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成本审计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 2022-08-26 09:25:04 浏览:

摘 要:随着计算机及网格技术的广泛应用,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现代成本控制制度,有效地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提高经济效益,需准确地计算单位产品成本和进行成本分析,加强对成本的审计。本文在基于信息化技术,从直接成本、制造费用以及企业的债权债务三个方面阐述生产成本审计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企业 生产成本 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4(b)-0160-01

1 直接生产成本的审计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模式及工作方法,导致直接生产成本的审计较传统生产的审计有了很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直接生产成本的审计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原材料费用的审计

审计原材料费用一般从审阅材料和生产成本明细账入手,对企业生产中为产品的形成所直接耗费的原材料、燃料等就其耗用量、成本和结构三个方面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计。

1.2 人工成本的审计

人工费用的审计一般结合应付工资、各个人工费用发生定额,通过对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的审计、评价,查明直接人工费用组成内容的真实性、开支范围的合规性、支出的合理性和计算的正确性。

1.3 动力费用的审计

主要审计各种动力消耗的计量仪器的齐备、准确与否;收费标准是否合理;有无将非生产部门用的水、电、气挤入成本;有无将期间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动力费的分配方法是否合理等等。

1.4 待摊费用及其他预提费用摊销的审计

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在1年以内(含1年)的各项费用,预提费用:是指企业按规定预先提取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就是企业还没支付,但应该要支付的,要记入负债。

在对直接成本进行审计时,由于应用了信息化技术,需审阅材料及生产成本明细帐目一般是以数据库中的数据或其他电子文件出现的,电子文件给操作者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造成数据及文件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变得相对敏感,所以在对账目核查时应注意将材料成本与实际、先进的和外企业的对比,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检查,并对企业的成本计算制度、领料制度、采购制度进行核查,同时要考虑各种成本费用的计价方法是否合理,对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的算法应核对其算法的合理性及可靠性。

2 制造费用的审计

制造费用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间接成本。制造费用可以概括为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车间、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以及各个生产单位所发生的固定资产使用费和维修费。

对制造费用的审查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及折旧提取方法和计算是否正确;管理人员的工资、提取职工的福利费的计算方法和分配方法是否正确;劳动保护开支有无超出规定,扩大范围,当作福利的情况;消耗材料、办公用品是否存在浪费和贪污盗窃情况;运输费、旅差费;水电费是否存在浪费现象等开支。

在信息化环境中对制造费用的审计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如下。

将企业的制造费用实际数额与计划或预算数额进行比较,查明两者差异,对差异的形成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如果认定该差异为客观原因所致,认为合理,否则应进一步查明真实原因。

审计制造费用支出核算的真实性,应采用账表、账账、账证、账实核对的方法进行。检查的主要任务包括:将制造费用汇总表或者生产成本汇总表中由制造费用转入的当期实际数额和累计数额,与总分类账中的制造费用账户所记录的用于产品生产的各费用本期实际发生数额和累计数额之和进行核对。将制造费用总账与相关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之和进行核对,也应进行期末余额核对;将制造费用各明细项目记录与相关会计账户记录进行核对,如将折旧费与相应固定资产账面记录进行核对计算,查明折旧费的计算依据是否正确。将福利费与相应的应付工资账面记录进行计算核对,查明福利费的计算依据是否正确;将制造费用的会计账与有关部门的核算资料(通常是业务账和保管账)相核对,如将机物料消耗与保管部门的相应车间用料发出数相核对,还有工资费用与相应的车间上班记录相核对,将停工损失费用与车间的停产记录相核对等等。将制造费用明细账或总账与相应的记账凭证、原始凭证相核对,查明制造费用的登账是否以有关会计凭证为依据。检查核算各项内容是否正确,并应注意是否存在异常会计事项。

重点查明分配方法;分配方法是否在相当时期内保持稳定,有无随意变更的情况;分配率和分配额的计算是否正确,有无以人为估计数代替分配数的情况;对按预定分配率分配费用的企业,还应查明计划与实际差异是否及时调整。

必要时,对制造费用实施截止测试,即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制造费用明细账及其凭证,确定有无跨期入账的情况。但要注意成本计算的正确性,通过测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应抽查标准制造费用的确定是否合理,计入成本计算单的数额是否正确,制造费用的计算、分配与会计处理是否准确,并查明标准制造费用在本年度内有无重大变动。

3 企业的债权债务审计

在计算机环境下进行成本审计业务表明,利用债权债务的形成和处置,是财务收支中容易产生弊端的方式之一,因此需要关注企业债权债务的形成和处置是否符合“三性”。即形成的合法性、真实性、处理的合规性。在查实形成的原始凭据、经济合同协议的基础上,对各种债权要有重点地发函询证或者派出审计人员进行实地查证落实。对那些长期不发生经济业务、余额长期不变的债权债务,余额为贷方的债权或余额为借方的债务,以及相关联企业,关联人员之间的债权者应重点关注。按照现有会计制度规定,经有关部门批准做处理的债权,应查处理的依据是否齐全、合法合理。辅助账簿是否健全,重新收回是否按规定处理:对外部原因形成的负债应采取与债权审计相同的方法进行核实,对内部原因所形成的债务主要应查清这些债务形成的合法性、合理性、正确性。尤其要注意对“呆、滞”账的处理,通过审计查实企业有无虚拟债权债务,用处理“呆”、“滞”账,达到舞弊的目的。此外,还应注意关注企业在改制、资产重组、清算处置过程中,少数人采取非法手段,贪占企业资产,致使企业资产流失的问题。

4 结语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成本审计,加强对成本的审计,关注审计能容的合法性、真实性、处理的合规性,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成本控制制度,有效地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提高经济效益,建设节约型社会。

参考文献

[1]余语苗.我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关系研究[J].审计研究,2000(5).

[2]张良悦.完善公司治理有赖于有效的资本市场[J].经济经纬,2003(6).

[3]康霞.公司治理与独立审计的关系分析[J].财会通讯,2007,3,3.

相关热词搜索: 审计 信息化 因素 成本 影响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