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浅谈学校文化建设及其效应

发布时间: 2022-03-14 10:01:18 浏览:

【摘 要】一所理想的学校,就是要培育一种能够使全校师生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使命感,一个能够促进全体师生员工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物质环境和管理环境。并通过学校制度规范、特色活动、环境改造等方式不断培育学校文化,让学校文化成为彰显学校个性的名片,成为建设和谐校园的精神支柱,成为激励师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学校;文化;效应

什么是学校文化?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综合考查下来,笔者认为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由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生成并遵循的、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方向的办学思想、价值体系、学校作风、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的总和以及体现上述内容的各项物质载体和行为方式,它表现为学校的“综合个性”,是师生员工共建、共享的精神氛围,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活力之基,动力之源,代表着一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生机,其核心是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其最高价值在于促进师生员工的完善和发展。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学校对学生影响最久远、最深刻的不是一项知识,不是考试分数,而是学校文化,是在学校文化主导下逐渐形成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本文将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浅谈学校文化建设的举措。

一、建设学校文化,观念文化是方向

观念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为其全部或大部分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主要包括学校历史传统和师生认同并遵循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及思维方式。它是学校的核心文化,是学校一切工作和行为的理念导向,也是学校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

如,我校的“校训”是:“团结 进取 求实 创新”,鲜明地体现了我校建校23年来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发展壮大的艰辛历程。在今后我校建设省市一流水平学校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困难,需要全校师生员工继续发扬“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精神,团结协作,同心同德,励精图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共同为实现学校新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团结进取”,是对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和师生奋发有为精神状态的要求,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论述,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我们一贯教育师生:要爱校如家,家和万事兴;在管理工作中始终贯彻“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居安思危,自加压力,负重奋进,为师生创设团结稳定、有所作为的学习工作、干事创业的和谐校园”的行政管理思想。“团结协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开拓进取”是一切团队昌盛的基石。

“求实创新”,是对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的要求,如江泽民所解释的:“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求实是科学之本,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求实创新、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以求实的态度,尊重客观规律,严谨治学,探索真理,开拓创新。

综上所述,我校学校文化能使师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师生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进而能使全校师生为践行和弘扬“学风、教风、校风”坚持不懈地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学校的荣誉和形象。

二、建设学校文化,物质文化是基础

物质文化是指学校物质形态的内涵及其表面附属物所包含的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硬件设施、环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学校的硬件建设形式、学校环境建设理念、学校物质资源配置方式等都属于环境文化。环境文化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文化,小到校牌、校服、校徽、校旗、校标等学校标识性的物品;大到教学设施、人文景观、学生活动场所及环境。在美丽优雅的校园环境中,欣赏美、体悟美,会使人心情愉悦,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升华人的道德情感。

三、建设学校文化,制度文化是关键

制度文化是实现学校价值目标的保障体系和措施,是学校有意识选择的、具有强烈的规范性、组织性、秩序性,属于校园范围内必须强制执行和严格遵守的文化类型,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师生行为规范、以及相应形成的严密的组织机构。它是学校教育管理思想、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管理模式的凝结形式。它既是看得见的显性文化,又是无形的隐性文化,是向行为文化、观念文化过渡的桥梁。

自“十一五”开展创建文明和谐校园活动以来,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值班制度,建立了由校领导、中层负责人、年级组长和学生代表共同参与的值日管理制度,从学生走进校门到离开学校实行全程管理,查纪律、查卫生、查安全、查规范。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值周班制度,设立了“文明行为监督岗”,编辑出台《学校文化手册》读本,各班设立了“文明行为监督员”等一系列管理办法,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使常规管理不断内化为师生的素质,逐步使大多数学生养成了植树护绿、规范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制度、条例、办法的制定过程、实施过程和各项改革措施的全面推进,都是制度文化建设的体现。制度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人本性、科学性和民主性,在学校观念文化的统帅下,坚持从下而上和从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尊重和发挥师生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建设制度文化,才会既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又尊重师生的人格发展,激励师生教与学的热情,从而不断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为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四、建设学校文化,行为文化是载体

行为文化包括学校组织的发展战略、运作方式、工作行为,组织成员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话语方式和交际方式。行为文化以各种文化活动为载体,将学校制度文化、观念文化渗透在学校管理活动之中,把学校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自觉地转化为师生内心的信念和行动的准则,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为师生培养思想道德品质、激发学习兴趣、完善知识结构、训练各种能力、施展各种才华、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审美情趣、协调人际关系、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的人生、维护心理健康、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服务,使学校办学目标得到具体的实现。

总之,高品质的学校文化是一个优质教育品牌的内核和象征,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一所学校兴衰荣枯的决定性因素。学校的发展在于文化的拓展,学校的兴旺在于文化的发展,学校的名气在于文化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学校必须是一个‘精神王国’,而只有当学校出现了一个精神的王国的时候,学校才能称其为学校。”这个“精神王国”就是学校的“魂”,也就是优秀的学校文化。把学校建设成为一个放飞生命理想的和谐精神家园是应该我们始终不变的追求和理想,更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程。但我们向往、我们追求、我们执着。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成功学校内部管理操作规范全书》

[3]《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4]《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大纲》。

作者简介:

马海鹰,女,1983年1月16日生,甘肃省景泰人,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专业,大学学历,理学学士,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系金川集团公司总校第六中学数学教师,曾多次获得总校青年教师教学创优奖。曾先后在地市级刊物上发表教研论文2篇。

史玉忠,男,1966年9月21日生,甘肃省定西人,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大学学历,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任金川集团公司中总校第六中学综合办公室主任。曾先后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教研论文、管理及政研论文13篇。

相关热词搜索: 文化建设 浅谈 效应 学校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