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面向空投着陆冲击过程的装甲车车体动态响应研究

发布时间: 2022-03-06 10:08:04 浏览:

材料的许用应力,在实际着陆冲击过程中可能发生断裂。车体变形云图如图1所示。

3  面向车体着陆冲击过程的优化设计

由车体着陆冲击仿真结果可知,散热器安装处与炮塔立柱下方分别存在变形过大与应力集中的现象,所以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优化方式为增加加强筋。如图2所示,在散热器安装处增加了加强筋,在炮塔立柱下方增加了加强筋,连接方式都为焊接。

分析仿真结果可得到以下结论:

(1)优化后的车体结构最大变形发生在散热器安装处,位移值为6.008mm,较优化前结构,变形减小77.9%,同时,最大变形满足了工作要求。

(2)优化后的车体结构最大等效应力发生在炮塔安装处,应力值为375MPa,较优化前,减小了35.1%,优化了原先结构的应力集中现象,最大等效应力值符合材料的许用应力,优化后的结构达到了装甲车车体空投着陆冲击的强度。

(3)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优化结果对轮式空投装甲车的设计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4  结  论

通过轮式空投装甲车车体着陆冲击过程的分析,利用ANSYS Workbench中的瞬态分析模块,对着陆冲击工况下的轮式空投装甲车车体的虚拟样机进行了瞬态分析,得到车体着陆冲击时变形及应力分布。通过分析仿真结果,对车体薄弱处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模型仿真结果达到了实际工况要求。本文所得研究方法可为空投车辆的优化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能够加快研制进度,大大节省试验费用。

参考文献:

[1] 刘焕松.俄罗斯BMD系列空降战车 [J].国外坦克,2004(12):33-35.

[2] 尤因E.G.,纳克T.W.回收系统设计指南 [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88.

[3] 万志敏,谢志民.气囊缓冲飞行器模型着陆特性的试验研究 [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2003,43(1):9-12.

[4] 姚一龙,李暹,薛涛明.汽车结构的动力响应计算 [J].应用力学学报,2001,18(S1):24-30.

[5] 刘富.飞机前风挡鸟撞动态响应分析 [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6] 孟永强.基于ABAQUS的风挡鸟撞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研究 [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

[7] 王长武,楚志远,闵建平,等.自行火炮车体的非线性动态响应 [J].兵工学报,2001,22(4):549-552.

[8] Belytschko T,LiuWK,Moran B.连续体和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9] 杜志岐,邵朋礼.铝合金车体抗冲击能力的动态有限元仿真 [J].兵工学报,2009,30(1):1-4.

作者简介:冯宇(1978.10-),男,汉族,河北人,干部,本科,研究方向:轮式车辆总体设计。

相关热词搜索: 空投 装甲车 车体 着陆 响应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