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从修辞到认知

发布时间: 2022-03-14 08:30:22 浏览:

摘要:本文从传统隐喻观与认知隐语观的定义研究入手,探讨了这两种不同隐喻观的本质区别。

关键词:隐喻;修辞;认知;概念

中图分类号:H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1—03

1 引言

Metaphor是西方语言学中的一个术语,汉语中与之对译的是“隐喻”,但实际上确切地说,西方术语metaphor并不等于中国的“隐喻”,二者的涵义是不同的,前者内涵比后者大得多。在我国“隐喻”又称“暗喻”,它表示的是与“明喻”、“借喻”并列的一种比喻类型,一提起“隐喻”,常人最通俗的解释就是“打比方”。但这一定义过于简单,不足以把握隐喻的本质,甚至还会使人产生误解。在西方对隐喻的研究超出了词汇层面,是在句子、语段乃至更大的言语层面之上进行的。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隐喻”只是在修辞层面上与英语的metaphor相对应,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作为修辞学术语的“隐喻”与认知语言学中的metaphor一词相等同。

国内外对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尤其是西方对隐喻的研究断断续续,持续至今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隐喻理论。综观历史和现状,由于人们对隐喻的本质及其机制等实质性问题的看法不同,对隐喻的界定也不尽相同,这反映了认识的不断深化。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古今中外学者对隐喻的不同界定来揭示两种不同的隐喻观,即传统隐喻观和认知隐喻观的发展过程、特点及其本质。

2 传统的隐喻观

以亚里士多德(参见Frye,et al.,1985)为代表的“比较论”(comparison theory)(又称对比论)认为隐喻是一种隐含的类比,或者说是两个事物相似性的比较。隐喻与明喻的区别只是在于本体和喻体之间不是用“像”之类的连接词,而是用“是”来连接,明喻去掉说明(关系词)即成为隐喻。“比较论”从隐喻指称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来解释隐喻机制,不难看出这一理论实质上是以逻辑类比为基础的,但它偏重于对隐喻现象本身的研究,片面地强调其作为语言外在装饰品的功能,因而无法全面解释隐喻的机制和实质问题。另外,所谓相似性既包括两事物间客观存在的相似关系,还包括复杂的语境因素,因此是一个很不容易测度的概念,用它对隐喻机制进行解释是不全面的。

以Quintilian为代表的“替代论”(substitutiontheory)认为:隐喻是将某物视为另一物(参见Frye,et al.,1985),实际上就是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如“John is a lion”(约翰是头狮子),这句话是用lion(狮子)来替代a courageous man(一位勇士)这一直接说法。“替代论”的一大贡献就是对“语义失常”问题的破解。当我们说“他是一只狮子”时,存在着“语义失常”现象,因为他是人,不是狮子,不可能既是人又是狮子。“替代论”的解决方法是把隐喻看成一个“缩短了的比喻”,即凡是踫到一个隐喻都把它还原成一个比喻,如把“他是一只狮子”还原成“他像狮子一样勇猛”。但这种观点的缺陷是难以确定准确的替代式。

不难看出,“对比论”和“替代论”都将隐喻看作是词语层次上的一种修辞方式,它们认为隐喻无论从结构还是形式来看,都是对正常语言规则的一种偏离,隐喻功能是种“附加的”,可有可无的“装饰”。

与西方隐喻研究相比,中国的隐喻研究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先秦的《墨子》到现代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1976),“譬喻”、“比”、“兴”与隐喻有关的概念屡见不鲜,这些问题在诗学、修辞学等不同领域得以探究,虽然中西方使用的术语不尽相同,但是古代文献中关于此类的论述可以看作是中国隐喻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同西方的隐喻研究一样,汉语修辞学家们也一直将隐喻限定在“辞格”的范围内,同借喻、明喻等辞格同属于比喻的下位概念。我国最早的关于比喻的定义见于《墨子·小取》:辟(即譬)也者,举也(他)物而以明之也(参见冯广艺,2002:232)。这些从功能上说明了比喻的价值。在后来的研究中,隐喻一直被看作是典型的修辞格,有两点是基本的共识,即所谓“隐喻就是没有比喻词的比喻”和“隐喻表达式即‘A’就是‘B”’,这从隐喻在《辞海》(1989:172)中的定义可以窥见一斑:隐喻,比喻的一种。本体与喻体的关系,比之明喻更为紧切。明喻在形式上只是相类的关系,隐喻在形式上却是相合的关系。本体和喻体两个成分之间一般要用“是”、“也”等比喻词,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上面的定义可以代表对隐喻的传统定义。传统的隐喻观认为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方法,对它的定义也只限于同明喻等其他辞格的对比,没有涉及到思维方式的问题。

3 认知隐喻观

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的隐喻研究空前高涨,有关隐喻的新理论、新观点不断出现,这期间人们对隐喻本质的认识产生了重大的转变,各学科的研究者们都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即隐喻绝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从根本上讲,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或者说是概念域(domain)之间的映射(mapping)或投射(projection)。隐喻是语义的主要引申机制,是语义历时演变的基础,对隐喻所持有的这种观点我们可称之为隐喻的认知观。

在《现代语言学词典》对metaphor一词没有单独的解释,而是与cognitive(认知的)一词构成一个词条加以解释,即cognitive metaphor(认知隐喻),词典中注释如下:cognitive metaphor认知隐喻:指一种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在人类语言和认知中起必不可少的作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活动,包括日常会话,都是通过隐喻来体现世界观的(“概念隐喻”)。高层次的概念,如使役、时间、情感等,被视为在语义上根植于身体所经验的各种低层次概念域中,例如把生命看作旅程,有“生命旅途”的说法,把因果关系看作家族关系,有“理论物理学之父”的说法……(Crys-tal,2000:63-64)这种定义源自现代语言学中的认知语言学,即不再把隐喻仅视为一种修辞格,而是上升到概念的层次,同时指出概念隐喻存在于日常语言中,并将其同诗学隐喻相区别。

最早、最明确地对隐喻认知特性进行阐述的是Richards。他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口头交际中平均每三句话中就会出现一个隐喻(Richards,1936:92)。他认为,传统隐喻理论最大的缺陷就是忽视了隐喻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思想之间的交流,是语境之间的互相作用。人的思维是隐喻性的,它通过对比进行,语言中的隐喻由此而来(Richards,1936:94)。Rich-ards还是隐喻“互动论”(interaction theory)的提出

者,此理论认为:隐喻是在一定述谓过程中由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语义变化现象。通俗地说,就是两个表象A和B互相作用于对方,双方的部分特性融会贯通,形成一个全新的非A非B的表象C(Richards,1936:94)。“互动论”从隐喻意义如何产生这一角度揭示了其生成机制,拓展了研究的角度,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这种理论也存在不足,并非所有的隐喻义都来自句中各成分间的互动,该理论对于隐喻产生过程中人和语用的因素也未能给予重视。

对隐喻的认知观点作出系统全面阐述的是Lakoff等人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1980年,Lakoff & Johnson联手推出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该书从认知角度全面、系统地对隐喻的本质进行了阐发,提出了概念隐喻的观点,标志着认知隐喻观研究的全面开始。Lakoff等人(1980:5)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这与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也有着内在联系,都是指借一事物来谈另一事物,但Lakoff等人对隐喻的定义要宽泛得多。概念隐喻理论是对传统隐喻观点的突破,给隐喻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对语言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主要观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隐喻的普遍性

Lakoff&Johnson(1980:4)认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式的”。隐喻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手段,它代表了语言的常态。据Lakoff&Johnson(1980)统计,日常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都是隐喻性的。

(2)隐喻的概念性

与隐喻“互动论”和“替代论”不同,Lakoff等人研究的不是“表象”,而是“概念”。

语言中出现诸如“他是一只狐狸”这样的隐喻表达式是因为人脑认知中存在着“把人看作动物”这一基本的隐喻。Lakoff&Johnson(1980)研究的对象就是类似的位于概念层次上的隐喻,因此他们将其命名为概念隐喻。他们认为,概念隐喻是创造新概念的最重要的途径,决定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没有概念隐喻便无法建立起头脑中的概念体系,就无法认识自身和周围世界。

(3)隐喻的系统性

隐喻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系统的。一个隐喻概念,可以产生很多不同隐喻,能派生出若干种日常语言表达式,所以又被称作概念隐喻系统。Reddy(1979)所说的“传导隐喻”能产生出100个英语表达式。例如:Try to get your thought across better.(试图把你的想法传达得更好);None of Mary"s feelings came through to me with any clarity.(我一点也没有觉察出玛丽的感受)。汉语中也有很多例子,例如:“不要浪费我的时间”、“花了一上午的时间”,等等,这些表达都是源自“时间是金钱”这一隐喻。

(4)隐喻的不对称性

构建隐喻的来源域(source domain)与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有着系统的对应,但它们之间不是对称的,也就是说只能从来源域向目标域映射,而不能相反。比如“人生是旅行”这一概念隐喻中,我们只能用“旅行”来构想“人生”,而不能用“人生”来构想“旅行”,典型的隐喻就是用具体的源范畴来描述相对抽象的目标范畴。“映射”的过程就是在源概念中选择一些蕴涵而摈弃另一些蕴涵的过程,这个过程同历史条件、个人素质和文化背景等都有密切关系。

Lakoff&Johnson(1980)将概念隐喻分为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方位隐喻三种。结构隐喻(structuralmetaphor)指的是通过一个概念来建构另一个概念,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是指参照方位而形成的一系列隐喻概念。实体隐喻(ontologicalmetaphor)是指将抽象的和模糊的经验,如事件、行为、感觉、观念、状态等无形的概念视为离散的、有形的实体,以便对之进行推理。

概念隐喻的经验基础是经验论语义观,即通过自我或许多他人的身体经验,形成直接理解;又通过人脑的加工,对事物进行范畴化,表现为语义。形成隐喻的心理基础主要是抽象的意象和意象图式,基本的意象图式包括:容器图式、部分一整体图式、中心一边缘图式等等。

认知隐喻观认为比喻性语言跟普通(非比喻性)语言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不存在任何不平等的心理因素。基于对隐喻本质的认识发生根本转变,所以无论研究对象还是研究目标,当代隐喻研究同传统隐喻研究相比迥然有别。从作为一种语言变异形式的研究,转移到揭示人类思维的认知规律和对日常语言的研究,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极大的进步。认知隐喻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语言隐喻化现象的梳理和隐喻机制的剖析,探求人类认识的来源,即人类怎样认知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怎样在旧的概念基础上形成新的概念,最终要揭示出语言演变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类共有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模式。

4 结语

传统隐喻观将隐喻看作一种修辞手段,是对正常语言规则的偏离,而认知隐喻观中的隐喻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修辞学概念,而是人类认知活动中的一种思维方式,语言中的隐喻是这种思维方式及其思维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隐喻从传统修辞学的研究对象逐渐成为众多学科,如语言学、哲学、心理学以及符号学等的研究对象;从词语层次过渡到动态的话语现象;从作为一种语言“寄生现象”过渡到将其视为人类极其重要的认知工具进行多层次的考察和阐释,正如张沛(2002)所言:“至于metaphor,它在当代隐喻研究者那里已成为‘隐喻性’的化身而统率着庞大的修辞学、诗学、语言学、认知哲学诸‘隐喻家族”’。

相关热词搜索: 修辞 认知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