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五大新兴产业催生的新专业盘点

发布时间: 2022-03-04 08:10:52 浏览:

2010年7月27日,教育部向社会公布了全国各高校申报设立的140个本科专业详细名单,它们将从2011年开始招生。它们都是为服务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而新办的专业。

这次新增的这140个本科专业究竟新在何处呢?学生从此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到底如何?据观察,这次新增的专业大都集中在纳米技术领域、能源技术领域、物联网、新媒体和中药制药五大领域,是极具特色的新兴专业。下面从这几个领域出发,分别选取各大类中的一两个“典型”专业来进行重点分析,以点带面,去“探营”本次新增专业的真实面貌,也为大家开启一扇理性选择新专业之门。

纳米材料与技术:“细微世界”蕴藏“大乾坤”

纳米技术被誉为本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当前,无论是一些科技新领域的突破,还是传统产业技术的提升,很多都要“仰仗”纳米材料和技术的帮忙。据一些权威专家预测,未来纳米技术将在生物医学、航空航天、能源和环境等领域“大显身手”。“由于纳米技术的出现,在今后30年中,人类文明所经历的变化将会比刚刚过去的整个20世纪都要多得多。”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纳米技术高级顾问米哈伊尔·罗科甚至预言道。

无疑,纳米技术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前途远大。当前,国内一些以工科着称的重点院校,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都被批准开设此新专业,并在2011年招生。这些高校不仅有一流的硬件设施、实验器材,还有一大批行业内的知名教授、学科带头人等等。站在这样的“巨人”肩膀上,再加上自身的努力,学有所成那是很自然的事情。

除了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此次新增的功能材料、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专业也都与其“沾亲带故”。比如功能材料专业,它所研究的是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效应的高新技术材料,用以制造各种特殊器件。在大学里,该专业的学生将学习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

物联网:“千里眼”不是神话,一切皆可“感知”

所谓物联网,是指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电子标签,传感器、二维码等,经过接口与无线网络相连,从而赋予物体以智能,可以实现人与物体的沟通和对话,也可以实现物体与物体互相间的沟通和对话。它以通信技术为基础,让物理设施和IT设施进行“联姻”,从而使得政府管理、生产制造、社会管理,以及个人生活实现互联互通,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被美国人认为是振兴经济、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而在我国,它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2010年两会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物联网进入了“国字号”发展的轨道,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尔集团推出了“物联网冰箱”,在这种冰箱上输入相关信息后,不出家门,就能轻松缴纳水电费……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我国将进入一个“物联网时代”。

要成为该专业的“合格品”并非易事,学生在校期间应当“勤修内功”,发奋努力。事实上,学生需要学习包括信息与通信工程、模拟电子技术,无线通信,物联网安全技术等20多门主要课程,同时还要有较强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最好还拥有外语这把“刷子”,这样就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

新媒体:信息传播“无处不在”

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比如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手机报、移动电视等等。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有着许多自身的“一招鲜”。比如,它让信息传播不再是记者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大众信息的传播者;每个参与者,无论是出版者,传播者,还是消费者,都可以对传播内容拥有“话语权”。几乎无处不在、“火热”的新媒体已经深深根植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诸多领域,成为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浪潮中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命门”。甚至有人断言:谁掌握新媒体,谁就将掌控世界,新媒体的发展可谓主宰着一个国家的未来!

信息时代,信息也是生产力。因此,新媒体人才成为媒介时代的“新宠”。这次教育部新批准的140个本科专业中,新媒体与信息网络和数字电影技术专业都属于新媒体领域。作为在2011年首次招生专业中仅有的两个文科专业,一开始就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培养的是能适应传统媒体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司等团体组织急需的宽口径、复合型信息传播人才。

在人才培养上,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使原本“分家”的艺术学科和传媒学科“强强联合”,向文化创意产业整合领域渗透发展。而“宽口径”、“复合型”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大学期间的学习不会太轻松。但在你付出四年的辛勤汗水之后,你将成为就业的“多面手”,得到社会张开双臂拥你入怀的“礼遇”。

能源技术:不用节能,生活也一样“低碳”

“低碳生活”是今年的一个热门话题。目前人类面临的问题正是:能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那么“破题”之道何在?也许,最好的办法,就是可以找到保证有长期足够的供应量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新能源,同时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效率,争取循环利用。

翻开本次教育部新增本科计划,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赫然“位列”其中。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新能源的种类和特点、利用的方式和方法、应用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具体内容涉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电能、化石能源等等。

而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则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目标,对排放废物进行再利用,从而让资源“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使污染实现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循环经济目前在我国备受重视,2009年,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成为继德国和日本后世界上第三个制定循环经济法律的国家;2010年6月1日,循环经济政策聚焦暨首届中国循环经济十大新闻评选结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发布会透露,我国将进一步突出循环经济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另外,如能源化学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等专业也都是能源技术这个“大观园”中的一员。从这些专业毕业的学生以后都将致力于能源技术方面的开发和研究,为国家的长远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制药工程:回归绿色自然,造福人类健康

本次新增的140个本科专业,除了纳米技术领域、能源技术领域、物联网以及新媒体领域这“四大花旦”外,制药类专业也是一个“大户”,值得一提。据笔者统计,从“国字号”的中国药科大学到地方省属高校江西中医学院等都申报开设了该类专业。制药类专业包括中药制药和生物制药两大专业。

中药制药是一个将中华民族的精粹与现代先进技术有机结合的专业。该专业的学生在大学里所学课程包括了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物理化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设备和车间设计、GMP管理工程,中药鉴定技术、中药调剂技术、中药贮存与养护、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制剂检验技术等。

生物制药,简单点说,就是利用生物活体来生产药物的方法。该专业旨在培养熟练掌握生物工程实用技术、精通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和生物制品生产车间的管理、擅长生物制品推销的实用型人才。该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学习如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普通生物学、微生物学等专业课外,还要做大量的实验,如无机化学实验、普通生物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基础分析化学实验等。

相关热词搜索: 五大 催生 盘点 新兴产业 专业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