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街道创建特色社区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及建议

发布时间: 2022-05-31 09:30:02 浏览:

XXXX街道创建特色社区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街道在特色社区创建上加大投入力度,夯实特色社区创建基础,按照“打造特色示范社区,实现一社区一特色”的总体要求,从充分发挥社区功能的角度出发,整合社区资源,在上级部门和共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社区办公用房、活动场所和设施设备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观。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图书室、阳光家园、老年人康复训练室、文化场所和便民服务站等。开设了社区党务、社区管理、社区公益性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零距离”综合服务,为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  

二、存在问题  

(一)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社区的建设和管理,还停留于行政化的管理结构,没有形成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区治理体制机制。一是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居委会民主自治的关系尚未理顺,社区一套班子兼任多项职责,居委会负担过重的问题不能得到根本扭转,影响了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的发挥。二是社区民主自治的机制尚不健全,有些制度流于形式、运行不畅,尚未达到预期效果。三是社区居委会与小区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之间关系尚未理顺,还缺乏有效的衔接协调机制。四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民主自治的热情不高,尤其是社区居民中的在职人员参与率更低。  

   (二)职能发挥有所欠缺。繁忙的行政和社会事务使社区陷于被动应付的境地,许多部门提出了“横到边,竖到底”、“把工作触角延伸到社区”的目标和任务,以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基础工作,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指导、服务不到位,形成了会议多、检查多、报表多的局面。有些行政部门热衷于创建、搞评比,轻内容、重形式,各项工作都要求“建班子、挂牌子、设展板、建台帐、要数据”。社区居委会每天应付着上级部门的检查和收集报表、传送各种数据,从而淡化了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削弱了社区对居民群众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弱化了社区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职能。  

    (三)社区服务工作有待加强。近年来,社区承担着大量的社会事务,而服务于社区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尽管近年来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考的方式录入了一批大专以上学历的社区工作者,但仍有为数不少的“老人”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管理和服务知识欠缺,服务措施还不能适应社区发展的需要,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工作效率不高,使服务特色不能进一步彰显。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协作,强化共驻共建。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自治组织为基础、以社区工作站为依托、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驻区单位密切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治理结构。一是出台完善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结合党建联席会、综治联席会、计生联席会等形式,全力推进社区工作改进的步伐。二是建立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社区居委会、工作站、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负责人参加的协调处置会议制度,必要时邀请物业公司主管部门参加,协调处理物业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同时将业主委员会工作纳入社区居委会工作范畴,强化社区居委会对业主委员会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三是积极动员和鼓励辖区单位参与、支持社区建设,实现资源共享。社区要通过及时向结对共建单位汇报情况、征求意见、提供服务来争取支持,使结对共建单位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提建议、出点子,监督评议社区工作,真正形成结对共建单位主动关心、参与和支持社区建设工作。  

     (二)因地制宜,创建和谐社区。一是根据各个社区的办公条件、人员配置、基础设施、人文环境、文化底蕴等方面情况,由社区结合实际拟定合适的特色亮点工作,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按照“树立品牌与众不同,打造特色事半功倍”的原则,就社区某一个或多个特色亮点工作进行全力打造。二是培育社区居民自治意识,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引导社区居民广泛、主动地参与社区公益性、福利性、群众性活动,让部分有积极性的社区成员承担一些公益性任务,增强居民处理事务的能力和责任感,并在活动结束后,与居民共同分享活动中的收获,讨论和交换意见,用成功的经验鼓励居民持续参与。三是推行楼院联络员制度,加强邻里间的沟通。四是以开展各类创建活动为契机,不断深化社区创建内容,扎实开展好文明社区、绿色社区、和谐社区等创建活动。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对社区工作者要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特别注意要面向社会,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从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分流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军转干部等人员中选聘、考聘优秀人才,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来。二是以激励措施引导、鼓励社区工作者通过组织培训、自我学习、在职学历教育等方式取得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执业资格,加快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进程,培养和建设一支精干、热心的职业化社区干部队伍。三是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培训制度,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定期组织社区工作者进行业务轮训,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工作水平,适时“以点带面”、逐步吸收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居民群众参与到政策和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中来,使行政服务和居民自治实现互相融合、互相促进。  

(四)加强阵地建设,创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主题和生命力所在,不断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是社区居民安居乐业的前提条件。首先要找准问题。经常走访居民,掌握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在倾听民声中明确服务要求。其次要落实措施。在建设“窗口”中提升服务效能,对待居民反映的问题和需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利用结对帮扶的办法,搞好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最后要转变职能。在促进发展中放大服务效应,努力扩展居民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服务、满足居民沟通需求的人际交往服务等新领域。积极培植服务主体,重点发展各类中介服务机构,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同时整合并利用社区服务资源,为发展社区服务业、增加就业岗位,营造更好的软硬件环境。  

(五)加强法治教育,构建安全稳定的法治环境。近几年社区社会治安环境总体是好的,但大小刑事案件也时有发生,仍有一些不法之徒,到居民家中行窃、诈骗,威胁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党的惠民政策让他们给“诋毁”了。许多居民反映说:“我们现在一怕偷盗,二怕诈骗”。因此,整顿社区治安秩序,优化社区治安环境,确保社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保障。公安部门应当成立一支社区治安领导小组采取一定行之有效的预防手段,定期在社区进行治安巡逻,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定期分析社区治安状况,查找不安全因素,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定期对社区治安人员的履职尽职情况进行考评和检查,确保社区居民在文明、祥和的法治环境中生活。  

(六)加强文化宣传,创造文明祥和的文化环境。 社区文化建设需要社区群众广泛参与,要调动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和投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必须努力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提高文化服务水平,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社区文化,以满足社区内不同层次的群众,培养共同的社区意识。在开展文化活动过程中,要树立创新意识,实施激励手段包括情感激励,进一步挖掘有益的活动形式。老年人是社区文化活动的主体,老有所长,犹有余热。社区文化中对于老年人开展的文化活动不应该再局限于吹拉弹唱这个范畴,可以利用网络、数字化传媒、无线通讯等现代科技手段,进一步挖掘有益的形式。信息时代,掌握网络、数字化传媒技术已经不仅仅是年轻人的专长,社区开展老年大学,与数字化传媒相结合,教会老年人使用电脑甚至运用网络开发第二职业。组建老年人的信息科普队等,与时代紧密结合,宣传数字化资讯,开辟了新的形式。这样的方式既丰富老年人的世界,又与时代紧密结合起来了。对于上学的青少年,可以与社区内的学校活动相结合起来,学校组织与社区为主题活动。社区坚持每年举办青少年参与的实践活动丰富青少年的生活,并为青少年搭建了展示其智慧,风采的桥梁。对于上班一族,可以采取以家庭活动带动的方法参与。从小“家”到大“家”,大“家”的活动渗透到小“家”中来,这样的以家庭为单位从情感激励对社区的热爱,和有效激励和社区服务奖惩结合起来,活动方式力求不繁复。比如:社区征文活动,可以在茶余饭后完成,不占用太多时间和精力。提倡“我爱我家”,“我爱我社区”的摄影征稿活动,能体现有文化内涵的上班族的水平又能保证广泛的参与面;或和家里的老人、孩子一起参与的活动。对于参与的居民无论老人,上学的青少年,中青年上班族,均实施奖励,与社区服务结合。比如减免一点物业费用或者卫生费用做为对老人和中青年上班族的激励,加品德分作为对上学的青少年的奖励。实施有效的激励方式,让中青年上班一族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加。综上所述,应用有效的激励来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和归属感,所有居民把社区当作精神家园形成社区的文化社会心理和意识,并逐渐形成和谐的社区文化,打造建设社区,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关热词搜索: 基本情况 存在问题 街道 创建 特色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