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治疗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 2022-03-10 08:13:41 浏览: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中医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于我院治疗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64例,将其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对不同类型患者采用对应的中药治疗,并根据患者病症具体情况给予加减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各理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64例患者中有效59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1.2%。 治疗后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 (P<0.01)。结论 采用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给予适当中药加减同时联合西药治疗,是目前改善 PBC 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治疗;临床疗效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作为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肝病,多出现于肝内小叶间胆管细胞。其发病原因尚未得到确认,目前多认为其病因可能与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其病程较长,逐步出现湿热淤毒等病变,并发展为肝硬化或肝功衰竭,并引发各种并发症,甚至致人死亡。有研究表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较健康人,肝癌发病明显更高,尤其男性患者其肝癌发病率甚至可达到20%。该疾病临床上多见于中年妇女。我院采用中医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于我院治疗的64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其中男 17例,女47例,年龄 36~74岁,平均年龄( 48.5±5.5)岁,病程2个月~11年,平均病程(2.5±1.4)年。其中肝肾亏虚的患者21例,脾胃虚弱患者16例,肝胆湿热患者14例。患者的首发症状以皮肤瘙痒为主,其它症状包括腹水腹胀、口干、眼睛干涩、乏力、关节疼痛等。

1.2 方法 肝肾虚弱型患者症状多为腰酸腿疼、关节疼痛、口干、眼睛干涩,舌苔较少,脉相细沉。该类患者应服用六味地黄汤、杞菊地黄汤、知柏地黄汤等。鼻齿出血阴虚血热的患者多表现为鼻腔及牙龈出血,对此类患者应加服生地黄和山栀;血热风燥的患者多表现为皮肤干燥且瘙痒,此类患者应加服石菖蒲及甘草;胁肋刺痛、肝脾肿大、舌质瘀斑者为肝脾血瘀型患者多表现为肝脾肿大,应加服丹参活血化瘀。

脾胃虚弱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多为食欲不振、大便稀薄、面色发白、精神不振、脉相濡细等。该类型患者应服用参苓白术散及六君子汤。脾虚的患者多表现为腹泻,应服用茯苓以健脾化湿;口疮反复者为脾肾亏虚的患者多表现为口疮及上火,应服用螺旋藻胶囊。

肝胆湿热型的患者症状多为尿黄、口腔苦涩、舌红苔黄。应服用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对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高的患者,应服用黄散以清热退黄;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较高的患者应服用蒲公英、皂角刺以清热解毒。

1.3 数理统计 应用 SPSS l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4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测量其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对比结果显示,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 (P<0.01)。见表1。

3 讨论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指肝内小胆管细胞出现进行性炎性损害、或出现胆汁排泄障碍、淤胆生化等病变,该疾病作为一种积累性的多系统、多器官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以淤贯穿疾病全程,并呈现为湿-瘀-毒-虚的变化过程。

中医学认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病因有外感湿邪、饮食失宜、情志不调、劳倦内伤、禀赋较弱几方面,由于该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因此较难于将其归为特定的病症,此中医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归为黄疸、鼓胀、胁痛、泄泻、积聚、血证、虚劳等皮肤科、妇科疾病之内。

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关键是降低异常的免疫反应,从而抑制淤积胆汁的毒性作用。中医学从整体观念的角度对人体内环境进行调整以达到平衡阴阳,调和人体气血之作用。通过中医手段的早期治疗,能够改善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体征、缓解其临床,延缓疾病的发展。

本研究中,除了进行常规治疗如护肝利胆、消炎、营养支持疗法等,又采用中医辨证分型的方法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将其分为肝肾虚弱型、脾胃虚弱型、肝胆湿热型、针对不同的类型对症治疗,并根据患者病症具体情况用药上给予加减治疗。

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体征、生化结果得到明显改善。其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 (P<0.01)。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通过中医疗法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但目前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应进一步探讨发病原因与中医理论的关系、诊断尚不能完全准确、规范地进行、治疗疗程应进一步改进、疗效的判定标准应更加细化等,上述问题应在今后临床实践中进一步解决。

编辑/许言

相关热词搜索: 胆汁 原发性 肝硬化 中医治疗 临床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