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文化外宣视角下甬剧《半把剪刀》字幕翻译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 2022-09-01 10:40:04 浏览:

zoޛ)j馟iZ感受(毛发生,2005)。对于地方剧种的翻译和传播更多的是对其文化的翻译及传播,也就是说,文化翻译的任务不是翻译文化,而是翻译承载或蕴含着文化信息的意义(刘宓庆,2007:76)。如何通过字幕翻译使地方传统小剧种在保留原有艺术特色的基础上结合西方的表达方式,使其具有一定的影响传播能力尤为重要。甬剧作为中华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之一,本身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由于甬剧属于浙江地方剧种,在关注度上无法与中国四大剧种相媲美,因而使之在对外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二、甬剧翻译研究现状

21世纪以来,作为浙江地方剧种,甬剧更多地受到上海、香港及海外喜爱该剧种的观众的欢迎和关注。其经典剧目《典妻》先后赴香港、台湾和欧洲演出,被德国亚琛市民称赞为“最棒的中国式歌剧”,其剧本同时被翻译成德文。2014年10月,甬剧《安娣》赴美国格林内尔古林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大学交流演出,为便于听众理解配以相应的英文字幕。然而,正如宁波市文化研究院,原市甬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沃兴康研究员在接受笔者的采访时所说:“《典妻》的对外剧本于2005年宁波市甬剧团赴欧洲访问交流时所做,现存于宁波市甬剧团,但非英文译本。由于甬剧属于地方剧种,因此,若非外事任务需求,剧团一般不会特地提出将剧本进行翻译。而翻译事项又是由甬剧团负责,没有个人或政府提出进行甬剧的翻译。与京剧等大剧种相比,甬剧对外交流较少,这是造成甬剧剧本翻译及翻译研究稀缺的主受原因。目前,宁波市正努力将本土文化向外延伸,甬剧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甬文化之一,正受到重视与大力推广。”

三、甬剧翻译的难点及其翻译策略

戏曲英译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演出英译,它可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用英语演唱戏曲,如美国夏威夷大学演出团在北京连续三场用英语演出梅派名剧《凤还巢》;二是用中文演唱戏曲,但会同步进行英语配音。英译的第二种形式是字幕英译,即给戏曲配上英文字幕;第三种是文学阅读英译,即将戏曲翻译出来以文本的形式供人们阅读。由于多数戏曲演员的英语素养并不高,英语演唱戏曲对于他们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直接用英语演唱戏曲的发展前景并不好。但如果培养专业英语学习者来为戏曲配音,通常配音的时间和成本都是字幕制作的十五倍以上。同时,由于指定少数几个培训过的配音演员来出演多部作品中的众多人物,实在难以保留唱词中的特殊韵味,以致戏曲失真。相比之下,戏曲的字幕英译和文学阅读英译相对简单,成本也不高。所以,戏曲英译的第一种形式,即演出英泽并非戏曲英译的未来发展方向,戏曲英译的未来发展在于文学阅读英译和字幕英译。(聂燕燕,2013)

对于地方传统剧的甬剧,其字幕翻译涉及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还涉及更深层次的文化翻译。《半把剪刀》基于著名剧作家天方的剧本。该剧本是19世纪60年代根据上海艺人口传笔录,并在语言方面反复修改而来的,“文革”时期基本成熟,并且沿用至今,因此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首先,作为地方传统剧必定会涉及到大量的方言;其次,由于剧本的历史性,其字幕含有一定的古汉语词汇;第三,由于是戏曲,甬剧的唱词节奏具有特殊性。因此,在甬剧《半把剪刀》字幕翻译过程中,必须重视语义文化的翻译。李建军(2009)曾经提出文化翻译的两种翻译倾向:一种是以语义为中心的异化倾向,强调语义的适应性;另一种是以文化为中心的归化倾向,强调文化的适应性。“从翻译的目的看,文化的输出应该倾向于异化,以促使本族文化的外宣,扩大本族文化的影响;从译文的刻度性和读者的可接受性看,为了更好地让读者能够理解出发语的文化内涵,应该采用归化翻译原则”(李建军,2009)。笔者认为《半把剪刀》的字幕翻译应该倾向于归化翻译,因为经过异化翻译所传递的文化信息往往与原文的文化内涵大相径庭,必将成为英语读者理解和欣赏的障碍。为使《半把剪刀》中的文化信息得到有效的传递,本文将从归化的翻译视角出发,探讨其中的翻译策略及其效果。

(一)宁波方言的翻译

《半把剪刀》作为甬剧的经典剧目,剧中人物设定时会考虑到人物的语言。因此,并非所有人物的唱词都带有宁波老话。语言是要符合人物性格、地位和角色,所以老爷等人的唱词以较为文雅的书面语为主,混有官腔。宁波方言多出现于金娥与其同阶层平民的对话中。在《半把剪刀》中,虽用词简洁、直白,但由于包涵老派的宁波方言(下文用“宁波方言”),其基本含义对当代年轻的宁波翻译者来说可能都难以理解,对其他地方的翻译者来说,困难更是不言而喻。此外,将宁波老话翻译成英文,难以找到合适的词语将原词描述的意境准确地重新描绘出来,这也是中外互译的传统难点之一。在翻译中,语言可以转换,甚至可以归化,但文化特色却不宜改变。(孙致礼,2002:43)

《半把剪刀》第一幕,《夜宴遭污》中,老太太对女仆金娥吩咐道“都舒齐了伐”。“舒齐”二字,普通话中并不存在,在宁波老话中为“整理好”的意思。此外,“伐”这个语气词也是宁波方言中所特有的语气助词,相当于“吗”,发音类似于英语中的开口音,富有一定的气势。在理解了宁波老话的基础上,这句话就可以用意译法翻译成为:“Tidied up?”不仅能够保留原词的简洁和直白,而且在语气上不至于过于委婉和拖沓,更符合老太太财大气粗,气势逼人的姿态。

该剧的第五场《棉胎换子》中,财主徐清道问:“王婆婆,相貌好吗”。答:“回老爷,活脱塑子哩”。在老话中“活脱塑子”在宁波老话中为“一模一样”之义,笔者认为可引申为“像你们夫妻一样漂亮”,一则与财主问的“相貌”相对应,二则表现接生婆对财主的谄媚奉承。因此可采用意译法译为“He is as beautiful as you”。

(二)涉及古文词汇,有些说法与现代汉语一致,然而表达的意思却完全不同。因此,在理解上很容易造成误解,更别提正确的翻译了。

称谓词“奶奶”在现代汉语中是对爸爸的妈妈,或是年纪很老的女人的尊称,在古代是奴婢对女主人的称谓。因此,在《半把剪刀》中,奴婢对女主人的称谓,可译为Mrs.……而非“Grandma”。

另外,在剧中还出现了地点“红房”一词。在古代,“红房”实际上就是孕妇的产房,但现代汉语中已找不到该词的解释。因此在翻译“红房”时,不能直译成“red room”,否则外国人无法理解,中国人也会感到困惑。若意译为“delivery room”,就能恰当地反映出这个地点及其作用了。

(三)受甬剧唱词节奏影响,甬剧唱词的翻译难以配合唱腔,选词更受限制。

“甬剧唱词的句式节奏比较严格,通常是按板腔要求,决定是三字句、四字句还是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需要时还可以在节拍内加字或减字。甬剧唱词与一般韵文有一致的地方,它也是以七字句、五字句作为最基本、最一般的常用句式。在语句的节拍格式上,也采用‘三字尾’为主的句式,‘三字尾’是一般韵文的典型格式。七字句的顿歇格式是四、三,五字句的顿歇节拍格式为二、三。《半把剪刀》是唱词属于七字句,以‘二、二、三’为顺序排列。”(宋芸芸 2012)就字幕翻译而言,英语读者能够理解其唱词为先,节奏理解在后,因此,考虑到读者的接受习惯,笔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更加关注的是文化语义的传递,唱词节奏次之。以《半把剪刀》第二场唱段为例:

剧本唱词笔者译文

陪嫁/珍宝/金珠凤,Gold phoenix hairpin, jewelry of my dowry

价值/连城/多贵重。So costly, valuable, and priceless

适才/理妆/卸下来,Just taken off as I made up

随手/放在/妆盒中。And put in the jewelry box

谁知/花园/来一转When I returned from the walk in the garden

再寻/珠凤/无影踪。The phoenix hairpin just disappeared

四、问卷及其分析

为了了解《半把剪刀》的字幕翻译通过意译法是否能够很好地做到文化传达,让译文读者完全感受到其中所表达的文化含义,笔者于2014年6月在宁波大学留学生公寓对50名外籍留学生进行走访,展开问卷调查。

1.问卷调查目的:通过回收到的问卷进行数据整理、对比、分析,以此论证笔者通过字幕翻译来进行文化外宣的可行性。

2.问卷的组成:按照笔者译文设计,共14个问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问题,共5题,通过被试者地域、母语类别、汉语掌握情况和汉语学习时间,将被试者分为两类。一类:会说英语,无汉语学习经历,共25名;二类:会说英语,有汉语学习经历,共25名,且平均学习时间为3.5年。第二部分为译文调查,共9题,该部分将笔者译文放在特定语境中,供被试进行选择,以取得被试者对译文具体理解情况。

3.问卷统计:对于问卷第二部分,笔者设计四个选项,前三个选项分别运用直译(A)、意译(B)、音译(C),第四个选项(D)为:我无法理解。其中B项为笔者译文。总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无效问卷0份。

4.问卷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题号1、3、4、5、7,大部分受访者倾向于选择B,即笔者译文(意译法),而A、C、D各项的选择人数较少。上述题目在B选项中,二类人数基本多于一类,但数额差异不大。由此可见,多数受访者能理解并接受笔者译文,意译的内容符合外国听众用语习惯,且归化能使甬剧更加融合西方的文化,以适应听众的文化需求。

通过观察表2发现,题号2,6,8,虽然受访者主要选择区域任以笔者译文B较为集中,但其他选项也有相当一部分比例。如题2,A选项有10人(20%),C选项有7人(14%);题6,A选项有9人(18%);题8,A选项有11人(22%),D选项有12人(24%),且以一类人群居多。针对上述题号的译文,受访者(尤其是无汉语学习经历)也可以部分接受。由此可见,虽然通过意译技巧将原文作归化处理更能获得受访者的认可,但我们同样可以运用直译、音译等方式进行字幕翻译。

统计结果显示,题号9,选项A与B选择人数相差无几。题号9是关于“珠凤”二字的翻译,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倾向于选择A(pearls and phoenix),共18人;23人选B(phoenix hairpin),一类和二类人数差异不大。这两种翻译都是用了异化,通过对“珠凤”的直译和意译,使受访者对该词组形成形象的认知。此外,由于“珠凤”是中国时代的产物,在国外并不常见,英文中也无贴切、形象的对应译文,因此,当受访者面对两个选项都为珠宝时,难免产生疑惑。笔者认为,在字幕运用中,语言应从简,使戏曲节奏更加紧凑,以适应观众视觉和情感需求,因此phoenix hairpin 更适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原汁原味。

五、结语

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式,笔者发现甬剧字幕翻译必须遵从读者的接受习惯,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使中国地方传统剧真正走出国门。民俗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倡导“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今天,民俗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王钟锐,2012)。毋庸置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甬剧的传播是宁波文化外宣的重要窗口(韩英焕,2012)。因此,做好甬剧唱词的翻译至关重要。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重视文化传递。由于甬剧中往往会涉及到当地的方言,同时也会涉及古代词汇,因此,翻译过程中,一定要准确贴切地反映台词中的方言或古代词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葛浩文提出翻译的“准确性”“可读性”原则。同样,甬剧作为小众文化,对外传播的重中之重则是译语的可接受性。翻译时更应关注文化对于译文接受度的影响。

第二,选择翻译策略。字幕翻译可以是直译、意译,也可以是音译或音译+释义等,不拘泥于单一形式。在甬剧的字幕翻译过程中,没有一种方法可以通用。不管采用的是何种方法,只要译文读者能够接受,并得到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这种翻译便可认为是成功的。

第三,把握节奏韵律。戏剧都有其独特的韵律,甬剧亦是如此。虽然甬剧字幕的翻译,对于节奏韵律的把握并不非常严格,但还是要尽量保持其韵文的特殊节奏,以保留原词的美感。

总之,甬剧译文应立足于当下,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不多作改动,以便使其在世界舞台上长久地发光发热。“地方戏剧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走出一条适应时代要求的新路子,必须加速完成转型,使地方戏剧植根于现代都市,植根于都市的知识阶层。只有这样,地方戏剧才有发展的基础,才会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才会真正成为民族的和世界的文化。”(王锦文,2003)

参考文献:

[1]陈小慰.对外宣传翻译中的文化自觉与受众意识[J].中国翻译,2013,(2).

[2]韩英焕.以《四郎探母》为例论京剧的英译原则[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2).

[3]李建军.文化翻译论[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5]毛发生.京剧术语翻译及其方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5).

[6]聂燕燕.我国五大戏曲英译及其研究回顾与展望[J].海外英语,2013,(11).

[7]宋芸芸.甬剧语言的韵律和节奏[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3).

[8]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1).

[9]宋伟.回眸三十年:宁波改革开放大家看大家谈[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9.

[10]王钟锐.民俗文化外宣策略研究——以河北民俗文化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12).

[11]庄丹华.地方性传统小剧种的发展研究——以甬剧为例[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徐坚俊 李凤萍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15212)

相关热词搜索: 剪刀 视角 字幕 翻译 实证研究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