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胰腺癌误诊20例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 2022-04-04 09:58:52 浏览:

628200四川省旺苍县中医医院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道肿瘤发病率的8%~10%,近年来国内外报道胰腺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临床上主要表现在腹痛、黄疸、食欲不振、消瘦。由于胰腺癌恶性程度高、发展较快,早期症状及实验室诊断缺乏特异性,常易发生误诊。现将我院1996~2005年部分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20例病例中男15例,女5例,年龄40~69岁,平均55.2岁,全部病例均由手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

临床表现:上腹胀痛16例,背心痛4例,黄疸11例,多饮、多尿2例,下肢疼痛1例,腹部包块2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消瘦、纳差和腹胀。

结果

误诊结果:本组误诊为慢性胃炎9例,十二指肠溃疡1例,黄疸型肝炎1例,胆囊炎、胆结石5例,胃癌1例,糖尿病1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

讨论

误诊分析:症状不典型,胰腺癌患者初期常有不同程度的上腹胀满或腹痛,而此种症状并无特异性,常易误诊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而丧失警惕。随着病程的发展,腹胀、腹痛加重,并伴有食欲不振、消瘦。腹痛为上腹持续或间断性钝痛或钻痛。腹痛与体位有关,仰卧与脊椎伸展时疼痛加剧,夜间常使患者辗转不眠。蹲位、弯腰坐位或蜷膝侧卧可使疼痛缓解。本组误诊为慢性胃炎者9例,十二指肠溃疡1例。

胰腺癌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癌肿的部位、病程的早晚、胰腺破坏的程度以及邻近组织受累转移情况。胰腺癌发展较快,因胰腺周围无坚实包膜,常有早期胰外蔓延及转移,尤其胰体尾癌转移较早且较广泛,如胰头癌可压迫或侵及胆总管与壶腹部,产生胆管扩张、胆囊肿大、肝肿大与胆汁瘀积性黄疸;如压迫与浸润十二指肠,常使其肠曲扩大、位移或梗阻。胰体尾癌可破坏胰岛组织而产生糖尿病。也可发生门静脉、脾静脉或周围静脉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因此,症状错综复杂,如不仔细分析,常易引起误诊。本组误诊为胆道疾病5例,其中3例B超提示胆囊增大,胆管扩张,胆囊结石。因纳差、黄疸、转氨酶升高,误诊为肝炎1例。因多饮、多尿、空腹血糖17mmol/L,误诊为糖尿病1例。因下肢水肿、疼痛,误诊为下肢静脉血栓1例。

有些胰腺癌患者在出现各种症状之前数月就出现糖尿病症状,或使原有控制较好的糖尿病突然加重而无明显诱因。本组1例在确诊为胰腺癌之前3个月出现口渴、多尿、易饥等症状,空腹血糖高达17mmol/L。B超、CT等影像检查仍是目前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方法,但在一定程度上受操作者技术熟练程度、仪器的敏感性能等因素影响,因此,仅凭一时检查的阴性结果,不作全面分析也易引起误诊。本组在误诊为胆道疾病的5例中,其中3例B超、CT检查发现胆囊增大,胆管扩大,因未发现胰腺占位病变而致误诊。尽管B超诊断胰腺癌符合率可高达94%,胰体尾癌为70%,但尚不能检查出小于2cm的肿瘤,有时难与慢性胰腺炎鉴别。CT检查诊断正确性为91.4%,但仍有少数胰腺癌难以与慢性胰腺炎相区别。本组误诊为慢性胰腺炎者1例就是经B超、CT检查提示胰腺增大而未见占位病变。

避免误诊措施:熟悉胰腺癌的临床表现,拓开临床思维对减少胰腺癌的误诊甚为重要。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当出现典型症状时常已至晚期,故对40岁以上患者如近期出现下列症状时应重视:①原因不明的顽固性上腹痛、腰背痛;②不能解释的进行性体重减轻;③持续加深的胆汁瘀积性黄疸;④近期出现的脂肪泻、糖尿病或糖尿病突然加重、胰腺炎者,应及时作有关检查,如仍未明确诊断者应考虑剖腹探查。如临床表现,B超、CT检查与慢性胰腺炎难以区别时,可在B超引导下作经皮细针定位穿刺细胞学检查,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参考文献

1陈灏珠,李宗明.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潘国宗,曹世植.现代胃肠病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3刘振华,陈晓红.误诊学.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

相关热词搜索: 误诊 临床 胰腺癌 分析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