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换一种眼光看包公

发布时间: 2022-04-08 10:26:47 浏览:

过去一提宋代的包公,脑海里就会出现那位“铡陈世美”、“板打亲舅”、铁面无私的黑脸汉子形象。隐隐中好像包公六亲不认,缺少些人情味的感觉。最近我两度到合肥瞻仰包公墓及其展览馆,阅读了有关包公生平及其奏章等材料,感到过去的印象,是受民间历史传说理想化的影响太大,把包公神化了,并没有全面真实地认识包公的本来面目。“刚直不阿”、“铁面无私”当然是包公的显著性格特点,而另一面,包公又有一副尊老爱幼、平易近人、亲情浓厚的热心肠。

首先,包公是个大孝子。包公29岁才进士及第,朝廷授他为大理评事,任江西建昌知县。其父包令仪、其母张氏年事已高,身体多病,家中只有包公这根擎天柱。包公远赴外地,父母难以随行;如包公不携家眷,父母生活无人照料,包公如何放心?况且包公的兄长刚去世,老人尚在悲痛之中,更增添了包公的忧虑。如果不去,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如付东流,这在那个年代是令千千万万读书人难以割舍的痛苦。但受多年华夏文化影响的包公,深知“百事孝当头”的道理,毅然上书朝廷,辞去知县职务,要求在家乡附近给个级别低一点的职务就行。朝廷考虑到他的一片孝心,让他到附近二百里的一个县里当税监。包公一盘算,这二百里地,几天回不来一次,还是放心不下,干脆彻底辞职,在家安心赡养父母。这个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举动,一下子传遍了乡里,深受国人好评(包公死后,宋仁宗之所以授他“孝肃”,指的就是他首先是个大孝子)。

就这样,包公在家侍奉父母,直到老人双双去世。事后包公又在老人墓旁搭了个草棚,独自恭恭敬敬地守孝三年。这一晃就是十年,当年和他同期中考的人,大部分早已飞黄腾达,身居高位了,但包公却不为所动,更不为自己的行为后悔,直到39岁时,才在朋友的劝说下重新到吏部报到。

包公是人不是神,有七情六欲,食人间烟火。他一生关心黎民百姓的疾苦,更关心自己家人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包公的家庭观念也是很强的,并不像一些民间传说的那样六亲不认,严酷无情。据史书记载,包公55岁那年,惟一的儿子包臆不幸身亡,这给了包公及全家惨重的精神打击。俗话说老年丧子是人生的一大悲剧(包公61岁那年又和家中的一个小侍女生了一个小男孩,取名包延。),包公面对老妻之悲容,儿媳之哭声,全家之沉闷,想想自己20多年来在外奔波,顾不上照料家人,内心之愧疚可想而知。想到此,觉得自己欠家人太多了,该是还账的时候了。包公一改多年来以国为重、以民为重的作风,破天荒上书朝廷,要求到离家乡近的地方任职。朝廷感念他的苦衷,破例先叫他到扬州任知州,没几天又叫他直接回老家庐州任知州,这在封建社会是罕见的破例,足见朝廷对他的信任以及他在朝野的威望。

包公在庐州期间,一方面,常温老妻之心,与家人团聚,调理家事,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一方面努力实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夙愿,千方百计为家乡父老减负担、谋利益。在庐州有个“箭杆黄鳝马蹄鳖”的故事:宋时有个惯例,各地官吏每年都要向皇帝、权贵们进贡本地土特产。过去有些本地官吏为了营造庐州富裕的假象,显示自己的政绩,不管百姓死活,从外地购进名贵特产,硬撑庐州是鱼米之乡,使朝廷误以为庐州是康乐世界,大量增加税赋。其实庐州十年九旱,土地瘠薄,系穷乡僻壤。包公为了让朝廷了解真相,减轻百姓负担,当年在选送贡品时,颇费心机。他精心挑选了两样贡品:一条像箭杆细的黄鳝,一只像马蹄大小的老鳖。待送进皇宫,皇帝一看就皱了眉头,这么小的东西也能够当贡品?包公奏道:庐州土地虽多,不过不长庄稼,这样的黄鳝就算是大的了,淝水不肥,老鳖也只能长这么大,原来规定的上缴钱粮太重,百姓负担不起,请皇上开恩救济救济吧。宋仁宗长叹一声:庐州真是地瘦人穷,连黄鳝也长得和朕的毛笔一样,免征一年的钱粮吧。包公连忙代表庐州百姓山呼万岁,叩头谢恩。庐州百姓闻之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涕泪感念包公爱民之心。

这事看上去似乎有点地方保护色彩,其实不然。一个连自己乡亲都不爱的人,能去爱他处的人吗?居一地,造一地之福;居全局,则思全局之技。包公不是完人,他也有私情,也有弱点,但这并不影响他一生“肺肝冰雪,胸次山河。报国尽忠,临政无阿。杲杲清名,万古不磨”的英名,在家乡人眼里,他是个有血有肉的男子,实实在在的清官。

(庄闻荐自《莫愁》)

相关热词搜索: 包公 换一种 眼光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