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的探索

发布时间: 2022-03-03 08:11:18 浏览:

【摘 要】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机械专业群的及机械基础系列课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

1 机械基础系列课程的现状与问题

1.1 目前机械基础系列课程的作用

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是职高院校机械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是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必修专业课程。目前高职院校机械专业群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制图》、《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公差与技术测量》、《液压与气压传动》等多门课程。这些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这三种能力,是机械基础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

1.2 机械基础系列课程的现状

1.2.1 传统课程安排存在知识点重复

以“机械制图”与“公差与技术测量”课程为例,按传统两门课程的知识体系,有些内容是重复的。这两门课程重复讲解了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部分的内容,但在先开设的“机械制图”课程中又只是重点讲授其规范标注,而为何需要和如何选以及及检测问题需放在后续开设的“公差与技术测量”课程中讲授。但是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在绘制图纸时,往往因为对图纸中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热处理及表面处理等技术要求不理解而随意抄写,不仅无法保证图样的正确性,又因为学生对这些概念有了接触而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教学。

1.2.2 教学内容与教育对象不相适应

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以后就业主要从事的是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实际操作工。他们需要针对本专业实用性、综合性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进行培养与训练。而传统的课程体系讲究其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存在一些学科性很强的理论公式推导,完全超出学生现有的理解接受能力;同时传统的课程体系未能全面考虑学生就业的特殊情况,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毕业生的教育质量。因此只有围绕学生实际能力、上岗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合理安排组织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2 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的趋势

2.1 优化课程体系

传统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体系已不适应高职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的目标,必须对机械基础课程模块进行改革。构建以知识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打破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对课程进行优化整合;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基于机类及近机类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要求,协调各机械基础课程之间的关系,做到个课程分工明确,课程与课程之间衔接紧密。例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从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出发,培养学生的设计计算方法,使学生了解有关的工业技术政策,学会运用手册、标准、规范等资料。《工程材料与热处理》以培养学生的材料选用能力为主,突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各课程要加强与工厂实践的联系,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线,加强学生工程意识。

2.2 加强教材建设

现在高等教育的教材选用没有统一的规定,基本上各课程的任课老师各自为政,选用各出版社提供的多种版本的教材。教材本身没有进行系统编写,只是针对某个课程编写教材,即使是同一个出版社退出的系列教材,不同的编者对同一知识点的侧重不同,造成教材中的知识点就出现了重复或者盲点。为此应编写一批具有鲜明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新编教材时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保证三个“有利于” 即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教材的编写要注重教材的内容和体系新颖,教材的实用性强,教材内容符合认识规律。

2.3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3.1 探索并采用与高职生源特点相适应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高中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缺乏工程背景,与普通大学的生源比较,他们更习惯观察和动手的学习方式,适合感性认知的教学方式。针对高职生源的这些特点,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相关资源,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引导式、参与式、互动式、开放式、自学式等多样化的教学过程;采用案例教学、直观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板书、实物模型、示教板、投影仪、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实现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并用,使教学内容不再抽象难懂。

2.3.2 改革传统的闭卷或开卷考核形式,采用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项目考核方式

传统的期末考试一张试卷决定成绩,这样考核方式存在题目的限时性、定向性、唯一性、单纯性的弊端,不仅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况和陷入考前突击的误区,而且无法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职业能力做出检查与评定。因此,对传统的考试方式进行了改革,采用分层次综合考核的方式,设计一系列与课程相关的考核项目,分层分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以便综合考核学生学习态度、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应用能力、自学能力、计算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使学生体验和深人了解课程内容与本专业的密切联系,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求知欲。

2.4 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学风和素质、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机械基础体系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实训、课程设计等技能训练。针对高职高专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目标,对实践教学环节做如下设想。①加强实验室建设,丰富实践内容。学院可以采购一些工厂闲置的零部件和传动机械,让学生亲自目睹零件的形状、亲自动手拆装机械设备,还可以利用现有的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的资源,让学生亲临实训现场,多接触机械的实物,丰富实践教学内容。②改革实训教学环节。例如,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中的《金工实习》课程,应该调整金工实习的时间、课时及教法,教学上侧重技术技能的培养,加强对机械的直观认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训练。规范实训教学,实训教学老师必须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在辅导过程中按照实训教学目标的要求,增加学生的参与性,积极发挥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并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常见机构的组成、原理、优缺点,存在的问题,以实训报告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察及创新意识,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3 结束语

总之,对于机械基础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按照机械专业群提出的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针对机械专业群岗位的需要,加强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适应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才的发展的多样性要求,要在实践中进行坚持不懈的长期探索,深化改革。

【参考文献】

[1]卢晓春.谈韩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及办学特色[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2]吴双.高职高专汽车机械基础教学方法探索[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4):64.

[3]葛文杰.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3,23(3):83-85.

[4]杨金林,陈元斌,张群艳,等.机械基础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2):73-75.

[5]张世义.基于新质量观的机械基础实验教学改革[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2l(7):16l-163.

[责任编辑:杨扬]

相关热词搜索: 课程改革 探索 基础 系列 机械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