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大学物理教学与考核模式的思考

发布时间: 2022-03-31 08:38:57 浏览:

[摘 要] 大学物理教学肩负着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创新能力的重任。现行的大学物理教学和考核模式不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出“导论课、理论课、实践课和讲座课”的多元课堂教学模式以及“考试与综述性小论文”的考核模式,以期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 大学物理教学;素质教育;教学模式;考核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4-0044-02

0 引言

大学物理是大学低年级学生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可以为学生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同时让学生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为适应新世纪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很多大学物理教师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完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值得学习和借鉴。作者也结合自己在本校大学物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对大学物理在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1 现行大学物理教学与考核模式的弊端

现行大学物理教学体系是以基础物理知识学习为目标,教师基本采用“复习讲过内容、引入新内容、讲解例题、布置作业”的课堂教学模式,按物理概念、规律等知识内容自身的结构逻辑关系确定授课顺序组织教学。对学生主要采用出勤考察、平时作业、期末考试三种形式的考核模式。在这种围绕理论知识教学与考核模式下,导致学生注重知识,忽视研究;注重结果,忽视过程;注重理论,忽视实践。教师只注重书本内容的讲授,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仅局限于教科书以及教师讲授的内容上,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重视不足。时间长了,学生难免感觉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产生厌学情绪,甚至经常逃课,考试只求及格。把本来一门离大家日常生活、工作很近的科学变成了看起来好像无用的知识废品,这已经偏离了开设大学物理这门课程的目的。大学物理教学出现如此不尽如人意的局面,引人思考。

2 转变教育观念是进行大学物理教学体系 改革的基础

大学物理教学首先要根本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以传授物理知识为核心的教育思想观念。大学物理教师应以物理知识为载体,引领学生经历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领悟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探索物理问题、启迪物理思维为手段,培养大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师,不仅希望学生能顺利通过物理考试,而且希望他们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学生修完这门课后经过一定的时间,可能会遗忘具体的物理知识,但在大学物理课堂上所得到的物理方法的训练、科学思维的熏陶将终生受益。

大学物理教学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大学物理的整个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但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的责任是唤起学生对物理学的爱好,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物理问题,帮助学生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这种教育观念,并不是要推卸教师的责任,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愿意跟你走进物理学的“门”。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愿意接受的、有趣的、生动的、活泼的课堂学习环境。

3 教学模式的转变是提高大学物理教学 质量的关键

现行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以传授知识为核心,已远不能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要求。需构建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根本目标的新的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打破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导论课、理论课、实践课和讲座课”的多元课堂教学模式。

导论课不仅只是一个完整知识模块总的引言,而且是整个知识模块课堂讲授的主要模式。导论课不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也没有物理公式的推导,但要注重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在导论课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两条主线,尽量遵循历史发展的顺序,串讲这部分内容中的重要物理概念、规律和定律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及意义。可以按再现物理情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在教学中,注意以物理知识为载体,向学生渗透形象化思维、类比思维、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导论课上,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平等的课堂环境,改变以前教师费力讲、学生被动消极学的局面。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大胆地对教师提出质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导论课的学习,教师要让学生觉得在课堂上有所收获,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有上课的欲望。

理论课是在学生已经了解物理概念、规律和定律发展过程基础上的总结和提高课。教师在理论课上可以遵循物理概念、定律和规律之间的相互联系所确定的主从顺序,基本按现行教科书中所构建的知识体系组织教学。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定律和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从整体上认识和掌握物理学,认识物理规律的普适性和适用范围,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和时空观。理论课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学时内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物理知识、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扩大课堂的信息量。对理论课上讲的内容,学生下课后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主动学习。理论课是一种提纲挈领式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责任不是“嚼烂喂给”,而应告诉学生多少东西需要“嚼”以及“如何嚼”,学生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而应努力去“争取知识”。学生通过理论课上教师的指引,再通过自己动脑、动手争取到的知识才会是牢固的、有用的。

实践课是以可呈现在学生面前的物理实验或者计算机物理实验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理论物理、实验物理与计算物理并列为当今物理学研究的三大手段。由于非物理专业大学生一般不设计算物理课,而且很多高校中大学物理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分别设课,造成教学与实验可能脱节。如果暂时不能做到教学课程与实验课程教学相互呼应,也不能消极地把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变为纯粹的理论课,采用实践课教学模式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实践课将课程涉及到的物理知识通过实验演示,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增加感性知识,达到提高学习兴趣,加深理解物理概念,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另外通过实践课,可以适当向学生介绍计算物理基础知识,鼓励学生学习计算和模拟的常用技能,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这一现代化工具分析、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讲座课是在大学物理教学大纲所规定教学内容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是向学生讲授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有关前沿科学进展、技术应用的教学活动[1]。大学物理是一门非常基础的课程,由于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学生在学完大学物理后普遍感觉所学与当代的科学技术相隔遥远,而且又没有后续的物理课程,教师和学生都“意犹未尽”。讲座课正是把大学物理内容与当前的物理科学技术前沿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通过讲座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很多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并不神秘,它们就建立在自己所学的大学物理基础之上。赵凯华教授说过,教师应在适当的地方开一些“窗口”,引导学生向窗外的世界望一望,哪怕仅仅是“一瞥”,都会对开阔他们的眼界、加深对本门课程的理解有好处[2]。

在现有大学物理教学课时不变的情况下,考虑到大学物理课时不断被压缩的实际情况,建议按下面的原则来安排课时:(1)保证导论课的教学;(2)压缩理论课的教学;(3)在每个知识模块中,都可以加进一次两个学时的实践课和讲座课。在近代物理部分,甚至可以安排四至六个小时的讲座课。

4 考核模式的转变是推进大学物理素质 教育的保证

现行的大学物理考核模式以物理知识的传承为目标,主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量进行考核,不适

(下转第49页)

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探索对学生素质考核的新模式。建议采用以基本内容的掌握、物理思想的理解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为主的综合考核模式,具体可采用“卷面考试和撰写综述性的小论文”两种方式并行的方法[3]。两者加权平均记为学生的总评成绩。

卷面考试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独立完成规定的试题,可以采用闭卷或半开卷的方式。试卷的命题除了要考查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物理知识以外,应当有一定比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科学素质。试卷中可适当减少“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等标准化题目,增加“论述题或探索题”等综合性或开放性的主观试题。试卷中的综合性题目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开放性题目则要求学生能将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到新的具体环境中去,自己提炼出科学问题并加以解决,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综述性的小论文是要求学生就某一方面的问题,搜集、查阅相关材料,综合分析而写成的小论文,论文数量以每学期2~3篇为益。论文内容选择要多样,可以是有关物理学史、物理学家、新技术、科学前沿或热点问题,也可以就某一物理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进行综述。学生可以自愿结组,每组一个题目,题目由教师拟定,也鼓励学生自拟题目。其实写小论文并不难,只要能就物理学史或物理问题写出自己的所想、所思、所做就行,并不要求有很强的创新,评价小论文的依据也是看学生是否真的思考了、真的做了。只要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和行动就很好,要杜绝抄袭,尤其是网上拷贝。如果学生有公开发表的与大学物理内容相关的论文,可以直接评价该项考核为优秀。通过搜集文献资料的过程,可使学生熟悉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综合能力。

5 结束语

总之,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采用导论课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意识;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物理体系的理解和认识;开展前沿科学进展、技术应用专题讲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考核中增加了题材广泛的综述性小论文的要求,可强化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名大学物理教师,应不断探索和深化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以适应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本袁,张玉萍,殷实,叶善专.关于大学物理课程教改中专题设置的探索与实践[J].物理与工程,2004,(1):41-43.

[2]赵凯华.普通物理课程的现代化问题[J].大学物理,1992,(9):6-8.

[3]张淳民.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探索[J].大学物理,2003,(3):43-47.

相关热词搜索: 考核 物理教学 思考 模式 大学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