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中国自然类纪录片

发布时间: 2022-03-16 09:39:15 浏览:

[摘要]作为中国第一部自然类商业纪录片,《森林之歌》不仅填补了中国自然类商业纪录片的空白,全景展现中国森林的多样性和神秘色彩,而且还让世界了解到中国真实的生态文明。在生态美学的视域中对《森林之歌》进行思想、艺术和现实三个方面的解读,思考森林与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关系,这对于我们构建人、动物、森林和谐共生的世界,唱响生态文明的主旋律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美学;自然类纪录片;《森林之歌》;生态文明

由中央电视台、国家林业局、财政部联合摄制的自然类纪录片《森林之歌》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开播以来,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少媒体都对这部号称“中国首部商业自然类纪录片”的作品给予了充分报道,很多网友也通过博客与论坛,表达了对这部作品的喜爱。中国的纪录片制作者集中在人文类纪录片的领域,很少关涉自然类的话题。此次《森林之歌》的高调播出,大有一举打破中国纪录片“偏科”问题的气势,受到关注也是理所当然。对于国内的纪录片人来说,大型自然类纪录片的创作在《森林之歌》以前还是一片空白,随着近年来国外优秀的自然类纪录片《迁徙的鸟》、《帝企鹅日记》等进入中国院线,自然类纪录片在中国有了起点相当高的群众普及,美国探索频道和国家地理两大制作自然类纪录片的王牌,又培养出了一大批忠实而苛刻的观众。这对于《森林之歌》在叙事结构、拍摄技巧、文本内涵等诸多方面的接受无疑都是严峻的挑战与考验,但无论如何这是中国自然类纪录片拍摄走出的可喜可贺的第一步,中国原始森林和大量野生动植物资源以中国摄影工作者的视角第一次系统的展现在世界面前,这对于我们分析和思考森林与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关系,对于我们构建人、动物、森林和谐共生的世界,唱响生态文明的主旋律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的美学体现与和谐美学观的镜像展示

生态美学中所指的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具有审美特征的生态系统。在人类生活的世界里,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一起,构成了人类生态环境的整体。生态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也应包括社会环境,还包括人对其自身生命和生态过程的认识。因此,这个生态系统既是自然的,又是社会的;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生态美所存在的系统中,人与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得到和谐的发展,它体现了审美主体(人)的参与性与审美客体(生态环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从生态学的角度去看待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问题,就是把生态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手段,按照生态系统整体论的要求,去讨论审美主体(人)及其与审美客体(生态环境)相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考察审美主体在这种关系中是如何产生和升华审美意识的。

作为自然类纪录片的《森林之歌》,通过表现中国原始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的多样性充满诗意的镜像,传达出一定的生态文明的意识。这部550分钟的纪录片,花了摄制组长达4年的时间。11集的《森林之歌》,除前3集总论外,其余8集各指向一片有地域特色、气候带特征的森林类型:秦岭自然保护区、长白山红松针叶林、新疆胡杨林、藏东南高山林地、海南热带雨林、云贵高原山地森林、武夷山竹林、海上红树林。这些地方大致反映出中国原始森林的版图构成。尽管目前拍摄的条件简陋、技术稚嫩,但这次突破性的尝试仍令人欣慰。在纪录片拍摄领域见多识广的制片人马伟平谈到第一次看片的感觉时,仍使用了“震撼”两个字来形容,而且观看过该片的人也都无不被难以言说的森林之美所征服。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中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这部《森林之歌》无疑是弘扬生态文明的一次成功实践,这部片子让世界得以更加了解中国的生态文明。对于大多数普通人和观众而言,一般是没有机会亲身进入密林深处探究动植物奥秘、领略自然神韵的,拍摄《森林之歌》就是为了让广大观众通过电视镜头对森林与人类文明、中华文明的关系,人与动物、森林和谐共生的关系,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

毋庸讳言,中国是一个森林资源稀缺型的国家。据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显示,中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25%,人均森林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森林蓄积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3%。在《森林之歌》的《政论篇》第二集《绿满天涯》中,影片指出,现在,中国木材安全问题已经若即若离地出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前。为了明日中华大地的盎然绿色,为了我们子孙后代的朗朗乾坤,再造一个秀美山川的神州大地,我们这一代人还要付出许多艰辛努力。影片中有两个细节,引人深思:其一是,武夷山南坡的村头有一块新立的石碑,按本乡规矩,只有村中大事才会刻石以记。石碑上刻的正是本村大事,林权改革的村规。农民们希望造福百姓的林改规矩能够金石长存。其二是,2004年9月,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上完村推行试点,这次林改主要是把原来由集体统一经营的山林分到各家各户,像耕地一样,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村民肖前卫拿到了林权证。这张证书让一片绿山成了自己的家产。在这里,影片并没有唯美的画面,但以朴实的叙事、独特的视角,启发我们思考,只有在森林与人类的共同存在,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交往中,人类的家园才能最终走向和谐。影片的构思巧妙之处在于一方面展现了中国森林的和谐自然之美,一方面也没有回避中国森林所面临的工业文明的侵蚀、人类缺乏保护意识的威胁等不和谐因素。影片中对于中国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高达64%的森林覆盖率到今天不足20%的森林覆盖率的历史巡礼,更是平添了令人感喟的历史沉重感。影片以情景再现手法所展现的中国历史的兴衰与森林资源的消长,不啻是在警示国人正视人类发展与森林资源的关系,保护我们并不宽裕的森林资源。

二、题材选择、叙事风格、音乐元素、表现手段的艺术化处理

世界范围内,关注生态的纪录片作品很多,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导演有不同的题材。比如美国导演高夫瑞雷吉奥的“Qatsi三部曲”(Qatsi是美国印第安土著Hopn吾,意为生活。),导演选取了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中现代科技与环境的冲突,表现了被工业文明充斥的都市,被破坏的自然。在表现被破坏的自然和依然保存着美感的自然之间,法国的自然类纪录片找到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平衡点,从《迁徙的鸟》、《帝企鹅日记》等影片中,观众可以看到艰辛跋涉的鸟,相亲相爱的极地企鹅,导演选择以美的事物传达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中国首次摄制的这部《森林之歌》系统记录了中国的森林版图,反映了森林在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贡献。它填补了我国生态纪录片领域的空白,其制作长达四年,拍摄的素材累计三万多分钟。《森林之歌》二十多位主创人员历尽千辛万苦,奔赴东北、秦岭、新疆、西藏、武夷山、云贵高原、海南等原始森林,展示了中国特有的野生保护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东北虎及长臂猿等。那些围绕森林生活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文明

流变也是《森林之歌》中的响亮音符。影片所呈现的精彩、奇妙,又不失深度的内容,让世界了解到中国真实的生态文明。

从叙事结构上看,《森林之歌》的叙事可谓标准的好莱坞正典叙事:每一集都有经过精心挑选的主人公,主人公的命运在线性时间中渐次展开,明确交代前因后果和主人公的命运结局。譬如《云横秦岭》一集中,夺床和夺位的故事如同春秋战国间的历史,老猴王的命运充满莎士比亚的悲剧意味,而“小园园”的死则让人潸然泪下。像这样的讲故事方式在中国的故事片生产中也并不多见。《森林之歌》的创作者在讲故事方式和角色塑造方面,完全遵守大众叙事规律和常识。他们在叙事上是高度自觉的,在这方面,(《森林之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在叙事空间上,《森林之歌》的摄影师综合运用镜头来展现叙事空间,既有广角镜头拍摄的突出纵深感的远景镜头,也有长焦镜头拍摄的突出细节的特写镜头;推、拉、摇、移等移动摄影的运用,凸显了一种意义空间或价值空间。

音乐是当代自然类纪录片中推动叙事与表现主题不可或缺的元素。《森林之歌》的背景音乐给观众们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使人在欣赏精美的森林画面的同时,情绪也伴随着音乐而有所起伏,雄浑大气甚至不无几分悲凉伤感的乐音融汇在万木参天的大自然中,将瑰丽壮美的中国原始森林风光优雅而富于哲思地展现在观众眼前,让人的心灵伴随着音乐仿佛回归于大自然中,达到了视听的同步震撼。作为中国首部自然类纪录片的配乐,《森林之歌》的背景音乐在创作和配置上无疑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在镜头拍摄技巧上,《森林之歌》也采取了很多特殊的拍摄方法,甚至付出了很大的艰辛努力。如树木的生命过程是缓慢漫长,甚至很难被人们察觉的,一棵树的生命周期往往是好几百年。因此,为了记录树木的生命过程,摄制组采取了逐格拍摄的方法,象西藏的云杉、热带雨林中的青梅、塔里木荒漠绿洲中的胡杨、西南绝壁上的银杉……每一棵大树,都有着一个精彩的生命故事,《森林之歌》完整忠实地记录了这一棵棵大树的生命故事。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野生动物也是《森林之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拍摄动物有着非常高的难度。野生动物都非常警觉,往往离摄制组还有几公里的时候,就闻到人的气味,逃之夭夭了。为了拍摄野生的大熊猫,摄制组成员吃住都在山林里,几乎变成了野人,这才能够比较近地靠近熊猫,拍摄到了大熊猫野外求偶的珍贵画面。通过几年的努力,秦岭地区的四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一大熊猫、金丝猴、豹、羚牛均被纪录在片子中。在拍摄动物鼯鼠时更是煞费苦心,这种神秘莫测的动物不仅种群数量很少而且昼伏夜出,摄影师不得不使用红外摄像机,才拍到了鼯鼠划过森林上空的优美身影。在《东北红松》的一集中,红松种子传播的两种关键动物,松鼠和星鸦,也花费了摄制组很大的精力,拍摄到了它们最关键的行为——埋藏种子。为了守候拍鸟,摄影师有时候在掩体里一呆就是一个星期,他们忍受着沙漠里的强风与炎热,最终成功地拍摄到黑鹳的育雏生活。在《森林之歌》拍摄过程中,大量先进设备的运用也是空前的,如在航拍飞机外悬挂陀螺仪稳定航拍系统,航拍师拍下了很多经典的画面。此外,考虑到森林环境的特殊性,无法充分施展摇臂设备,摄制组自己搭建钢索拍摄航拍镜头,用绳子组合的方法拍摄垂直升降镜头。

三、余论

当然,中国的自然类纪录片才刚刚起步,在叙事结构、拍摄技巧、解说文本的专业性等方面尚有许多不足,和国际知名的自然类纪录片的水准也有明显的差距。譬如《森林之歌》虽然突出了用故事情节来串联全片,但这种串联并不太连贯,也出现了某些“穿帮”的镜头:《云横秦岭》中的金丝猴之战,前一画面,两只公猴还在打斗,后一画面被打败的公猴已经在树上了,如何失败,怎么上树,都没有交代;《雪域神木》中的马鹿产仔,前一个镜头母鹿刚打开产道,后一个镜头已经在咬小鹿身上的胞衣了。而且在许多时候,段落与段落之间用全景风光镜头作为区隔,这些镜头固然很“养眼”,但出现的频率高了,让人感觉这不像是自然类纪录片,而仿佛是音乐风光片。从拍摄技巧上看,片中镜头,特别是拍摄植物的镜头,大都是静态的,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纪录片大师艾登堡在其《植物私生活》一片的开头部分感慨地说:“植物的时间与动物们的比例相差太大。”因此,在《植物私生活》他大量使用同机位景别的间断拍摄,通过后期连缀就出现了草木生长、花朵开放的视觉效果,使画面充满了动感。但在《森林之歌》中,这样的镜头却很少出现。此外,解说词虽然比较流畅,但缺乏撰写科普说明文的知识储备,因此在应付众多科普细节时,显得过于晦涩而不大为普通观众所理解,在科普话语的转化上,仍需要不懈努力。中国的自然类纪录片,尚处于摸索阶段,国外自然类纪录片的优势是产业化,从选题、产业运作模式都非常成熟。而形成产业链的关键,归根结底和资金的投入分不开。但值得欣慰的是,我们毕竟迈开了中国自然类纪录片制作的筚路蓝缕第一步。

相关热词搜索: 视域 纪录片 美学 中国 生态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