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胆固醇酯转运蛋白-D442G的研究

发布时间: 2022-08-15 19:05:02 浏览:

【摘要】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胆固醇酯转运蛋白-D442G,探讨其保护因素。通过分组研究,得出结论:CETP D442G基因位点DG基因型可能引起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增高;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保护因素可能为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携带G等位基因。

【关键词】胆固醇转运蛋白;缺血性脑血管病;保护因素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4..02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1],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该病为多基因遗传病,对其病因、危险因素、保护因素、基因遗传学等的研究,对脑血管的远期预防有深远的意义[2]。临床上血脂高指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被认为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的保护因素[3]。随着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发展,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紊乱等一系列疾病,与基因及遗传也密切相关。血脂受多因素影响,胆固醇酯转运蛋白(eholesterolestertransferprotein,CETP)在血脂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课题选择研究CETP的基因位点-D442G基因多态性对血脂水平的影响,从而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保护因素,为该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缺血性脑血管病组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40例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其中,男97例,女43例,平均年龄(64.74±11.72)岁;全部病例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经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证实诊断,个体间无亲缘关系。排除脑出血、脑栓塞及其他出血病疾病、严重凝血功能异常。

1.1.2 对照

随机选取本院体检科健康体检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64例,女36例,平均年龄(53.40±10.60)岁;排除脑血管意外及其他严重疾病,个体间无亲缘关系。

1.2 实验方法

1.2.1 血标本的采集

受试者禁食12小时以上,于凌晨7时左右抽取静脉血3 mL,送我院检验科查血生化。

1.2.2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

PCR-RFLP主要用于检测基因突变,既可检测致病基因的碱基突变,又可进行基因的连锁分析,为以后的基因诊断做准备。实验原理为某一DNA基因位点突变使得某一碱基置换位点正好与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一致,进而使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增加或减少,应用PCR法特异扩增含置换碱基的DNA片段,再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电泳分析酶切产物,观察其变异程度。

1.2.3 CETP D442G基因多态性分析方法

CETP的D442G多态位点的PCR扩增引物序列多态位点引物序列NCBI代号碱基替换D442G上游引5`-TCATGAACAGCAAAGGCGTGAGCCTCTCCG-3`下游引物5′-AGCCAAGCTGGTAGAGGCCCCTCTGTCTGT-3′。

PCR扩增体系反应体系同普通的PCR扩增。扩增片段酶切产物检测D442G位点配置3%的琼脂糖凝胶,反应终止后分别经2%琼脂糖及8%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同时用DNA测序鉴定各基因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化验资料比较

缺血性脑血管病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71±0.79)、胆固醇(4.78±1.19)、甘油三酯(2.14±1.03)水平均较对照组(分别为2.51±0.73、4.56±1.18、1.75±1.21)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9±0.51)较对照组(1.67±0.92)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CETP D442G基因多态性结果分析

PCR-RFLP琼脂糖凝胶电泳条带显影较清晰,酶切后检测出,DD基因型、DG基因型、GG基因型,DD野生型出现一条带(180 bp),DG突变杂合子出现二条带(180 bp、150 bp),GG突变纯合子出现一条带(150 bp)。

2.3 两组间CETP D442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

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患者共140例,其中野生型纯合子DD型43例,突变纯合子GG型52例,突变杂合子DG型45;对照组共100例,DD基因型21例,GG基因型25例,DG基因型5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组的DG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DD、GG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缺血性腦血管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D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CETP D442G不同基因型间血脂比较

基因型DG高密度脂蛋白水平(1.65±0.61)显著高于DD(1.39±1.12)、GG(1.31±0.29)基因型,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DG、GG基因型间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 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年龄、性别、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CETP D442G基因型做为自变量,以是否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组为应变量,建立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选定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保护因素。

结论:年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高密度脂蛋白、G等位基因为该病发病的保护因素(OR<1,P<0.05);吸烟、饮酒史对该病的发病无明显意义(P>0.05)。

3 讨 论

3.1 关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组的临床指标

本研究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吸烟人数亦高于对照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增高,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资料具有可比性,故年龄、高血脂、吸烟等因素有可能增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高密度脂蛋白可能降低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3.2 CETP D442G基因多态性结果分析

本研究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突变杂合子DG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G基因型人群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GG、DD基因型。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突变的G等位基因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的保护基因。其原因可能为突变基因G基因提高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为血管内的清道夫,可清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轻动脉硬化程度,可促进胆固醇等其他脂质的代谢,发挥其抗动脉硬化作用。D442G的突变原因暂不明确,可能与种族及其他基因位点协同作用有关。影响高密度脂蛋白代谢的机制也不明确,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贾建平.神经病学[M].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75-188.

[2] Lovett JK,Coull AJ,Rothwell PM.Early risk of recurrence by subtype of ischemic stroke in population-based incidence studies[J].Neurology,2004(62):569-573.

[3] Paolo Parini,Lawrence L Rudel,Is there a need for 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 inhibition?[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3,23(2):160-167.

本文編辑:刘欣悦

相关热词搜索: 缺血性 转运 胆固醇 蛋白 脑血管病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