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发布时间: 2022-04-13 10:04:48 浏览:

关键词 缺血性脑病 脑损伤 药物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003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常规内科治疗(亦涉及到药物)、药物治疗、神经介入治疗及干细胞移植等,但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仍是药物治疗[1]。缺血性脑病通常都是由大量失血、心脏突然停止、窒息等原因造成。大脑是机体对氧分压最敏感的部位,通常缺血缺氧3~5分钟,就可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此时机体的状态是缺血或者缺氧,脑细胞的不足氧气供应,在无氧环境产生的代谢产物会对脑细胞产生毒害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关于治疗药物,根据不同患者和不同病情,种类较多,下面主要汇总了几种常用药物。

缺血性损伤的机制和治疗原则

全身器官的氧气输送主要依靠血液循环,氧气由血红蛋白运载,若机体发生缺血性损伤的话,机体器官的氧气供应会不足,由血液输送的葡萄糖等有机分子也会缺乏,这样会导致脑部神经元的营养供应和氧气供应迅速减少,会导致脑细胞和神经元的坏死。此时呼吸代谢产物、氧自由基、无机离子的量都会增多,这些都会引起缺血性脑部疾病。

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尽快缓解脑细胞缺血、缺氧的症状,增加血容量稀释血液,加快血液循环,给脑部带去营养物质,降低血黏度,减少血管阻力,带走代谢废物和致病物质;②对已经遭受有毒代谢物之损害的脑细胞进行修复的药物救治,对没有受损的脑细胞进行药物保护;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增加脑细胞营养物质和氧气。

药物治疗

溶解血栓的药物:由于缺血缺氧造成的动脉血管管壁内膜的的损伤,血液中致凝物质的形成、血液动力学的异常等均可造成血液的凝固性增高,加重缺血性脑病。因此,应该通过溶解血栓,畅通血流保护那些尚未坏死的缺血区的脑组织,通常使用的药物是链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UK)、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等,其中后两者效果较好比较常用。溶栓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药物的用量。而溶栓治疗的风险也较大,可以引起继发性症状性各内脏器官出血,这就要求我们在病例选择方面严格掌握适应证[2,3]。对于血小板减少或者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等尽量避免使用。溶栓治疗包括静脉和动脉溶栓治疗,前者治疗操作简单,较为常用,后者在治疗时应该配合血管影像学检查,比如DSA,使得操作复杂,耗时长,有创伤,患者不易接受。

抗凝血的药物:抗凝血治疗也是治疗和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措施之一,这样可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减少血栓的形成,保证血流的通畅。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等药物。由于抗凝治疗有一定的风险性,要严格控制药物的用量,防止用量过度造成的出血倾向严重,这就需要定时测定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抗凝药物和溶栓和药物尽量不在同一天内使用,患有肝脏和肾脏疾病的患者应该避免使用该类药物。

神经元保护类药物:患有缺血性疾病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脑细胞由于缺乏血液供应,营养物质和氧气都无法输送,大部分脑细胞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临床上应该给予一定的保护类药物治疗,保护受损尚未坏死的细胞。此类药物保护原理:①减少钙离子的内流;②清除细胞内的自由基,减少对细胞的毒害;③使用兴奋性氨基酸的拮抗剂。常用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有尼莫地平和尼卡地平等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减少钙离子进入细胞;脑部缺血后使得突出间隙的谷氨酸含量增加,谷氨酸是体内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过量可以引起细胞的坏死和凋亡,所以兴奋性氨基酸的抑制剂可以有效保护神经元;缺血后再灌注过程中,合成和释放出大量自由基,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损害脑细胞和脑组织,常用的自由基清除剂有负离子、超氧化物歧化酶、维生素C。

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此类药物主要是减少血栓形成的几率,从而减缓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研究证明,抗血小板治疗使严重血管事件的相对危险度下降22%,死亡率减少15%[4]。目前临床常见的药物有阿司匹林,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1天后可以用阿司匹林进行抗凝治疗,缺血性脑栓塞患者也可以进行阿司匹林抗凝治疗。

讨 论

综上所述,脑血管疾病应该积极治疗,防止患者出现偏瘫等后遗症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溶栓药、抗凝药、抗血小板凝集药和神经元保护药几大类,不同药物的治疗原理不同、适应证不同,临床应用时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病情严重者采取多种类药物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 Camarata PJ,Heros RC,Latchaw RE,et al.Brain attack:the rationale for treating stroke as a medical emagency[J].Neurosurgerg,1994,34(1):144-157.

2 贺茂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进展[J].中国处方药,2003,11.

3 Justin A.Zivin.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最新进展[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8,12(6):31.

4 邱丽颖,余涓,陈崇宏.阿司匹林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22(8):972.

7 Chen YC,Jenq CC,Tian YC,et al.Rifle classification for predicting in-hospital mortality in critically ill sepsis patients[J].Shock,2009(31):139-145.

8 Kenneth L.Becker,Richard Snider and Eric S.Nylen Procalcitonin in sepsis and systemic inflammation: a harmful biomarker and a therapeutic target[J].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10(159):253-264.

9 谢惠英,娄加陶.脓毒症实验室诊断的若干进展[J].检验医学,2010,6(25):491-493.

10 Philipp Schuetz MD,Mirjam Christ-Crain M D,Robert Thomann MD,et al.Effect of Procalcitonin-Based Guidelines vs Standard Guidelines on Antibiotic Use in Lower Respiratory[J].Tract Infections JAMA,September,2009,302:1059.

相关热词搜索: 缺血性 药物治疗 脑血管疾病 进展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