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ERP与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 2022-03-18 10:07:06 浏览:

【摘要】管理信息化一日千里,ERP时代已经来临,ERP人才特别是精通财会的ERP人才需求迫切,会计电算化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的地位决定了当前ERP环境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必须实施改革。文中通过分析ERP系统的功能、组成和特点,揭示了当前会计电算化教学的不适应性,提出了ERP环境下会计电算化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方面改革的设想。

【关键词】ERP 会计电算化 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会计信息化的纵深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实现了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电算化转变。信息技术促进了会计和管理工作现代化、信息化,对从事会计和管理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现代会计和管理理念及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时代的到来,更使许多人感到措手不及,力不从心。当前核算型软件时代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ERP时代的要求。为此,笔者通过分析ERP系统的功能组成和特点,并在分析当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与ERP应用需求不相适应的表现的基础上,探讨适合ERP系统应用需求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

一、ERP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概述

ERP是由美国加特纳公司(Gartner Group Inc.)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首先提出的,当时是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供需链管理,推论各类制造业在信息时代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变革。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ERP已经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它强调供应链(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管理。除了传统制造资源计划(MRPⅡ)系统的制造、财务、销售等功能外,还增加了分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输管理、仓库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决策支持等功能;支持集团化、跨地区、跨国界运行,其主要宗旨就是将企业各方面的资源充分调配和平衡,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方位地发挥足够的能力,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它又融合其他现代管理思想和技术,面向全球市场,建设“国际优秀制造业”(World Class Manufacturing Excellence)。倡导的观念是精益生产(LP)、约束理论(TOC)、先进制造技术、敏捷制造以及现在热门的Internet/Intranet/Extranet技术。

ERP系统的组成主要由物料管理系统(完成采购、库存管理、仓储管理、发票验证、库存控制等物料资源与信息的管理)、生产规划系统(包括生产规划、物料需求计划、生产控制及制造能力计划、生产成本计划、生产现场信息系统,使企业以最优水平生产,并同时兼顾生产弹性)、财务会计系统(包括成本管理、产品成本会计、利润分析、应收应付账款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一般流水账、特殊流水账、作业成本、总公司汇总账)、销售、分销系统(包括销售管理、订单管理、发货运输、发票管理、业务信息系统)、企业情报管理系统(包括决策支持系统、企业计划与预算系、利润中心会计系统)、供应链管理(SCM,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中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程序流、服务和组织加以整合化、实时化、扁平化的系统)、顾客关系管理(CRM,从企业现存数据中挖掘所有关键的信息,以自动管理现有顾客和潜在顾客数据的系统)、销售自动化系统(SFA,让销售人员跟踪记录顾客详细数据的系统)、电子商务(E-commerce,共享企业信息、维护企业间关系,及产生企业交易行为等三大功能的远程通讯网络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人力资源的取得、运用、培训、考核、奖惩等方面管理的系统)等十大系统组成。

二、ERP系统的主要特点

(一)管理信息集成的系统

信息的采集、处理和报告方面,有专人负责,责任明确,没有冗余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工作,从而保证了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在范围上,集成了供给链所有环节的各类信息;在时间上,集成了历史的、当前的和未来预期的信息;信息获取方面,各种管理信息均来自统一的数据库,既为各有关部门管理人员所共享,又有使用权限和安全保密措施;决策的协同方面,企业各部门按照统一数据库所提供的信息和管理事务处理的准则进行管理决策,实现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

(二)实时整合的系统

由于系统集成的特点,上述十大系统相互协同,共同完成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活动,实现信息共享。一方面,企业的各项业务的处理均通过无缝链接的ERP系统实时处理,如材料采购业务,由供应部门根据计划请购,批准后向供货商采购,企业通过运输部门取得材料,然后验收入库,同时企业通过系统向银行发出付款通知,供货方收取货款;另一方面,请购、批准、采购、运输、付款、验收等各环节由一体化的系统按规定进行,从而实现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三流合一”,因此,ERP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三)复杂的系统

一方面表现为ERP系统集现代多种管理理念、多种信息技术于一体,是在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网络通讯等信息产业成果;另一方面,ERP系统从学科角度分析,它涉及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理学、工学等多个学科,涉及的课程更是多达十多门,如管理原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贸易、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市场预测与决策等,可见ERP系统是一种复杂的系统管理平台。

三、当前会计电算化教育与ERP应用需求不适应的表现

(一)会计电算化教育的观念陈旧

第一,缺乏系统意识,即会计作为价值管理的核心,它与其他子系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之间不可割裂,应把会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链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节点来看待;第二,对信息技术条件下会计职能的认识不清。信息技术条件下,会计不仅要执行核算和反映的职能,还要发挥监督的职能,更要实现会计参与管理的职能。鉴于此,会计管理系统应与其他管理系统整合在一起,这样才能确保会计职能向管理职能转变;第三,把会计自觉不自觉的作为一个“信息孤岛”与管理信息系统其他系统隔离开来。事实证明,企业利益相关者决策所需的信息不仅需要财务会计信息,而且需要非财务信息。在某种意义上,非财务信息有时对决策更有用。因此,应把会计作为一个人造的开放系统,在提供财务信息的同时,提供非财务信息,在会计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架设更多的桥梁(通过数据接口),建立ERP系统。

(二)会计电算化教育“重核算、轻管理、不平衡、层次低”

首先,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培训(以江苏省为例)在内容上,从1994年开始使用省财政厅研发的教材和培训、考核软件系统,好多年均为DOS计算机基础加会计核算操作。截止2004年,内容上仍为windows 98基础和会计核算流程(即初始化系统、录入几张凭证、填几个报表数据、按规定步骤查询等)考核;其次,在培训层次,初级培训仍为主流,中级培训某种意义上尚未进行;第三,培训管理上,一些地方将培训作为渔利的手段,甚至承包给高校的个别教师,滥发证书,导致培训质量低下。这与江苏作为经济发达省份的实际是不相称的。实际上,不少企业已开始用ERP系统来管理和运用企业的资源,而这些企业的人才一般是软件供应商与企业共同培训的。最后,从全国高校角度看,会计电算化教学比社会稍好一些,学生接受了一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的系统学习,同时进行了几个商品化软件的实践,但往往由于教师水平、课时、课程设置、实验条件等的制约,电算化会计教学也仅限于会计核算软件的运用而已。为此,笔者翻阅了大量国内出版社的教材,据估计,会计核算作为学习重点的仍居多数。忽视了系统管理,特别是财务会计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数据联系及传递的能力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能满足ERP应用要求的。

(三)现行的会计电算化教育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弊端

一是师资队伍不健全,不少学校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不足,同时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管理素养不高,缺乏复合型、通才型知识结构的教师,不能适应ERP教学的素质要求;二是实验条件不佳,会计电算化教师没有配备实验研究设备,学生没有专用的实验机房(机房是开放的),同时实验教学文件建设状况不容乐观,实验大纲、实验计划、实验指导书等不完善。此外,实验机时不足也影响了实验效果。三是课程设置不适合ERP的教学。ERP系统所涉及的课程分散在不同学期,时间跨度长,而且教师主要讲授手工(相对于电算化)的内容,基本不安排实验操作,即使少数课程安排实验操作,也不使用ERP系统进行,而是运用其他适合这门课程的单一系统。纵然同一届学生利用ERP实验室进行各门课程的实验,由于教师的教学分工,讲电子商务进行电子商务操作,讲会计电算化进行核算系统的操作,讲管理的进行管理实验,等等,这样造成学生不可能接受系统的整合的ERP教育。

四、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措施

不管ERP如何发展,财会信息是资金流,是经营成果和经营效率的最终反映,因而财务信息系统一直是各企业实施ERP时关注的核心模块和职能,其他模块都是为财务模块服务并提供数据,是财会管理的对象和重点。可见,ERP培训中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教学的重要性,同时由于ERP系统本身的特点,它不同于传统的财务软件的教学,因此,为了培养适合ERP时代要求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必须克服上述种种不足,对当前的会计信息化教学进行改革。

(一)在教学中确立财务会计系统是ERP系统核心系统的观念

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ERP系统是由若干个子系统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财务会计系统是实现“三流合一”的核心子系统,是ERP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ERP系统更是代表和反映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为此,各子系统只有相互协调、相互渗透充分发挥其功能,才能体现这种管理哲学和运用这种管理方法。因而,在教学中不仅要确立财务会计系统的核心地位,同时必须将会计电算化教学放在ERP环境下组织和开展,不应就会计论会计而人为地将实际企业中本来就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融在一起的会计管理隔离开来。

(二)改革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适应ERP应用的要求

随着ERP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为许多企业所认同,已迫切需要一大批既懂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又懂企业综合管理(包括财务、会计管理)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当前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设置上更多地从ERP应用视角来考虑,按照ERP系统特点,笔者认为ERP环境下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应加强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企业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市场预测与决策等相关课程的设置。具体按照前导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关系可设置计算机应用基础、管理原理、FOXPRO语言及程序设计、统计学、网络营销学、国际贸易、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技术基础、电子商务概论、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市场预测与决策、商业银行结算、计算机会计理论、会计软件开发与维护实例、ERP中财务软件运用。这样,学生可以全面把握企业人、财、物资源如何调度,即真正掌握供、产、销、研发、财务、人事、设备、后勤等企业内各部门与供应商、客户、政府部门、投资者、银行等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如何协同的知识,达到“解剖企业”的目的,提高ERP系统运用的能力。

(三)改善会计电算化实验条件,不断营造ERP实训环境

首先,建立专门的ERP实验室。该实验室应配备足量的电脑,安装包括会计实验、管理实验、电子商务、金融实验、ERP实验在内的管理应用软件系统,特别是会计实验要放在ERP环境下组织,不要再像传统会计电算化教学只侧重于会计核算软件运用的教学;第二,不断提高会计电算化实验师资的ERP应用能力。目前,一方面我国高校专门的ERP专业很少,培养的ERP人才还不能满足ERP运用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很多ERP实验师资大多出身自会计电算化、管理实验和计算机软件运用专业,从会计电算化教学适应ERP实践来看,会计电算化教师存在“重会计核算、轻会计管理”、“重单个会计软件、轻集成管理信息系统”运用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我国ERP人才培养。因此,要不断提高会计电算化实验师资的ERP运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要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最后,建立网上ERP实验系统。由于计算机系统是一个可共享的人机交互系统,如仅满足上几门课实验之需,势必造成实验资源的浪费,故许多财经实验室均在日常教学之余向广大学生开放,为了确保实验系统的安全,系统中安装了还原精灵(系统在重新启动后就恢复到开机前状态),这样,会计电算化实验数据不易保存,另一方面,ERP实验成果需要一步一步分次实验才能完成,因此,通过建立网上实验系统,将数据保存在教师机或服务器上,从而确保下一次实验的连贯性。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ERP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效果

第一,实施案例教学。ERP系统是由若干个子系统有机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各子系统都实现某一方面的功能,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因此,可以将整个系统按各子系统功能设计成一个个案例,这样学生实验目标明确,又有阶段性成果,从而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第二,分工协作实验。ERP环境中各项工作是一个整体协作的系统,计划、采购、生产、销售、人事、设备、研发、财务、会计等可以在一个虚拟企业的框架下通过分工分别担当不同的角色共同完成。从而体验各部门、各环节、各层次之间的既分工又协作的整体功能。第三,试行ERP项目教学法。集中一段时间由精通各功能模块的一名或几名实验教师分别进行教学,从而取得满意的效果。

(五)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学培训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会计电算化教学培训特别是财经院校的教学组织与管理,一方面加强教学管理的制度建设,强化教学过程中的督导;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用人单位评价机制,以实现会计电算化教学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ERP是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一种选择,也是会计电算化系统走向开放的必由之路,因此,会计电算化教学要适应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潮流,从ERP视角来审视和组织,更重要的是抓住管理信息化变革的机遇,不断促进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创新。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改革 会计电算化 ERP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