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例析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发布时间: 2022-04-08 08:21:22 浏览: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师生进行互动的主要平台,课堂效益的高低是教学过程成败的关键.面临现行的高考模式和选修学科的实际状况,这就要求老师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对此,教师必须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有效问题加以驱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下面是笔者对课堂有效提问作的一点思考.

一、紧扣课标要求,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生物学科的知识点细而散,为了能让学生充分掌握,课前精心设计系列问题,甚至面面俱到,但效果不够理想.问题问的多而细,学生看似动起来了,但是针对性不强,深度广度不够,收效不大,甚至影响了教学进度.高考考试说明对每一个考点的等级要求都进行了细化,明确了考查知识的范围和深度,也给我们课堂教学指引了方向.因此,以问题为驱动的生物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和考试说明,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浓缩为几个主要问题,这样课堂上学生才有充分而深入的互动学习,才会有助于他们思维品质的进一步提高.

案例一光合作用这节复习课,重点是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难点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对照考试说明的要求,抓住关键,不能泛泛而问.我就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①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②在CO2供应不变情况下,突然停止光照,C3、C5和(CH2O)变化怎样?③画出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并描述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④举例并分析生产实践中有哪些措施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光合作用考查的点很多也很细,面面俱到那是不现实的,何况其中一些知识比较简单,无需教师指导也能自我解决.高效的生物课堂,需要教师深入研究课标,抓住重点和热点,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提出切实有效的问题加以驱动,深化师生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精心设计问题,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问题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和问题设计应该符合教材知识结构的特点,同时也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习惯、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要让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能力,通过问题教学使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同时得到提高.我们的课堂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每个个体之间又存在着差异,如何精心设计有效问题是需要注意一定的策略的,不能简单而随意式的发问.

(一)问点准确,要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

课堂提问应有明确目的,便于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所以,课堂提问忌不分主次轻重,为提问而提问,而要有的放矢,紧紧围绕重点,针对难点,扣住疑点,体现强烈的目标意识和明确的思维方向,避免随意性、盲目性和主观性.如果忽视这一点,往往会导致“问无实质,问多无趣”,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发展.

案例二在复习叶绿体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时,其重点内容是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及其注意事项.在设计问题时,因紧紧围绕复习重点展开,可以设计些如下问题:①实验为什么选择鲜嫩的菠菜叶?②研磨时不加二氧化硅和碳酸钙会有什么影响?③画滤液细线时为什么画几次且要画直?④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⑤滤纸条上色素带分离结果说明了?这些问题的设计能抓住重点,对学生易错的地方加以针对性分析.相反,就不能对叶绿体的结构、光合作用中色素的作用以及影响色素合成的因素进行深入的拓展分析而偏离主题.

(二)问题设计要注意层次性.

在生物课堂教学实施中,基础较差的学生思考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更是一筹莫展.尤其是面对一些较复杂的新问题时,既使基础较好的学生也难于一下击破.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提问的坡度,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案例三在复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设计了这样一系列问题:①构成噬菌体的化学成分有哪些?②可用什么方法将蛋白质和核酸区分开?③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蛋白质和核酸的哪种元素?为什么?④进行短时间保温的目的是什么?保温时间为什么不能太久?⑤搅拌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未搅拌或搅拌不彻底会产生什么影响?⑥用35S标记时,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高,用32P标记时,离心后沉淀物中放射性高,这样的结果说明了什么?⑦如果用32P标记时,离心后上清液出现了一定的放射性,导致误差结果的原因有哪些?一系列的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前后衔接、相互呼应,紧紧围绕“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什么”这个主题内容而展开,诱使学生一步步地深入分析、思考、讨论与交流.这样处理复习内容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更提高了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问题设计要注重启发.

生物复习课中,遇到疑难或较复杂问题时,教师给学生以知识或方法上的启示,引发学生联想,沟通新旧知识之间或老方法和新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产生顿悟.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触及到学生的困惑点上,使提问成为学生继续讨论和不断追问的原动力,否则就会启而不发.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思维从一点到另一点做连续的活动,才能带领学生进入深刻的、有效的课堂学习中.

案例四在复习体温平衡调节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①炎热的夏天我们为什么会流汗?②正常人体温为什么维持在37℃左右?③一个高烧病人一昼夜中持续维持在39.5℃,则该病人在一昼夜中产热总量与散热总量之间关系怎样?④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至5 ℃,其耗氧量有什么变化?⑤一个正常人在寒冷环境和炎热环境下,哪种环境下散热多?这个案例中教师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并启发学生步步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四)问题设计要具开放性.

生物课堂在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也可选择一个争议性的话题,以问题的形式设计课程,这将会帮助学生了解到问题的各个方面,理解不同的观点,并学会了解所争论问题的复杂性, 同时学生在争论的过程中也能够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案例五在复习内环境稳态时,设计这样的问题:①内环境有什么构成,试举例说明具体的内环境?②哪些生理反应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③内环境的化学成分有哪些,什么样的化学物质不属于内环境?④内环境稳态失衡实例有哪些?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时,不同的个体因思维差异,会出现不同的问题答案,拓宽了思路,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有助于问题的深入剖析.

三、重视反馈收集,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生存资源的收集,学生的正确答案、独到的解题思路、精彩的见解,常常容易引发老师的关注,而对于学生的错误却较少重视.其实,学生的错误资源是一种真实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学生容易产生错误的地方,就是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的知识点,就是需要突破的难点.通过错误,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所学知识的不足,发现他们思维中的疑惑和困难,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和有效地切入点,为课堂提问提供有效依据.

笔者做法:从新授课到复习课有关学生暴露出的问题都做必要的易错点笔记,分析知识和能力层面的原因,长年积累,总结出学生经常在学习过程中对哪些问题不易接受和理解,做到心中有数;在复习课中,我会把积累的相关易错点结合考点以有效的问题形式让学生来思考讨论,加强对易错点的针对性剖析,使学生得以深入理解知识要点,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因为不同届的学生在学习的知识和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为了更好的把握学情,在复习具体知识前,精选一些代表性的诊断试题检测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的情况,然后根据学生暴露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梳理出需要在复习课中重点解决的要点,然后利用这些要点精心设计问题,真正做到课堂的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果提问能收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境,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产生一种“欲罢不能,跃跃欲试”的状态,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灵感就会不断产生.课堂提问才会真正做到有效,课堂才会成为学习的乐园,课堂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热词搜索: 提问 课堂教学中 生物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