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67例小儿腹泻防治的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 2022-03-10 08:51:40 浏览: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的临床诊疗经验及相关影响因素,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诊疗水平。方法通过对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7例小儿腹泻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诊治效果。结果本组67例患儿经过饮食结构调整、水及电解质紊乱调节及合理用药等治疗,疗效显著的共42例占(62.7%),有效23例(34.3%),无效2例(3.0%),治疗总有效率为97.0%。结论小儿腹泻必须明确发病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诊疗方案,尽早的进行补液,合理喂养,选择合适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才能提高疗效,促进恢复。

【关键词】小儿;腹泻;临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25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02-01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性状改变和排便次数增多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6个月-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高,常伴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长期迁延不愈易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2]。近年来我院对其进行相关研究及临床试验,效果良好。现将我院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我院共收治小儿腹泻67例,根据症状及实验室粪便检查确诊;男41例,女26例;年龄25d-6岁,其中10个月-2岁共计48例,平均年龄1.6岁;发病季节:3-5月份8例,6-8月份29例,9-11月份24例,12-2月份6例。

1.2临床检查对患儿进行血常规,便常规检查:外周血正常有20例,伴中性粒细胞增高为13例,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4例,白细胞正常为30例;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检查:低钾症21例,低钙、低镁症25例,代谢性酸中毒21例;腹泻次数5-10次/天35例,10-15次/天28例,大于15次/天4例。其中轻度脱水32例,中度脱水19例,重度脱水13例,高热惊厥3例。

1.3方法

1.3.1调整饮食根据病情状况,个人消化吸收能力和日常饮食习惯进行相应调整。母乳喂养者禁食除母乳外其他食物,若呕吐依然严重则全部禁食(不禁水)4-6小时;人工喂养者可喂脱脂乳;乳品过敏者可用豆制品代替乳制品进行饲喂。根据病情的好转状况逐渐过渡到日常饮食,完全康复后每天加餐一次,进行两周。

1.3.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于轻度脱水患儿,进行ORS口服补液,ORS服用时要保证速度和时间:每次喂20-30毫升,两次间隔5-10分钟,要一口一口地喂下,否则容易引起呕吐;口服补液期间,如患儿呕吐剧烈、腹胀或脱水程度加重,应立即改用静脉补液。针对中度脱水患儿,根据脱水性质和程度进行静脉补液;在无法明确脱水状况时,先按等渗浓度静脉补液约200mL。对于中度脱水并发循环系统障碍患儿,首先进行静脉等渗补液,增加血容量尽量至正常水平,维持正常循环量;若患儿出现低钙、低镁症状,应以口服葡萄糖酸钙、硫酸镁进行治疗,一般不要进行注射治疗。

1.3.3药物治疗方法①针对致病病原体选用不同抗菌药物,若有不良反应到药物应慎重对患儿使用。对重症患儿在大便送检培养后立即进行药物治疗,后再根据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剂量。②修复受损肠粘膜:临床常用蒙脱石散剂进行治疗。给予患儿蒙脱石散,服用量:小于1岁的患儿给予量为1/3包/次,而1-3岁的患儿量为1/2包/次,对于大于3岁的患儿1包/次,每天3次。同时给患儿加服1粒双歧杆菌活菌胶囊。2结果

参与此次研究的67例患儿经上述治疗,按照1998年中国腹泻病会议制定的腹泻病的疗效判断标准进行评估[3]。显著效果42例占(62.7%):腹泻减至<2次/天,大便性状正常,无全身症状;有效占23例(34.3%):大便性状改善,腹泻次数显著减少,全身症状有缓解;无效占2例(3.0%):大便仍呈水样,腹泻次数与治疗前持平甚至增多,有严重倾向。实验总有效治疗率为97.0%。3讨论

小儿腹泻多发生于10个月-2岁的婴幼儿[4],本组10个月-2岁48例,占71.6%;以夏秋季发病率最高[5],6-11月53例占79.1%,样本显示小儿腹泻有两个发病高峰期,一个为夏季,主要致病原为致泻性大肠杆菌与痢疾杆菌;一个为秋季末冬初,主要致病原为轮状病毒。临床上可在接诊时根据患儿大便的性状初步判断其病因,其中水样便多一般为轮状病毒或者产毒性大肠埃希菌感染所致,此类腹泻患儿在治疗中不可滥用抗生素。黏液脓血便患儿大多数为空肠弯曲菌、痢疾杆菌、沙门菌、侵袭性大肠杆菌等侵袭性感染。检查时常需进行血常规和便常规检查以确定致病菌和治疗药物。本着保护儿童的考虑,除非出现黏液脓血便才优先考虑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因此,本研究在控制抗生素使用的基础之上,对67例患儿合理用药、进行饮食结构调整、水及电解质紊乱调节等治疗,效果显著的共42例占(62.7%),有效23例(34.3%),无效2例(3.0%),治疗总有效率达97.0%。表明对重症患儿应尽早进行补液和抗菌治疗,并调整饮食结构,及时纠正体液-电解质紊乱,避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小儿腹泻本着预防脱水、纠正脱水、调整饮食、合理用药为原则。应强调调整饮食,补充病期消耗,以缩短康复时间,同事根据患儿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消化吸收功能状况等进行适当调整。同时对腹泻患儿严格按剂量和用药标准进行给药,减少对体内有益菌群的破坏和抗药性的产生,才能提高疗效。参考文献

[1]董宗祈,方鹤松.中国腹泻病高峰会暨儿童腹泻国际研讨会会议纪要[J].临床儿科杂志,2004,25(6):52-53.

[2]焦富勇,白涛敏,蔺婧来.小儿腹泻病治疗新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16(7):136.

[3]林东,齐绪林,徐晓刚等.细菌感染性腹泻2380例临床及病原学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0,28(2):611-612.

[4]刘湘云,陈荣华.儿童保健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41-442.

[5]方鹤松.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78.

[6]袁应利.68小儿腹泻的临床分析[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2,25(2):107.

相关热词搜索: 腹泻 小儿 临床 防治 分析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