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乡村旅游中村民参与研究

发布时间: 2022-09-02 12:05:02 浏览:

摘 要:乡村旅游是指既可以利用乡村地区的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提高当地生产能力,增加就业,保护乡村环境与文化,提高当地居民的参与度,又不会给当地带来太多负面影响。旅游地村民的参与模式、其利益的实现及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乡村旅游已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其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如:村民处于弱势地位,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没有话语权;村民受益较少;村民参与度不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必将影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应当特别注重村民这一乡村旅游的重要元素,注重村民的参与,考虑其参与的模式,提高村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积极性,以更好的发展乡村旅游。

关键词:乡村旅游;村民;参与模式;建议

近些年来,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逐渐在世界各地开展起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被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定义。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专家学者所关心的领域,所侧重研究的重点不同,因而对于乡村旅游的定义和发展模式也就各有侧重。世界旅游组织的出版物《2020年的旅游业远景:全球预测与市场解剖》中估计,到2020年,国际游客中有3%左右时出于乡村旅游动机而旅游的,不算国内游客约2100万乡村旅游者。乡村旅游的年增长率为6%,高于世界旅游增长率几个百分点。国家“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响应这一政策,个国家旅游局将“十一五”的第一年就定为“中国乡村游”主题旅游年,2006年又确定为“和谐城乡游”主题年,可见乡村旅游的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影响十分重大。

乡村旅游活动是以乡村景观(包括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景观,农村聚落景观,农事活动)及传统民俗为旅游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根据定义,从研究的角度出发,可以这样理解,乡村旅游的资源分为两个大类:一是当地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供游人观赏,考察;二是当地与人有关的景观,如农民的农事活动,当地人对待传统节庆的庆祝方式和才艺表演等,供游人学习,参与,娱乐。由此可见,乡村旅游目的地村民在乡村旅游中有着核心的作用。

我国的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其特征也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粗放经营,缺乏传统文化的支撑,经营制度不够完善,农民参与度不高,参与模式不够先进等等。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乡村旅游的健康全面地发展,充分展示我国传统民俗的魅力,提高乡村居民支持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必要对村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各方面进行全面的研究。

一.基于村民参与的乡村旅游

(一)基于村民参与的乡村旅游的特点

基于村民参与的旅游,就是由当地村民主导的,为村民谋求利益的,以促进旅游者对当地生态和文化的了解为方向的旅游发展模式。特别强调村民的广泛参与关注村民整体的福利,特别是农村中相对缺乏发展能力的弱势群体的利益,而不是以投资者的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

差异性是乡村成为旅游吸引物的关键,由于地域的差异性,乡村文化千差万别。文化源于生产和生活,地方文化就体现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作为生产,生活的落脚点,村民聚居区最能表现当地文化的原有风貌,其旅游文化吸引物相比于复制物和仿造物更有吸引力。当地居民从外表特征,言行举止到气质性格,代表了地方性的人文形象。基于村民而创造的人文形象是乡村旅游形象构成的重要环节,是乡村旅游吸引旅游者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基于村民参与的乡村旅游的基本原则:第一:外部援助机构,资本,政府与当地社区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第二:要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发展的要点;第三:尊重乡土知识,群众的技术与技能和执行者的主人翁地位;第四:重视发展的过程,而不仅仅只看重结果。基于村民参与的乡村旅游,强调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人是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村民参与的乡村旅游应当是以乡村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村民能力建设为目标,由村民广泛参与的,持续不断地发展决策与行动过程。

(二)基于村民参与的乡村旅游的领域

(1)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利益分配过程

村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经济活动,包括旅游产品的开发、销售、营销与服务。研究表明,村民从旅游中获得的发展机会和收益越大,他们就会越支持和欢迎乡村旅游。这些发展机会和收益包括:不断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保证本地居民优先被雇佣的权利;旅游商品尽量采用本地原料进行加工;向居民开放为旅游者兴建的服务设施和环保设施;增加乡村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股份份额,提高控股权,使乡村居民既是旅游开发经营的股东,又是旅游经营中的劳动者,成为乡村旅游真正的主人。在旅游设施建设中,因占用农田,水利设施和非旅游区道路等而损害居民利益的部分也应作价入股,待旅游景区投入运营见效益后,凭股份参加分红。

(2)参与乡村自然和文化环境保护

乡村的自然和文化环境是村民赖以生存的基础,而环境的保护离不开村民的支持和参与,两者相辅相成。乡村社区自然资源,生活环境中的许多景观具有不可再生性。旅游业的发展如同发展工业一样,会造成资源耗费量和污染排放量的增加,损害生态环境。还要通过舆论,媒体等多种途径,强化乡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然感,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的影响,对青少年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确保传统文化传承。

二.我国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农民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

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对推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帮助农民尽快脱贫致富方面更显示初积极地意义,乡村旅游使许多农民成为旅游从业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弄明可以通过打零工,办旅馆,摆小摊,开餐馆,加工纪念品等方式增收,还可以通过参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入股分红增收。

如黄山汤口镇翡翠谷通过发展乡村旅游,2006年户均收入达3万余元,全村老人免费供养在养老院;河南省伏牛山地区19个贫困县,250万贫困人口,很多人已通过发展旅游脱贫致富。

(二)促进农村的产业化发展

许多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以后,世代以种植业为生的农民,转而开旅馆,办餐馆,摆摊点,搞客运,成为旅游服务的从业者;农民自家种植(养殖)的粮食,蔬菜,山果,家禽等农副产品,就地转化为供旅游消费的商品,使传统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大提高;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科技农业等加快发展,推动了现代农业经济体系的建设。

北京市怀柔区的北宅村,周边历史文物古迹众多,有慕田峪长城、怀柔水库、红螺寺等景观,具备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的基础和条件。1997年以来,村里通过合作、出租等方式,先后建立起鹅和鸭农庄、龙祥湖旅游度假区、民俗大院一条街等观光点,而后又相继引进了“红太阳”、“农夫苑”、“民博苑”、“小矮人风情园”等十几个民俗旅游、采摘、观光的民俗大院。全村85%以上的村民都能够从事第二、三产业,形成了第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产业格局。

(三)对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的贡献

乡村旅游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向非农领域就地转移的一条有效途径,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景点,可直接和间接安置300个农民就业。目前,全国乡村旅游约有400万农民直接从业,包括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在内,就业农民则超过1500万人。苏州市郊的旺山村,农庄项目直接或间接解决了200名以上旺山人的就业问题;钱家坞农家乐景区的几十户村民家庭,因出租房屋经营农家乐,家庭年收入增加3至5万元;农庄景区内的各类餐饮、住宿和休闲服务行业本身就提供了超过700个的直接就业机会(厨师、服务员、清洁工、杂勤等),隐含在其后的还有各种间接就业机会(饭店每天用的蔬菜都是直接向当地村民购买,用量相当可观;许多饭店从业人员来自外地需要住宿,旺山村数十户村民家也因此出租了房屋)。另外,因旅游业的发展,旺山村增加了环境保洁员、护林员以及联防队员,这些都提供了旺山村民就业岗位。

(四)促进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先进理念,提高了农民对旅游资源价值的认识,自觉加强了对生态环境,历史遗跡,古老村落、民族建筑,民族歌舞,民俗节庆,传统工艺的保护,通过发掘,整理和提炼,使许多濒于衰落或失传的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例如,云贵川藏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云南纳西族的东巴经文,新疆的十二木卡姆,山西的晋商民居大院,其保护修复和发扬光大都与乡村旅游分不开。农民为了以优美环境招徕游客,更加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变砍树为护树,围栏养畜,兴办沼气,改善厕所等等,使部分农村的生态和生活环境向好的方向转变。

三.乡村旅游村民参与的发展建议

我国乡村旅游最典型的代表是成都的“农家乐”和贵州的“村寨游”,分别代表都市依托和景区依托两种类型的乡村旅游。成都“农家乐”与北京的“民俗游”这两类的主要特点是依托城市大市场,针对城市居民对自然风光和农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活观念的转变而推出的,其主要特色是:(1)依托花卉、盆景、苗木生产基地,这是“农家乐”的发源地。(2)以水蜜桃、枇杷为依托,发展花果观光旅游,旅游收入大大超过果品收入。(3)景区附近的低档次农家旅舍受到中低收入游客的欢迎。另外还包括养殖科普型、农事体验型等。

(一)从战略上进一步重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对“三农”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村面貌,而且优化了传统产业结构,培育了新型产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辟了新渠道。乡村旅游属于我国大众化的休闲产品,具有无限广阔的市场前景,在促进旅游产品结构由观光向休闲转型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乡村旅游的监督和管理,在宏观上,把握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发挥村民的作用

村民作用的发挥才是乡村旅游的核心步骤,让村民参与旅游的开发、经营和管理,在政策上为村民参与旅游提供优惠,比如入股的份额有一定的标准,村民可以低于这个标准,银行等信贷机构为村民提供小额贷款,帮助村民开办农家乐等其他旅游服务设施。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广泛听取多方意见,尤其是乡村的主人——村民,只有更大程度的重视村民,村民才会以更多的热情来参与乡村旅游。当然,由于农民的现有知识和管理水平不是完全能够参与旅游的建设,相关部门可以为村民展开培训,如景区景点知识,管理方面的知识,礼仪礼貌方面的知识,法律知识等。许多乡村游地区为农民免费开展补习班,讲授礼仪接待方面的知识;开展普通话和英语培训班等等。

(三)加大民俗文化活动在乡村旅游的比重

民俗活动是许多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的很大的一个因素,重视民俗活动不仅仅是让村民更好更多参与到乡村旅游中,同时,也是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一个很好的方法。位于贵州省江口县的云舍,是一个土家族民族文化村,这个自然村寨在民俗方面做的很好,当地保留着古老的民族风情习俗,民族传统节日很多,有土家织锦,土法造纸,还可以欣赏“祭祀土王”。“祭风神”“摆手舞”“哭嫁”等民俗活动,当地的目标是打造“中国土家第一村”,不仅仅受到了游客的欢迎,也扩大了知名度,进而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村民收入的提高。相关部门可以在规划乡村游时,将民俗表演纳入游客参观、参与的一个项目中,让游客得到旅游中的体验性,而当地村民可以作为民俗表演的演员,也是具有很大的原生态性。面对目前很多地方民俗文化的流失和没有继承者的现状,也可以在乡村中,把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作为一项事业,这样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赛江涛,乌恩. 试论乡村旅游的特点及本质属性[J].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报,2006,(3):102-103.

[2]高舜礼.中国乡村旅游现状与发展新思路[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221-232..

[3]王昆欣,郎富平,陈友军.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233-244.

[4]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评述[J].旅游学刊,2003,(18):25-27.

[5]张广瑞.关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11):4-5.

[6]张广瑞,刘德谦.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J].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2008,(2):221-258.

[7]邹统钎.乡村旅游[J].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1-23 30-37 54-61.

[8]夏林根.乡村旅游概论[J].东方出版中心,2007,(1):1-25.

相关热词搜索: 村民 乡村 参与 研究 旅游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