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绿色建筑设计未来的建筑设计发展方向

发布时间: 2022-09-04 19:30:03 浏览:

【摘要】如今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非常大的进步,在如今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加的状况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绿色建筑的设计工作,已经渐渐变成了未来建筑设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点趋势。为了使建筑行业的发展更加健康稳定,并且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应当采用一些手段进行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从而在和谐社会的创造过程中提供有利的保障。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未来建筑;反正方向

引言

绿色建筑设计关系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生态理念的贯彻落实、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等。绿色建筑的提出、落实和不断发展意义重大,引起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为此,文章结合当前实际,对绿色建筑从涵义到具体运行、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相关意见和参考。

一、绿色建筑的实践

本文将以某办公中心为例,具体阐述一下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工程应用中的体现。某办公中心改扩建工程,包括四幢办公楼、两幢餐饮会议楼、生态中庭、连接廊道等。

二、改造设计

2.1围护结构改造

(1)外墙

为了不破坏原有外饰面,外墙采用了较高标准的节能设计外墙内保温改造。热桥部位进行了细化处理,外墙和分户墙、楼板、柱连接处保温层向内延伸16~20cm,如下图。

图1热桥部位加强保温处理图

(2)外窗及玻璃幕墙

新建中庭部分采用双层呼吸式幕墙,内层幕墙采用断热铝合金低辐射中空玻璃6+12A+6,外层幕墙采用8mm厚单片玻璃,内外层玻璃之间为600mm宽通道,起到通风换气作用,中间设电动百叶卷帘。夏季外层通风百叶打开外循环利用对流散热,冬季通风百叶关闭形成封闭温室保温,过渡季节里外层百叶全部打开加强建筑的自然通风。

通过CFD对双层通风幕墙的风速和温度模拟,Low-E玻璃的外表面的平均温度为33.05℃,外层玻璃内表面的平均温度为44.1℃。外循环呼吸幕墙可以使Low-E玻璃的表面温度比外层玻璃内表面温度低了10℃左右。同时,通过呼吸幕墙的外循环作用,内层low-e玻璃的外表面比室外空气温度也低了1℃左右。

图2通风幕墙的风速和温度模拟图

2.2可再生能源利用改造

(1)地源热泵系统

根据建筑冷量要求和地源热泵需要占用土地,A、B楼及生态中庭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其余建筑采用VRV空调系统。根据计算,A,B楼及生态中庭的负荷为:A楼:夏季冷负荷307.2kW,冬季热负荷248.7kW;B楼:夏季冷负荷324.1kW,冬季热负荷266.5kW;中庭:夏季冷负荷76.4kW,冬季热负荷61.2kW。地源热泵分为两个系统,A,B楼为一个系统,中庭独立设计一个系统,埋管方式采用立埋单U的埋管方式,根据测试结果,地下土壤平均温度为18.44℃,土壤平均换热系数为2.09W/m.K,每米管长换热能力为40.3W/m,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计算埋管时按35W/m的换热能力进行计算。

表1埋管数计算

楼型总冷量(KW)总排热量(KW)埋管总长(m)埋管深度(m)埋管数(个)

A,B 楼系统700857.52450080153

中庭系统100122.535006527

A、B 楼系统及中庭系统埋管分别为153 个和27 个,考虑到系统的平衡性,A,B楼系统设计154 个孔,埋深80m,孔径130-150mm,孔间距为4m;中庭设计27 个孔,埋深65m,孔径130-150mm,孔间距为4m。

A,B 楼系统设计2 个室外埋管区域,每个埋管区域设置一个室外集分水井,配置一套集、分水器,其中一个区域分10 个环路,每个环路7 个孔,另外一个区域分12 个环路,每个环路7 个孔。中庭系统设计3 个环路,每个环路9 个孔,环路集管直接连接到室内机房集分水器上。考虑到系统的水力平衡等因素,项目的地下埋管环路设计采用同程式。

(2)太阳能光热利用系统

共采用六套太阳能集中供水系统,总集热面积约为90.72 ㎡。太阳能集热器以常规支架方式安装在屋顶上。根据各楼所需热水量计算得到集热器面积,其中A 楼为10.08㎡,B、C、E、F 楼为20.16 ㎡;D 楼为60.48㎡。

冬至日正午的太阳高度角为35.43°;秋分日正午的太阳高度角为37.87°。为使集热系统集热性能最好,集热系统的采光面设置尽量与太阳入射方向垂直,根据计算集热器角度为33°。太阳能每天可产生4500L的热水供应餐饮厨房以及各楼卫生间内洗手盆的用水,温度40~45℃。为避免冷热水使用时温度不均衡,该热水系统为闭式承压系统。

三、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环境保护技术

关于环境保护要做出对地基建设区域洒水覆盖土方,保护地基地方的清洁等措施。在开始施工的过程中,用眼看地基粉层的厚度,其高度必须要小于1.5 米。在结构施工中,在进行安装装饰的的工序中,粉层的高度必须要小于0.5 米这两种标准规范可以提升环境的保护。

3.2节约建筑材料和资源利用技术

节约建筑材料和资源利用技术是绿色施工技术的核心重点因为可以减少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对建筑施工提高了效率。如在墙体施工中,为起到良好的资源利用效果,可以选用空心砖作为主要的承重墙材料。一般来说,可以应用整砖平砌的方法进行空心砖承重墙施工,并将相应的孔洞进行垂直设置,同时,在进行长圆孔设置时应该沿着墙体的长方向进行设置,要注意的是不应该将空心砖进行破凿,当空心砖不能够满足整砌需求时可以采用实心砖材料进行外砌。此外,在建筑墙体中的管道位置以及洞口预埋件位置处应该采用实心砖材料进行砌筑,并在实际的砌筑过程中,将其留出或者是预埋,且不可以任意使用水泥砂浆进行孔洞填补以及随意实施凿孔行为,合理规避外墙出现冷热桥以及密实度不够、通缝等等现象。

四、结束语

我国建筑设计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尝试着绿色建筑设计。同时,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还能有效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引领建筑设计师积极开拓思路,强化绿色标准的履行。从这个角度来看,应当积极推广国际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实现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李俊.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J].民营科技.2013(08)

[2]张婷.试析绿色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9)

相关热词搜索: 建筑设计 发展方向 未来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