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新型网络工具在高职工程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 2022-03-06 10:04:42 浏览:

【摘 要】从分析工程结构课程的特点入手,介绍了在实践中通过运用新型网络媒体开展教学的全过程,并通过实际数据对比展现了这一教学手段所取得的成绩。

【关键词】工程结构 微信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119-03

一、工程结构课程的重要性及教学现状

工程结构这门课程是包括公路工程、轨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在内的所有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主要为施工类、设计类、监理类岗位服务,使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的基本构造,构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结构施工图绘制等技能,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顺利地从事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进行工程结构课程的教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高等数学和工程材料的相关基础。高等数学是学生解决结构设计中各类力学分析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认识各类计算公式的前提条件。工程材料这一课程是学生了解各类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中材料性能的基础,为学生在微观上分析各类结构的性能提供知识保障。而学生在将数据设计结构转化为施工图纸的过程中,又需要大量工程制图学的知识作为基础。因此,工程结构这一课程需要以多门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由于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不足和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导致了工程结构这一课程在授课过程中遭遇了学生理解难、教师授课难的局面。首先,从整体角度出发,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相对不足,造成了其学习工程材料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困难。加之工程结构这门课程是在工程材料的基础上融入了大量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难上加难的局面。同时,高职院校普遍开展2+1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削弱了学生积累理论知识的时间。由于授课时间的短缺,一部分学校忽视了课程体系的连贯性,使得工程结构与各门专业课程同时授课,增加了教师授课的难度。

二、利用新型网络工具开展工程结构教学的探索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工具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基于新型网络介质的多元化教学也成为了帮助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综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探索适合于高职院校开展工程结构这一学科教学的网络媒介,作者先后尝试并应用了公共邮箱、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工具。

(一)公共邮箱的使用和效果

笔者在开展工程结构教学过程中,面向所有授课的学生公布了用于本课程学习的公共邮箱,邮箱内主要存储了应用于本门课程的应用力学、工程材料、工程制图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学年初,作者要求学生定期查看邮箱内的相关内容,复习并掌握基础知识,为学习结构学科做好准备。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应用这一工具的积极性,笔者将课程的重点和考点发布在邮箱上,并在邮箱中以图片形式开展作业讲评。

公共邮箱存储量大,教师可一次性安排并存放较长时间的学习内容,这为教师开展工作提供了便利。但是这一方法需要学生具有足够的积极性,能够从主观上渴望获取学习工程结构的基础知识并弥补先前学习中的不足。缺乏主观能动性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中表现出的普遍特征,因此,能主动登陆公共邮箱进行学习的学生多是平日里学习表现较积极的少部分同学,大部分同学仍停留在以听课为全部学习手段的知识获取阶段。综上,公共邮箱的应用能够对具有学习主动性的学生提供较大的帮助,但是使全部学生受益于这一方法的目标并未达到。

(二)微博在开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和收效

在应用公共邮箱的同时,笔者建立了针对工程结构这一学科教学使用的微博平台。授课前,通过这一工具发布各次授课所需的基础知识并要求学生自学相关内容,例如在进行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教学之前,发布应用力学中对点求力矩的方法,帮助学生顺利掌握承载力计算中相关公式的推导过程。授课结束后,作者在微博中发布重难点和相关考点。

这一教学手段相对新颖,并且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工具进行浏览。因此能主动利用微博进行学习的学生人数较公共邮箱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由于微博存储量相对较小,这就对教师进行文字和图片的录入有了明显的限制。同时,微博在广大学生中的普及度并未达到理想状态,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同学无法通过这一手段进行学习。

(三)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及收效

微信是当前一个阶段流行于广大学生中的一种重要的即时通信工具,由于其具有信息录入量大、传输速度快、普及度高等特点,作者在教学中重点尝试了这一工具。在日常教学中,作者将本门课程学习的专用微信工作平台的二维码放置在课件中,供学生扫描添加。这一过程极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授课前后,作者将相关基础知识和复习内容发布在微信平台中,学生接收到信息后多会以较高的热情进行查看,这样就有效解决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的问题。

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使得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工程结构这一学科表现出了足够的热情和主动性。学生接收到信息后,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随时查看教师发布的内容。同时,这一工具实现了教师与学生间信息的互通,成为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四)各种网络工具的应用效果对比和普及度调查

作者在开展工程结构教学中,先后尝试了公共邮箱、微博、微信公众平台这三种网络媒体。针对三种网络工具的应用效果和普及程度,作者对6个班级共310名学生开展了无记名数据调查工作。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各班级学生总数、各种网络工具的使用人数和能通过这种工具开展这一学科学习的学生人数。

从以上问卷结果可以看出,被调查学生使用邮箱、微博和微信的人数以及比率逐渐增高;而能将以上网络工具应用于专业学习的比例也逐渐提高。笔者认为,能主动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学习的学生人数相对较高,主要有以下原因:

微信是当前一个阶段最为流行的通讯工具之一,广大学生对其具有较高的热情。而将专业课程学习与微信的使用紧密结合,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这必然会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微信属于即时通信工具,学生利用它开展专业学习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通常学生使用手机即可完成老师布置的自学任务。

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实现图片、文字、语音的实时传输,这样教师发布的学习内容相对更加丰富,较传统的文字内容,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三、微信公众平台在开展工程结构教学中的作用

结合上述调查的结果,作者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针对部分专业和班级的学生在开展工程结构教学的过程中使用了微信公众平台这一辅助工具。经过实践,作者发现这一工具在基础学科复习、专业知识教学和日常教学反馈等多个环节均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一)微信公众平台在弥补学生基础知识不足中的作用

工程结构是以力学、材料、制图等课程作为基础的一门核心课程。在开展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通常受限于以上几门课程的学习情况。例如在讲授钢筋和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时,需要大量的工程材料知识作为基础。因此,学生专业基础课中相关知识的不足成为了制约其学习结构学科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者在教学中积极运用微信公众平台这一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弥补先前知识的不足。首先,作者将各章节所需要的基础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在授课前向学生发布基础知识点。这样,学生便可以利用零散时间开展学习活动。针对内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较困难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动画和视频等方式,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学习。与此同时,学生以类似读新闻的形式对基础知识进行学习,也极大提升了其学习工程结构这一学科的热情。

这一教学手段,在帮助学生提升基础能力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教师的授课难度,使得教师的授课过程相对轻松。同时,能将力学知识、材料知识与结构知识有机融合,加强了知识本身的整体性与学生学习的连贯性。

(二)微信公众平台在授课过程中的作用

由于工程结构这一课程的特殊性,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结构设计理论和方法。但无论是课本还是规范,其对设计流程的讲解和论述大多缺乏整体性。学生在处理此类问题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思路不明确,过程不清晰的现象。为此,作者将各类结构的设计过程和方法制作成设计流程图,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向学生发布。这一手段充分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内容框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设计类问题的处理能力。

(三)微信公众平台在教学反思和师生交流中的作用

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和应用,在帮助教师开展教学和弥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对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教学总结提供了巨大的帮助。首先,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这一工具向教师反馈听课情况,帮助教师合理安排下一阶段的授课内容;同时,可以积极利用微信公共平台向教师询问相关知识问题,教师予以解答的同时也可将共性问题向其他同学推广。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师生交流,在促进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特别针对青年教师,在对学生学习能力了解不充分的情况下,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其迅速掌握学生情况,合理安排教学。

四、工程结构教学中应用微信公众平台所取得的成绩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笔者在一个学期的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专业开展了对比性教学实验,即针对高等级公路管理与维护、工程造价、工程监理三个专业,分别选取本专业1班进行常规教学,选取2班进行微信辅助教学,以此验证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对于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与此同时,作者调取了各班级工程材料、应用力学两门基础课程的综合成绩,发现各专业不同班级的基础课程学习情况基本相同,成绩幅度变化不大。在微信辅助教学中,作者主要通过课前发布预习知识、课后进行课堂点评和作业辅导以及定期公布重难点和考点。经过一个学期的对比性教学,利用微信开展辅助教学的班级工程结构综合成绩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教学法的班级。

综合分析以上数据,各专业学生工程材料和应用力学这两门基础课程成绩相差不大,同一专业不同班级的平均成绩相差幅度不超过2%。而针对实验组学生开展工程结构微信辅助教学之后,其工程结构平均成绩较接受常规教学的学生高出大约5%。因此,通过简单的对比,可以发现微信辅助教学这一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专业基础,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a330)

【作者简介】杨 宇(1990- ),男,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山洪防治及生态水工。 (责编 丁 梦)

相关热词搜索: 高职 网络工具 结构 课程 工程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