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为每位中国人放养一条鱼

发布时间: 2022-09-07 17:25:02 浏览:

一尾优质鱼类的鱼苗、鱼种,小的有寸把长,大的有二、三寸,价格从几毛钱到几块钱不等。13亿尾鱼苗总共价值多少?这个账我不算你也知道。我是一个“和文化”的推崇者。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只是在起一个示范作用,剩下的工作大家一起做。

鱼类资源骤减,种质退化

4月1日,公司本年度向洞庭湖投放500万尾鱼苗的公益活动正式启动,这是我们连续第五年无偿组织鱼类人工放流活动。至今,我们已向洞庭湖水域投放了2000多万尾原种亲本F1代鱼苗、鱼种。

近年来,洞庭湖鱼类资源衰减得厉害,而且种质退化。一个原因是围湖造田,将八百里洞庭“瘦身”;当然泥沙淤积也对湖面缩小、鱼类减少有关系。二是环境污染,污染物不仅与洞庭湖的生物抢夺水面,还使大量生物特别是鱼种种质退化。三是拦水筑坝发电,截断了鱼类的洄游产卵和索饵路线。四是掠夺式的捕捞,导致鱼类资源几近枯竭。

1964年,水产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对湖南鱼类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洞庭湖区域尚有160余种鱼类,至今能见到的仅有90余种,其余多数品种已濒临灭绝,鲥鱼、胭脂鱼、刀鲚等珍贵鱼类基本消失。人们只对陆生动物的保护关注得多,而对水中鱼类关注很少。对鱼类资源的保护,近些年基本上是畜牧水产部门在“自弹自唱”,民间响应者寥若晨星。

五年前,我到牛鼻滩(常德市一地名)去搞调研。当地的渔民告诉我,这里原来的小银鱼、黄板刁是成群结队地在水中嬉戏,现在连捕捉三、五条都极为困难了。以前,渔民网一撒,一天可以弄到百来斤鱼,现在据说电打、毒药闹、“迷魂阵”等方法搞尽,每天也只能抓到几斤、十来斤了。他们告诉我,再过几年,整个洞庭湖将无鱼可捕——听了心痛。

回来之后,我们班子一合计,于是就有了洞庭湖人工大型放流活动。我们的想法是,十年之内共向洞庭湖投放13亿尾鱼苗、鱼种,为每一位中国人放流一条鱼。

倡导组建“淡水鱼类资源保护基金会”

我秉承的是低调做事。公司上市7个年头了,我们的人工放流也坚持了五年,但从未上过媒体。对于放流活动,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作为一个常德人,洞庭湖边土生土长,对这块土地充满了感情。我觉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现在我深切地感觉到,水生动物及水环境的保护已迫在眉睫。但是,一柱难以擎天,这项工作需要大家一起做。所以,我想借人工放流这样一个活动,来号召全社会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加入到鱼类资源保护的行列中来。

当然,放流活动也有益于公司。洞庭水殖做的是与鱼、珍珠相关的“文章”,洞庭湖无疑给了公司一个庞大的种质基因库。圈养在公司种苗繁殖中心的种鱼,一般超过3代种质就退化了。在自然界里江河湖泊中成长起来的种鱼,适应环境能力强,近亲繁育机会少。保证基因库的鱼类品种多样性和品质优良是企业的责任,也是企业的义务。

现在,公司种苗繁殖中心每年的孵化能力是26亿尾。另外,一个10亿尾的项目也正在谈。我们有41.3万亩淡水养殖水面,规模全国第一,在全球也排在前几位。种苗要保证这个规模,还要保证湖南甚至周边省市的需求。为地方百姓造福,保护洞庭湖生态环境资源,任重道远。我只是想起一个带头作用。

从今年起,我们还将拿出100万元,倡导组建“洞庭湖淡水鱼类资源保护基金会”,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加盟,比如一些环保欠帐大户,一些大型水电站,一些有识之士。用以保护各种濒临灭绝的鱼类,以科学的方法繁育后放归自然。目前,这个工作进展顺利,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比我想像中的好。

同时,我呼吁将每年的4月1日定为“放流日”,让自然界的生物重返它们自己的家园。我们欠水资源与水环境的东西太多。“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从与水相争到为水让路,我们要以和谐的眼光来善待洞庭湖,反哺大自然。

罗祖亮,1957年10月出生,研究生毕业,高级经济师,湖南省人大代表,洞庭水殖董事长。洞庭水殖2000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被誉为“中国淡水养殖第一股”,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他本人也被外界称为“中国淡水水面资本化之父”。作为民营企业的洞庭水殖2006年总资产为11.55亿元,净资产超过6.25亿元。

相关热词搜索: 放养 每位 一条鱼 中国人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