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新的自然观

人类固然与其他物种存在很大差异,但就地球自然系统而言,人类也是动物之中的一员,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一员。也正是因为人与其他物种的这种联系,人类更要肩负起维持这个有机体和谐发展的重任。因而,高等教育要在大学生中宣扬新的自然观,使他们认识到自然界的价值和权利,从而尊重和爱护自然界。

我国学者叶平教授认为,自然价值是一个实体或属性概念,表示自然界物质生产过程创造的成果,是指自然界所固有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正如他所言,“价值是生物圈的生物进化过程、结构关系和属性,不是人类的独有物。不仅人类社会有价值关系,地球生物共同体(包括人类)也有价值关系。不仅人类能创造价值,其他生物、生态系统也能创造价值,而且后者更为根本。不是我们创造了它们,而是它们创造了我们人类”“没有人类,自然就没有价值。这个判断是错误的,因为在地球生命进化过程中,不仅进化的波峰人类有价值,进化过程中的其他生命生态也是有价值的。只不过这种价值的参照系不是人类,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进化的生态。这是地球自然界的固有价值。”我们进行生态道德教育,首先要使大学生认识这种新的科学的自然观。

(二)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在借鉴国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和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在科学发展观中涉及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及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体现中国长久发展的最终要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持续进行下去。加强环境保护,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高等教育要向大学生系统地阐述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在实践活动中自觉维护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虽然新的自然观和科学发展观多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国内高校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仍然重视不够,如何把生态道德教育落到实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要使生态道德教育得到实效,离不开切实有效的途径。我们要借鉴国外的经验,根据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从宏观方面,实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联合机制;从微观方面,实行理论教育、环境熏陶、实践养成三种途径的有机结合。

(一)理论教育

没有理论根底的生态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是不牢固的,所以夯实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是不可或缺的。然而,生态道德教育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特点,要求非环境专业的学生全部修完所有相关科目是不现实的,这就很有必要通过各学科进行渗透教育。一般而言,高等院校每学期大约开设6门课程,四年下来,共计四十多门,有的学校甚至开设了六十多门,可见,进行学科渗透教育的空间很大。那么,如何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学科渗透教学呢?

首先,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赋予大学生生态道德信念和科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生态道德教育指明了正确方向。为落实中央指示(中央16号文件),教育部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改革方案,把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合并为一门课——“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在还没有条件开设专门的生态道德教育课程的学校,它是我们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我们可以将生态道德内容作为“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中独立的章节,通过对生态道德的专题讲述,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也可结合道德与法律的教学内容,穿插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

其次,发挥其他学科的渗透作用。英语、化学、经济学、土地学、物理学、动物学、法律学等,甚至每门学科都可涉及生态问题。在专业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习者现有知识。如果教师能在学生对概念和现象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结果无疑将是非常成功的”。①除此之外,还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选好本学科与生态道德教育的结合点,同时注意加强不同专业课程的协调和分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使之相得益彰。比如,可在英语课程中交流国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在动物学教学中介绍动物丰富多彩的生活,培养学生对动物应有的关心和爱护;在经济学课堂上阐述经济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管理学中教育学生做一个有责任心的领导者,不仅要关注短期的经济效益,更要注重长期的生态效益等。

(二)环境熏陶

“道德行为通常发生在社会或团体背景之中,背景则深刻地影响个人的道德决策”。②以环境熏陶来实现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即是对这种背景的充分利用。要把我们的教育意志转化为无处不在的教育环境,使德育的目标与德育的内容成为人们生活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有意识设计的环境导向与环境渗透成为为人们所理解、所接受、所习惯的社会现实,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环境熏陶具体可通过社会舆论、家庭氛围、校园生态文化三个层面来实现。

社会舆论其本质是社会公众对社会某些事件、现象或人们行为的社会舆论和态度。社会舆论包括国家政策、大众传播、人们的言论等,但多以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为主要工具。社会舆论对人们的内心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某次调查中,有63.26%的同学把“大众传媒(即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作为获取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的第一途径。所以,只要加以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在塑造良好生态道德教育氛围方面将大有作为。

家庭是大学生接受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因为家长是每个人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持久而深刻。因而,我们希望家长能为孩子提供浓厚的生态道德教育氛围,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家长的生态道德素质还有待提高。而大学生作为家庭的一员,也应肩负着提升家庭成员道德意识的责任,应通过自己的认识和实践带动其他人,扩大生态道德教育的影响范围。

生态道德教育效果的实现也离不开校园文化的浸染。校园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强调校园生态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与和谐发展。它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所谓物质文化,是指具体的客观事物,是大学生态道德教育的物质承载基础,如学校规划、校舍布局、场馆建设、道路布置、校园绿化、各类建筑雕塑、宿舍条件等。所谓精神文化,是指全校师生在生态道德方面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等无形的东西,它内藏着一个大学的精神向度,如在校学生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等。校园生态文化不是现成的,是通过精心建设积累而成的。

(三)实践养成

参与就是学习,活动本身可以传导很多知识性信息,并且教育人们: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在注重理论修养的同时,还应加强道德践行。除课堂教学外,可以让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完成生态道德育。2006年,烟台师范学院进行的一次名为“对学校进行PRED(即有关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育实践活动的态度”调查中,90%以上的学生选择“感兴趣”和“愿意参加”。可见,大学生对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兴趣颇浓。在活动之前,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把班级分为几个小组,选出各组负责人;然后,交给学生一些生态道德教育方面的任务,让他们自主完成;最后,写出汇报材料,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这样,大学生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现实中的生态问题,得到更深刻的领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生态道德教育实践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清理课桌文化,回收废旧电池,参观动物园、植物园,在“植树节”“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特殊纪念日举办宣传活动。也可以考察工业区的空气污染情况,明确大气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观察污染河流,了解水资源和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学校学工部等相关部门还可在寒暑假组织倡导有关生态道德教育题材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

环境保护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21世纪高校道德教育的新内容,不仅涉及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而且涉及“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问题,涉及和谐社会的实现问题,学校和社会应当对此予以重视。

[注释]

①何少华.化学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234.

②(美)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魏超贤,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67.

[参考文献]

[1]曾建平.寻归绿色——环境道德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3]叶平.非人类的生态权利[J].道德与文明,2006(11).

[4]慕海平.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J].理论前沿,2004(9).

[5]陈敬朴.环境的导向性与德育[J].教育研究,2007(6).

[6]余玉花.环境道德及其教育问题[J].伦理学(人大复印资料),2007(1).

相关热词搜索: 道德教育 和谐社会 探讨 生态 大学生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