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货币权力论

发布时间: 2022-03-28 08:32:31 浏览:

摘 要:通过对货币概念的深入研究,得出了货币就是量化了的权利的结论,并且货币有权力属性。在此基础之上,对一些社会现象作出了简要分析,并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看法。

关键词:商品;货币;权力;权利

中图分类号:F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027-02

1 现代货币理论中对货币认识的缺陷

对货币的认识正确与否决定于人们对商品及商品交换认识的正确性。

那么,我们对商品是否真正了解,或者说,我们对商品的认识及管理正确、合适吗?商品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它又是怎么来的呢?这似乎已经不是问题了,众所周知: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既然货币可以用来交换劳动产品,那么,货币是什么东西似乎已经非常清楚了:货币也应该是一种劳动产品,它是一种等价物,用来与劳动产品等价交换。但是如果这种交换的东西就是劳动产品本身,“货币是劳动产品”就是正确的,如果交换的东西不是产品本身,就不能简单得出“货币是劳动产品”的结论!

其实,所谓的交换,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交换双方要对交换的产品具有所有权,也就是说,人们对产品的处置权和使用权都是由所有权衍生而来的,如果对产品没有所有权,产品交换就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非法的!因此人们交换的目的,首先就应该是要交换这种所有权,而不是产品本身!所以,货币应该和所有权对等,而不是产品本身,人们进行商品交换的进程,就是对所有权量化(货币化)的过程。这样,把货币仅仅当作产品来认识和管理,就是有缺陷的!

2 货币是权利单位,有权力属性

要弄清货币的真实面目,应该从商品交换说起。

2.1 商品交换的实质

商品其实是由社会创造的,除了他的自然属性,社会使它具有了社会属性(所有权),大家通常讨论的商品交换目的是“交换拥有”,商品的交换实质是在交换商品的“所有权”。比如说不动产之间的买卖,并不需要卖方把商品直接交给买方手中,交换的只是货币与“房契”、“地契”等证明所有权的东西。因此,商品交换的实质是所有权(权利)的交换,而不是产品本身。

2.2 所有权的来源是社会

商品所有权需要其他社会成员认可与维护,商品交换行为也需要社会秩序作保障。因此,所有权是社会赋予的,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也是财产的社会属性。所有权来自社会。

2.3 货币发展史表明货币就是所有权

从原始的物物交换到现在的货币交换,商品交换其实都是在交换所有权。“货币商品”最初是所有权的载体,货币显得与商品不可分离,没有区别。但随着货币历史的发展,货币逐渐把自身带有的使用价值剥离出去,只代表所有权,即现在的纸币,或更高级的形式。

这个历史阶段中,交易双方的物品其实既充当商品又充当货币,货币没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在这个阶段,所有权与产品合而为一,一种商品的所有权量用另一种商品的数量、重量来表示和衡量。让人误认为产品交换就是交换产品本身,与社会权利无关。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流通速度的加快,就需要有一种被社会成员广泛认可、使用价值不大、不易被消耗、可度量、可贮存的东西来代替交换中的一方,以增加流通的便利和速度。所以人们逐步把注意力放在金、银等金属上,由此开始,金、银便变得相对稀有,拥有金银的人越来越可以在市场上换到更多的东西,人们觉得金银贵重,是由于它能交换到越来越多的东西,其价格也变得越来越高,等到全社会都认可以后,所有商品所有权就用金银的重量(两)来度量,金银也就在一定时期内自然成了货币(金银这时的主要作用等同与现代货币防伪技术)。

这是不是就是说金银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有使用价值呢?显然不是,这和房地产泡沫可以划等号,它的高价格是社会成员对其储备的结果。可以想象:金银最初进入交换领域时价值应该不会太大,也不会太稀有,起码应该是大家都能拥有一些,不会是奢侈品。只是它进入流通后代表了越来越多的所有权量,到最后从流通市场逐步消失。从现实生活中看,金银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小,可以说没什么使用价值。只是它的供给量和经济总量不匹配而已。可以这样理解:金银本位时期,如果金银不用来交换,它的价值就几乎没有:因为含量较少,而且它的实用性质完全能用其它金属代替,几乎没有人会用它作为生活器具。它表示的只是一种社会信用度量单位,社会所有权用金银度量,就是说这时的所有权单位为“两”。如果那时有现在这样先进且可以独占的技术(纸币防伪),金银完全可以被替代,没有必要度过金属货币阶段,现代社会的金银也就不用被“储备”,它也许就不会那么“贵重”了。更进一步,能不能把纸币仅剩的一点价值再替换掉呢?

金银货币体系在历史上多次崩溃,就是人们大量“储备”的结果,由于金属货币不能按交易量增发,相反还会被储蓄,绝大多数人还会通过“还价”用一小部分货币去交换更多的物品,这也从侧面体现了货币与普通商品的交易地位是不平等的。这样,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造成无法解决的通货紧缩,金银就会逐步退出市场,市场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往往要靠“杀富济贫”等非法手段来解决,让金银重新回归市场,从而在历史上造成了多次的政权更迭和动荡,其实这就是经济危机。这是金属货币体系给经济带来的不良后果,也是它本身固有的缺陷,没有对它的清醒认识,这种情况就还会继续。金银货币体系在历史上多次崩溃,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当它的供给量和特定时期的经济总量相匹配时,它可以充当货币,这个时期之外,用金银作为货币是不合适的。这和贝类、布匹、石头(玉石)等充当货币是同样的道理。

铸币和纸币时期,货币的权利属性也很明显,“劣币驱逐良币”及现在使用的纸币,恰恰说明货币不需要本身有价值,只需要有稳定的信用代表性,它只是表达所有权的一个单位。纸币由于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发行量以稳定币值,从客观上保持了现代政权及社会信用的稳定。

因此,货币是所有权的代表,是一种权利。货币就是对所有权的量化单位。

2.4 货币有权力属性

由于货币可以与任何商品进行交换,在交换中它和其它商品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它是至高无上的。因此人们生产的目的逐渐从自给自足变为通过产品交换实现劳动的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得到更多的所有权,就是我们所说的“挣钱”。而社会生产的产品是与人的劳动分不开的,货币的支付在客观上形成了对社会劳动的认可、促进、要求、命令。因此货币具有权力的属性,换句话说,支付货币就等于行使权力,货币的分配就等与分权,货币的聚敛就等于集权,而谋求市场垄断地位就等于谋求独裁。

2.5 货币权力论对货币管理的要求

根据货币权力理论,既然货币就是权力,社会监督只针对货币本身就可以了,这就要求货币的形式不能是无记名的现金,而应该是记名货币,每个流通环节都应该有交易双方及公共管理共同参与,缺一不可。

3 传统货币管理的误区

传统货币理论的主要误区就是忽略了商品的权利(社会)属性,阻断了人们对货币的清醒认识。这必然把货币管理与劳动产品的管理等同起来,在“自由贸易”等观念的指导下,银行就应该是企业,不具备“权利”管理职能。而把对权利的管理交给市场及自由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这其实是给了社会“滥用职权”的可能,社会管理机构管理力度被削弱,对市场的认识及监控深度受到限制,从而存在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绝对自由、没有社会管理部门指导的市场对经济的管理能力非常有限,与原始社会没有太大区别,过分强调“自由”将导致经济管理中的“无政府”状态。而且这种“市场经济”管理往往是“事后”的,虽说可以调整,但经济已经受伤很深了。

3.1 现金

生活中的“现金”是受“货币就是商品”这种观点的影响而必然存在的,这种观念不改变,现金将长期存在。现在我们所用的现金其实是“无记名的权利”。而这种缺乏社会监督的权利就是非法交易的根源。要消除非法交易,逐步消除现金这种无记名的货币是必由之路,取而代之的应该是记名货币,使货币的流通受到监控,但并不一定是“无现金”,应该是“记名现金”。这需要便利的银行体系作支撑。

3.2 银行

银行是当代主要的金融服务机构,在传统货币理论体系下,银行只能是替人们管理“财产”的机构,不具备权力管理属性,属于企业,而营利是企业的目的,出于营利目的,各银行的营业网点都非常有限,而且银行间的支付还会受到保护自身利益的“手续费”的限制而不那么自由,人们的账户也不是唯一的。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记名货币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在货币权力理论中,银行其实是社会所有权的管理部门,不应该是企业,而应该是公共管理的一部分,并具有监督职能。

3.3 非法交易

出于对创造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现代社会发展环境的要求考虑,有许多交易是被社会严厉禁止的,这些交易都属于非法交易。由于传统货币理论无法避免“现金”的存在,非法交易可以和合法交易一样取得同样的便利性。由于完全逃避监管、无须纳税,非法交易甚至比合法交易还要更方便。比如:大到职场腐败、走私、贩毒、偷逃税款、买赃、销赃,小到非法营运、占道经营等。政府为了消除这些非法交易,就需要建立庞大的管理机构来维护社会秩序,使社会管理陷入这样的悖论:先提供方便犯罪的工具,再大量动用管理资源去消除它;为了严明纪律,公共管理机构还不得不对经过多年培养的、受到诱惑“腐败”的公职人员严肃处理(把腐败责任都推给政府,这也是不公平的),这些行为都会使社会管理成本大为上升,效率却得不到很大提高,也会使那些铤而走险从事违法交易的部分人成为牺牲品。而采用记名货币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非法交易产生威慑作用,增加非法交易的难度,对非法交易取证也会变得容易。

3.4 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实际上是由信用危机引发的,它和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及货币流通受阻(拖欠)有很大关系,这也是信用监管不力的主要表现,信用监管也应该是金融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在传统货币理论下监管深度不可能太深入。

3.5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主要分歧表现在所有形式:一个是公有制为主体,一个是私有制为主体;一个是计划调节占主导,一个是市场调节占主导,社会主义认为要用计划管理市场,有较多的权力成分在内,资本主义要用市场管理计划,有较多的资本成分在内。而在货币权力论看来,二者没有本质区别。

首先,由于货币就是权力,资本主义的管理制度实际上是强调充分放权,而社会主义强调的是适度集权,但都允许私有存在,只是这两种“权”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资本主义在初期给社会带来变革与效率,但过分放权会导致无政府状态。社会主义强调的是适度集权,但对政府的决策有很高的要求。

其次,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最终是一致的。资本主义主张把社会管理交给市场和货币,理想必然是“无为而治”。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共产主义,把社会管理交给人的自觉性,其实也是一种无为而治。这两种社会制度最终都对社会发展有很高的要求。

社会主义是现阶段最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种社会制度,通过市场放权充分配置资源,还会由于政府的管理使社会发展很“聪明”。

如果社会主义社会能把权力和市场进一步充分科学管理,达到“共产主义理想”是不难实现的。毕竟,能够取消无记名货币是不难的,这也许就应该是马克思所说的货币消亡吧。

4 货币权力理论实施的可行性

首先,当前社会现金的使用量呈下降趋势,而且现在的无现金交易也很方便,也有相关技术支撑,从理论上讲,取消无记名纸质现金并不困难。

其次,现行的银行及社会财会管理体系存在许多重复建设,且存在业务交叉、重复劳动,这客观上造成了流通环节增多,货币流通阻力较大,流通不畅。如果能把这些资源充分融合,不但不会使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增加,可能还会有所降低。现实社会电子商务中出现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在起到这种作用,这其实也应该是银行职能的延伸。

第三,取消无记名货币以后,也就消除了银行“挤兑”的风险,“存款”将转变为银行管理的社会权利量,银行无须再“吸引”存款。这样一来,市场就具有了抵御更大金融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炳英.资本论选读和简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3][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4][英]凯恩斯.货币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黄达.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樊苗江,柳欣.货币理论的发展与重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柳欣,郭金兴,王彩玲.资本理论与货币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朱民等.改变未来的金融危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9]宋鸿兵.货币战争[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10]胡怡建.税收学教程[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1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相关热词搜索: 货币 权力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