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1949~2009:中国人健康生活60年变迁回眸

发布时间: 2022-04-14 10:19:15 浏览:

1949~2009年,中国人健康水平在60年里有了很大提高,居民平均寿命有了很大增长。根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1949年以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仅为35岁,到2000年上升到71.4岁,目前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3岁。另外,在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居民营养水平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都是国人健康水平提高的标志。那么,中国人的健康生活到底经历了哪些变化呢?

本刊特别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从饮食营养、疾病防治、健康传播、避孕节育、体育健身,免疫接种,心理健康等角度入手,畅言60年里中国人在健康领域的变迁,以飨读者。

吃肉多了,吃粮少了

赵法伋

回顾60年中国人饮食营养方面的变迁,我想到了一句话:吃肉多了,吃粮少了。这句话概括了中国人膳食结构(也称膳食模式)的变迁,即一日三餐中各种食物的种类,数量和比重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我和同事郭俊生教授曾进行了“上海居民的膳食结构的变迁及其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上海居民的膳食结构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中期的大约35年间发生了明显变化,变化特点是“粮食消费逐年下降,动物性食物成倍增长”(吃粮少了,吃肉多了)。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对此都是深有体会的。而从全国范围看,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变迁趋势与上海居民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只是“粮食消费逐年下降,动物性食物成倍增长”的变化特点进一步凸显。

膳食结构的变迁给居民健康带来了很多好处,主要表现在膳食质量的改善,特别是膳食蛋白质质量的改善。这对降低营养缺乏病,促进居民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延长平均期望寿命方面,应当说营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记得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乃至70年代,人们吃粮都用米袋子装,吃油用瓶装,而如今是“10千克粮常嫌重,吃油用桶装”。这种变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即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逐年下降,脂肪摄入量逐年上升。于是,造成脂肪和热量摄入过剩,而脂肪和热量摄入过剩,再加上活动减少,恰恰是高血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某些癌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共同土壤。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可以概括为“营养摄入不足与过剩同在,营养缺乏病与营养相关慢性病并存”,即所谓“双重营养问题”。营养缺乏主要是某些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摄入不足,而营养过剩主要是脂肪和热量过剩。从发展趋势来看,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将呈此消彼长的态势,即营养缺乏将持续下降,而营养过剩相关慢性病将持续上升,这就迫切需要调整膳食结构,应对双重营养问题,特别是应对营养过剩导致的营养过剩相关慢性病,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关于如何调整膳食结构,早在1995年上海市营养学会就提出“16字方针”:“稳定粮食,保证蔬菜,增加奶类,调整肉食”。2005年又修订为“20字方针”,即“稳定粮食,保证果蔬,增加奶豆,调整肉食,油盐减半”。上述调整膳食结构“20字方针”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年版》的精神基本一致,对促进居民实践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应当说是有指导意义的。

从脊髓灰质炎被消灭说起

殷大奎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曾经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在21世纪初,由于这种疾病在较长时期没有出现,实现了在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并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战胜和控制疾病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这只是其中之一。

回首往事,新中国成立前由于贫穷、落后等原因,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等泛滥。如1910年的鼠疫,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那时候,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等都很多。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正是这种情况。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召开,各地成立了防疫站。各地卫生机构和人员得到充实,并建立了相应的卫生制度。1g55年,我国发布了第一个《传染病管理办法》。还成立了很多相关疾病的防治所,如丝虫病防治所等。这些努力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使传染病得到一定控制,如性病、疟疾,血吸虫病等就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同时,相关疾病的患者也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另外,一些地方病,如克山病、大骨关节病、地方性氟中毒等,也成为了控制的重点。后来到了“文革”期间,一些传染病又有发生。相对于传染性疾病来说,那个时代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较少见,如心脑血管病(如高血压)、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力,物力的进一步充实,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又上了一个台阶。在计划免疫控制范围内的传染病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如白喉、麻疹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脊髓灰质炎被消灭。而一些地方病,如碘缺乏病,因为碘盐的推广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总而言之,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需要指出的是,公众的健康意识在这60年里有了很大的增强,这与各方面的教育、宣传等不可分开。卫生部提倡的“公民健康素质66条”“健康二一二一行动”,就是很好的例子。健康意识提高了,就能更好地预防疾病的发生,让个人的健康更有保障。

健康知识从哪里来——我所亲历的健康教育

杨秉辉

医学知识,健康知识人人都需要。那么,从哪里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呢?在过去60年里,民众的健康知识是从哪里得来的呢?显然,时代变迁,大家获得知识的方式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就从上世纪30年代说起吧。

从民间传承到《大众医学》

上个世纪的30年代、40年代,民众的健康知识大多还是来自民间传承,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中医的“冬令进补”,等等。也有些有识之士开始将现代卫生知识向民众传播,如前上海医学院创始人颜福庆先生。最值一提的是由过晋源、裘法祖等医学前辈创立的《大众医学》杂志,于1948年在上海创刊,开创了向民众宣传医药卫生知识之先河。不过这些对于当时广大的中国人民来说,自是杯水车薪。即使在上海,市民中80%是文盲。

卫生宣传和报纸的加入

新中国成立后,“除四害、讲卫生”,进行“爱国卫生运动”。这一时期卫生宣传最明显的特点是群众性。不识字的人进了扫盲班;一时还没脱盲也没关系,里弄的居民要参加学习,并传达“苍蝇,蚊子,老鼠、臭虫一定要消灭”的消息。码头上的工人不喝生水了,因为工会的干部讲“生水不能喝”。这些诸如消灭苍蝇蚊子、打扫卫生、打防疫针、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要洗手等卫生知识的大普及,在那个物质生活相对贫乏的时期,对预防传染病,保障大众健康的确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到20世纪50年代末,一些报纸会请医生写点“豆腐干文章”,如介绍什么叫癌症、什么叫高血压等。报纸不可能有大的篇幅用来介绍此类知识,但总算开了个头,使得民

众可以从报纸杂志上获得更多的医学知识。

从多种媒体获取知识

“文革”结束后,各种报刊杂志复刊,包括面向群众介绍医学健康知识的《大众医学》杂志。电台亦介入对健康知识的传播,新兴的电视也开始有些健康节目播出。1984年,上海广播电台邀请专业人士主持医药节目,本人有幸成为“第一人”,并持续参与此项节目近20年。该节目成为电台收听率最高的节目之一。这一时期也出版了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科普专著,本人亦曾出版常见肿瘤系列科普图书。由于此类科普书皆由专家撰写,故其内容较丰富,以致一些病人或家属对于某些疾病的了解,有时甚至不亚于年轻医生。

“健康教育处方”和病友俱乐部

在政府的提倡下,许多医院结合医疗工作推进医学知识的普及。比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首创“健康教育处方”,在病人诊疗结束后,除给予药物处方外,还给予一纸“健康教育处方”。该处方概述病人所患病在护理及生活中应注意之事项。由于十分实用,甚至有病人专程前来索取。

许多医院亦结合其专业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如产科开设“孕妇学校”,向孕妇介绍孕期保健知识;内分泌科开设“糖尿病学校”,向糖尿病病人及其家属介绍自测血糖及饮食控制的方法,等等。还有的医院组织其经治并病情稳定的同种病的病人定期聚会,由医生讲解相关疾病知识,病友间交流治病心得,如哮喘病人的“哮喘之家”,慢性肾炎病人的“肾友会”,移植病人的“移植俱乐部”等。有的甚至形成地区性组织,如“癌症俱乐部”等。

健康讲座、互联网各有偏爱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每年夏季便在院内广场举办“纳凉晚会”,宣传健康、防病知识,广受民众欢迎。而这种健康教育讲座形式在全国各地兴起是在上个世纪末。一场讲座听众多,有数百人甚至上千人。虽都属公益讲座,但举办方为保障群体活动安全,多有凭票入场的规定,于是形成一票难求之势。这种讲座的听众是一般市民,而不是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所以演讲内容以保健为主,应属健康教育之列。此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听者和讲者能面对面交流:更有用电脑播放课件者,图文并茂。不过,关注者多数为中老年人。

近年来,年轻人更多喜欢以互联网为获取健康知识的渠道。他们遇到亲友有健康问题,常从互联网上求得解答。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代信息社会的优势。但是,健康知识有其特殊性,即有相当强的专业性。医生们要经过漫长的学习,才能掌握其概要,非医学背景人士“贡献”于网上的内容易有偏差,或使人不得要领。网上也常有来自国外的健康信息,但译者若缺乏医学基础,则易有失准确。此外,也有些有商业目的宣传将渴求健康知识者导入误区。如何加以净化,可能是今后的努力方向之一。

避孕措施到位才能科学节育

范光升

回顾走过的历程,经过30多年艰苦努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全国少生4亿多人,使中国13亿人口日推迟4年。而这一切与避孕措施的采取密不可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先进的避孕工具,从而使人类实行节制性的生育成为可能。在这60年里,我们先后拥有了一系列的避孕工具。这些工具从无到有,让避孕措施越来越丰富,也使得科学节育成为可能。

避孕套

避孕套的使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它帮助人们实现了相对方便、安全的避孕。到目前为止,避孕套是男性节育措施中最常用的方法。其优点很多:可自行掌握,还有防止性传播疾病的作用,故又称安全套。

避孕药丸、长效针剂

避孕药丸、长效针剂的使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这种避孕方式简单有效,已被广大妇女认为是最有效、可逆、自己可掌握,方便的现代避孕方法。这种方法经历了如下的演变:①雌激素剂量减低:这样可减少雌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②开发和研制新型孕激素:这样避孕效果不减,同时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现代短效口服避孕药中的孕激素已经是“第三代孕激素”。③发展多相型的口服避孕药:如三相片,模拟正常月经周期的雌激素、孕激素变化,使服药周期的总剂量下降,更接近生理状态。除此之外,避孕药还对健康有一些益处,如对月经失调、月经过多、痛经等有治疗和缓解作用,还可防治皮肤痤疮,对体重无影响。对子宫内膜癌、卵巢上皮癌、卵巢肿瘤、盆腔炎、乳腺良性疾病有一定防护作用,甚至停药后还有防护作用。

宫内节育器

宫内节育器是我国育龄妇女使用最广泛的避孕方法,占避孕措施的49%。这种避孕方式经历了从惰性宫内节育器到活性宫内节育器的过程。活性宫内节育器是指可在子宫内释放药物的节育器,除避孕外还有治疗某些妇科的作用,如治疗月经过多,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疼痛,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或早期子宫内膜癌等。这种节育器可有效降低盆腔感染的危险。

这些年来,避孕措施得到进一步的丰富。新出现的避孕节育新技术有:皮下埋植剂、阴道避孕环,经皮避孕贴片等。还有在无防护措施的性交后3~5天内采用服药或放置含铜宫内节育器的补救措施,以避免非意愿妊娠,当然这种措施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方法,只用于紧急避孕。

体育健身重在人人参与

陈文鹤

刚刚过去的2009年8月8日是我国第一个全民健身日。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体育健身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运动增强体质

1952年,毛泽东同志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12个字深刻地揭示了体育运动和增强体质的内在联系。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发布了第一套广播体操,推行了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开展工间操、课间操。没有先进的健身器材和设备,缺乏大型的运动场馆,大家就在公园、广场,弄堂、操场利用现有的条件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育健身活动:捉迷藏,滚铁环、踢毽子,踩高跷、跳皮筋、掷飞盘……企事业单位也组织职工参加赛跑、球类等体育比赛。中老年人则在闲暇时间散散步、练练太极拳。体育健身活动不仅增强了体质,更让人们获得了心灵上的愉悦。

人人都来参与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十几年,全民体育健身活动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1995年,我国实行“全民健身计划”。具体地说,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倡导每个人做到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各城市社区、公园广场,绿地以及居民聚居的地段,普遍设立了便民的健身场所,并配置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器械和设施,供人们随时随地锻炼休闲使用。伴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人们对健身越来越重视,“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已被大众所接受,体育健身已经成为合理生活方式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掌握科学锻炼方法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有关全民健身活

动的科学研究得到了明显加强,使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化程度明显提高。提倡不同性别,年龄、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的人应该选择相应的,适宜的体育健身方式。各地的体质测试中心和社区医疗单位可以帮助个人明确个体的运动能力和健康状况。根据测试结果,为个人提出安全的运动强度、适宜的持续时间,并提供可选择的运动项目,以及在体育健身活动啦该注意的事项。

12种疫苗预防15种传染病

胡家瑜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的有效手段。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的国家,是免疫预防的先驱。新中国成立前,生产疫苗的机构少,疫苗产量低、质量差,价格昂贵。由于预防接种未能广泛开展,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各种传染病反复流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预防保健事业,预防接种得到了迅速普及和发展。回顾总结一下,大致经历了3个时期。

天花被消灭了

(1949~1977年:计划免疫前期)

1950年,全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群众性普种牛痘苗运动,同时积极推行卡介苗接种。一些重点地区还开展了霍乱疫苗、鼠疫疫苗,斑疹伤寒疫苗、伤寒疫苗和百日咳疫苗的预防接种。对健康危害最大的天花、鼠疫、霍乱等急性传染病由此得到有效控制,并于20世纪60年代初消灭了天花,这是我国预防接种工作在计划免疫前期最为辉煌的成就。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全国各地按照卫生部的要求,由各级卫生防疫机构每年制定接种计划,每年利用冬春季节进行突击预防接种。一些大,中城市开始建立预防接种卡片,农村地区也建立接种登记,实施有计划的接种。

4苗防6病

(1978~2000年:计划免疫时期)

20世纪80年代,我国预防接种正式步入了计划免疫时期,以4种疫苗(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及麻疹减毒活疫苗)预防6种传染病(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的发生。1989年3月和1991年3月,经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审评,确认我国以省和县为单位1周岁儿童4种疫苗接种率分别达到85%,按期实现了普及儿童免疫目标,计划免疫针对的传染病的发病率也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1996年,实现了以乡为单位1周岁儿童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4种疫苗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所针对的传染病发病率连一步下降。我国的计划免疫一一工作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并荣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颁发的儿童生存银质奖章。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我国已消灭脊髓灰质炎。

12苗防15病

(2001年至今:免疫规划时期)

2002年,国家实施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即在原来4种疫苗的基础上增加了乙肝疫苗,实行“5苗防7病”。2007年,免疫规划范围大扩容,在原“5苗7病”的基础上,儿童国家免疫规划扩大到“9苗12病”,新增风疹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和甲肝疫苗(预防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脑、乙脑和甲肝)。另外,疫情高发省区对重点人群(16~60岁的农村居民)免费接种出血热疫苗,预防流行性出血热:将炭疽、钩端螺旋体2种疫苗作为控制疫情用储备疫苗。所以,此次国家调整免疫规划后总共是“12苗防15病”,并且是免费向儿童(包括部分地区的成人)提供预防接种服务。

面对心理问题坦然了

傅安球

时代变迁,人们对待心理健康问题,变化多多。从不知道心理健康是什么,到清楚心理不健康也是疾病;从把有心理问题的人看作是“有问题”,到减少对心理疾患的偏见从出现心理问题紧张、担心,到主动找人倾诉或咨询……人们对待心理健康的观念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心理不健康也是病

人们曾经一度认为,健康就是躯体健康。对身体上的疾病都非常重视,而心理疾病似乎从没有过这回事。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提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健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观念才慢慢地被人们接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改变,人们因此懂得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消极情绪、焦虑、心理压力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会使人抵抗力下降,等等。而且,人们更重视对心理压力、紧张的缓解了。比如,现在很多人选择旅游,其中一大部分是为了缓解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让个人心态更好,通过旅游转移注意力,让身心得到放松。

懂得心理健康知识的人更多了

另一大变迁是:心理健康知识在一定范围内普及了,尤其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现在从事精神、心理卫生工作的人多了。心理咨询师的培训班也很多:经过培训,掌握一定心理健康知识的人增多。日常生活中,谈论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的人也增多。而且,媒体对心理健康问题也表现出了更大的热情。

需要提醒的是,心理健康知识虽然有所普及,但人们还要对心理问题有更科学的认识。心理问题当中,一般的占多数,要注意心理障碍不等于精神病,两者应该分清。很多人(包括媒体)经常将两个概念不分。其实心理障碍是指一般的心理问题:而精神病则比较严重,主要指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在发作时无自知力(自我意识)。

观念变了,偏见少了

曾几何时,人们一提起心理问题,会感觉很不自然,或者干脆回避这类话题。但现在多数人能理解心理问题并且坦然面对它。人们意识到,在生活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情绪低落等问题,这就像感冒一样,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并不会对此大惊小怪、特别敏感。对于个人来说,如果出现心理问题,一般都不会过分紧张,不会害怕自己得了“精神病”,而是能理性、科学地对待。

心理问题不能拖延

相比过去,现在人们更愿意面对心理问题,并在发现问题后求助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人员。比如,现在大学里都设有心理咨询机构,前来咨询的学生很多,心理辅导老师的工作一般都很忙。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们有了心理问题,不再闷在心里、羞于启齿,而是愿意找人倾诉。

相关热词搜索: 回眸 变迁 健康生活 中国人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