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浅谈电视节目形态的发展对策

发布时间: 2022-08-26 19:00:03 浏览:

摘要:对于电视节目形态的研究,学界和业界一直处于解构和建构之中。谈到电视节目形态的发展对策,就不得不提到创新。笔者从中国知网上进行主题词的检索,近十年来关于电视节目形态创新的相关期刊论文多达90篇,此类研究又以综述型研究或者经验性描述为主。美国学者韦尔曼曾说:“媒体研究早期会热衷于传媒环境的变化,而后面则会更加关注用户的行为改变和传媒产业的变迁。”因此,本文试图站在当前电视媒体在整个传媒产业中的本体特征以及当前受众的总体需求与价值取向,从新闻与娱乐两大电视节目族群浅谈未来电视节目形态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电视节目的娱乐化;电视节目的社会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电视节目的娱乐化趋势更加明显

首先,从整个传媒产业的大环境来看,“娱乐化”的追求是大趋势,符合受众的总体需求与价值取向。一方面,各种千奇百怪的事物不断涌现,整个媒体行业需要通过“娱乐创新”来保持自身活力与竞争力,电视业也不例外;另一方面,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在与日俱增的竞争之下,人们愈发追求“娱乐”来释放压力,受众的求新求异与猎奇心理愈发明显,这些都促使整体的媒介及其产品的娱乐化功能更加突出。

其次,从电视的本体特征和受众的观看体验来看,作为“后仰”的“沙发土豆”观看习惯,与作为“前倾”的电脑或手机视频观看,前者的观看体验无疑更加休闲舒适。作为大屏投放的电视,在时空与个性化选择方面虽然弱于互联网视频,但其开放性与共享性更强,因此在未来,电视会更倾向于具有家庭欢聚的共享媒介属性,如具有仪式感的春晚、扣人心弦的体育赛事直播以及众多文娱综艺节目,在亲朋互动交流中能够加深受众的情绪情感体验,因此电视媒介将会倾注更多资源于打造娱乐性节目,加强娱乐化趋势。

第三,从电视节目制播的形式和内容来看,不同的电视节目类型相互融合与渗透,也加速了整体电视节目往娱乐化方向发展。例如新闻频道中的社会民生类新闻栏目将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播报、经济类新闻栏目以更加生动鲜明的方式传播,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又如纪录片等纪实类节目,也可能借用故事片的戏剧化手段,使节目在真实记录的同时更加具有观赏性。再如讲文讲史等教育类节目,与影视类节目相结合,运用故事性与情节性进行节目的文本叙事。从电视节目的内容来看,当前“文体两开花”,跨界融合成为大热门,都促使了电视节目的制播走向了娱乐化的快车道。

二、电视节目的社会价值作用更加突出

上个世纪,中国的电视节目更多的是发挥宣传与教育的作用,舆论导向功能明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的电视节目涌现,多种节目形态竞相开放,电视节目的休闲娱乐功能突出。进入到21世纪,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受众的身份从电视观众向网民逐渐倾斜、转变,大众媒介的传播方式也由单一的线性传播逐步转化为传受结合的互动传播。

《2018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为6.09亿,占网民总体的76%,超过了整体网民增速。”得益于流量资费的降低以及4G的发展和普及,短视频应用迅速崛。报告显示:“热门短视频应用用户规模5.94亿,占整体网民规模74.1%。”在Web1.0向Web2.0的媒体环境发展中,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个性化、传播模式去中心化等特征突出,在强调以个人为中心的互联网环境中,受众每天可以接收到的信息冗杂而泛滥,也就形成了信息良莠不齐的媒介环境,长此以往将消解社会主流价值观。

在此情况下,电视媒体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电视台掌握着电视节目的制作、编排、播放和运营,因此电视节目是经过较为严格的把关而产生的,代表着权威、主流、真实的力量,其公信力大于网络等新媒体,也因此,电视媒体的社会价值作用将更加突出。一方面,由于移动互联网加深了碎片化传播,人们对于信息的筛选与甄别会有更大的困难,这也就需要电视媒体发挥把关人的作用,挖掘事情真相,提供更加全面的深度报道为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另一方面,在算法等应用带来的信息茧房愈发明显的情况下,电视媒介的议程设置作用也就愈发重要。电视媒介有必要为公众提供具有社会价值的信息,维护和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由此可见,未来的电视节目依旧强调舆论的引导功能,舆论引导将聚合多渠道、多角度,以新闻、故事片、纪录片、动画片以及综艺节目等多种不同的节目形式进行显现或隐性的舆论引导,电视节目的社会价值作用将更加突出。

三、树立大国形象,增强民族自豪感

电视媒体营造的“公共领域”,具有连接国家与个人的桥梁作用。由于电视媒体具有舆论引导的功能,电视节目也承担着为受众营造认同感、追求自豪感、寻找归属感的重要角色,从以往的众多电视节目形态就可窥见。例如电视直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党的十九大报告”等严肃庄重的节目,能够第一时间吸引全国数以万计的观众,用声画激发受众的爱国心与凝聚力。再如以电视纪录片为主要形式的纪录片市场中,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在将中华美食文化推向全球各地的同时,也营造了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自2010年以来,《信仰》《长征》《巡视利剑》《将改革进行到底》等一系列纪录片在政治传播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方面发挥了较强的影响力。学者在对改革开放40年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谱系的研究中指出,当下的中国纪录片发展属于政治化产业时期,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在内容生产上与政治的连接愈加密切。现在热播的《航拍中国》系列更是采用新技术呈现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电视综艺节目同样也蕴含中华文化元素,如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利用脱口秀、歌舞、情景戏等不同形式,在嬉笑中传播中华礼仪文化。浙江卫视的《王牌对王牌》,在特定时期推出致敬经典的主题节目,在娱乐中回顾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体育电视直播同样能够推动国家形象的建立,除了通过电视媒体观看奥运会等国际比赛,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之下,曾经的“奔跑中国”马拉松系列赛更是集合了体育运动、跑者故事和城市风貌的大舞台,虽然风波不断、争议诸多,但不得不承认“奔跑中国”节目在一定程度上推广了国家城市形象。从浙江卫视的“中国蓝”、湖南卫视的“快乐中国”、江苏卫视的“幸福中国”,各大卫视打造“中国IP”,将各种节目形态与受众连接在一起,在树立品牌意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家国情怀。

四、科技对电视节目形态影响愈发重要

随着三网融合的深入发展,电视媒介传播也进行了数字化转型,電视搜索、回放与点播等功能使得电视逐渐智能化、互联网化,多屏互动也不再是新鲜词汇。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Web3.0时代以网络为核心平台、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台网融合”是新趋势。这就刺激了电视节目形态挖掘出更加优质的资源,发挥跨屏、跨界的优势,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将网民再次吸引回流到电视机前。同时,5G网络4K电视的传输也将为整体的传媒行业带来新的变化。4K作为一种超高清的分辨率标准,在电视逐渐具有互联网和影院的双重功效下,又将给电视用户更加舒适的观看体验。因而,未来的电视节目形态制作,将会更加充分地利用光、声、电的多重组合,在投入与制作上越来越呈现“大片化”趋势,使得沉浸式的视频体验更加突出。同时,VR等众多科学技术的运用,还将进一步对传播媒介产生影响。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电视作为一项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新技术与日俱增的媒介环境下,不必自怨自艾盲目唱衰,在立足自身本体特征、抓住受众需求的同时,做好迎接科技风暴的准备,未来的电视节目形态必将还有自己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李灿.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受众流变及融合研究[J].出版与印刷,2018 (01):57-61.

[2] 2018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EB/OL].http:///a/279228578_179557.

[3]何苏六,韩飞.时代性互文互动——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谱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 (12).

[4]雷蔚真.电视传播的数字化转型[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146.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电视节目 对策 形态 发展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