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从宗族建筑楹联看吉安地区宗族观念

发布时间: 2022-09-06 15:50:03 浏览:

[摘要]宗族楹联是宋元以后宗族社会特有的一种传达价值观念的艺术形式,是宗族文化的典型产物。江西吉安地区宗族楹联文化蕴涵丰富。有的反映祠堂的祭祀功能;有的追祖溯源,崇仰故土祖根;有的表彰先贤,表达对先人的顶礼膜拜;有的宣扬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有的则训勉后人,激励家族不断进取。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记录着各家族的繁衍生息、荣衰变迁,为我们探知宗族文化、了解古代庐陵文化发展的历史以及研究吉安历史文化名人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同时,它们又以宗经明道、敦品立德为要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祠堂;楹联;宗族观念;吉安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354(2015)04-0103-10

楹联,也叫“楹帖”、“对联”、“对子”,是悬挂或粘贴在门宇壁间柱上的联语。“楹联”是文雅的叫法,楹是正屋前方的柱子,人们在名胜古迹往往看到一些楹上镌刻或题写有楹联。现代汉语辞典有关“楹联”解释为“挂或贴在楹上的对联,泛指对联。”通常民间又根据它两两相对的特点称其为对子。楹联以固定的形式被放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地方,意味着它不仅仅传达着最初的驱邪避恶、祈福纳瑞的意愿,而是成为了一个宣传道德理念。塑造人们精神生活的阵地。楹联更多地被赋予了社会文化功能,承担着道德教化的作用,也成为了一种传统思想观念、传统文化的独特传承方式。

一、宗族建筑楹联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楹联存在和依附的直接形式广泛,有建筑物、木石碑刻、书面文字、民间手工制品等等。从楹联的历史发展来看,在这其中,以建筑物为其主要体现形式。祠堂家庙、亭台楼阁、寺庙道观、书院牌坊,甚至许多民居建筑,只要稍有些历史风韵的建筑物,几乎都能看到楹联的身影。从建筑物的传统功用来放眼这些建筑形式,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大部分都属于传统宗族建筑。

中国传统社会历来以宗族色彩浓厚著称,自周代确立以“嫡子之制、分封制度和宗庙祭祀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宗族制度,经过历朝历代的演变,宗法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结构的一个主要特征。在“家国同构”特征下的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不断得到发扬,并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文化多方面的形成与发展趋向,也在人们心中植下了“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宗族观念以楹联的形式与建筑的结合也正恰好印证了这一点,形成了中国古典建筑独有的文化景象。宣扬宗族观念的楹联与宗族建筑的结合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内在的历史必然性。

首先,从楹联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存在形式与影响力来看,楹联自从问世起,便与建筑物结下了不解之缘,楹联与宗族建筑的结合也成为历史的必然。楹联发源于中国传统的民间,成为中国传统人民生活中广为存在、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传播形式。这种为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文化事项,更为贴近广大普通群众,以其作为媒介传播文化和思想观念更易被人接受。

其次,从宗族建筑的社会历史功用来看,宣扬宗族观念,“尊宗敬祖、收宗睦族”,维系宗族团结,塑造同族群众的文化心理场,需要借助楹联作为其思想传播媒介。以祠堂、书院、民居建筑、牌坊、碑刻等为主要形式的宗族建筑是一宗族群众生活的主要场所,蕴含着浓厚宗族观念的楹联以固定或活动的存在形式,在每一位宗族群体中起着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作用,宗族建筑也以此实现其社会历史作用。

最后,从自身功能和特点看,楹联在宣传宗族观念方面发挥着其他媒介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楹联具有形式上篇幅短小,内容上包容性强,艺术手法生动活泼,群体接受上雅俗共赏等特点。宗族建筑中的楹联往往多为族群中受过一定教育的族人所创作,这既迎合了族人极力展现其个人文化修养的追求,也为宗族观念传承、教育族众及后代起到了独特作用。

作为一种距今已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化符号,楹联的存在意义显然不仅仅局限于其作为宗族建筑装饰的一部分,抑或是作为节日庆典时调节气氛的需要。楹联经过创作者们的启发感悟,凭借着自身文化修养,采用一定的艺术手段,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儒学修养、人生理想、处世哲理以及对宗族文化的宣扬凝练成短小精湛的文字,这其中所蕴含的是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

清代梁章钜所著《楹联丛话·白序》中说:“我朝圣学相擅,念典日新,凡殿廷庙宇之间,各有御联悬挂。恭值翠华临在,辄荷袁题;宠锡臣工,屡承吉语。天章稠叠,不音云烂星陈。海内翁然向风,亦莫不缉颂制诗,和声鸣盛。楹联之制,殆无有美富于此时者。”这番话说各处殿堂、庙宇,楹联可以说无处不在,随着楹联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全方位深入,伴随而来的是楹联宣扬的道德情操、伦理价值观念对人们的深刻影响。因此,楹联的价值功能更多的体现在其文化内涵对于现实世界的影响与文化传承。

与依存于其他形式的楹联不同,宗族建筑中的楹联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表达主题方面以宗法伦理、宗族文化为主,创作目的方面以教化族众、宣扬宗族观念为主,群体接受心理方面表现为态度恭谨、训诫规范性接受多于审美批判性接受。

二、吉安宗族建筑楹联中的宗族观念

为了搜集足够多的楹联,使得楹联所反映的吉安地区宗族观念尽量详实,本人除了借助图书、网络等方式,也实地探访了江西吉安地区多个村落。这些村落中,既包含历史悠久的明清古村落,也有许多建于民国以来和八九十年代的村落,以此来窥见吉安地区宗族观念历史变迁的一角。在吉安地区村落的实地考察过程中,笔者将工作重点分为两部分,一是走访村落的宗族建筑,包括祠堂、書院、牌坊、民居、碑刻等,搜集大量的楹联资料;二是通过走访当地居民,以此了解有关这些楹联的故事、传说或来历等。在所搜集的材料中,楹联共辑有60余副。经过整理和分析,本文选取其中的40多幅,按照楹联中所蕴含的宗族观念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进行分析。

(一)介绍家族历史渊源与派支分流

“敦族睦亲,追本溯源”是中国古代宗法观念中对于家族先祖的缅怀和自我身份认同思想的深刻体现。不知祖无以传世,无以尽忠孝。受此观念影响,中国古代宗族尤为注重对自己身世来龙去脉的确认和对先祖的尊崇。体现在楹联当中,就是对宗族源头及后代派支分流的追溯。安福县塘边村刘氏总祠统宗堂有这样一幅楹联:

相关热词搜索: 宗族 吉安 楹联 观念 地区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