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数字,非语言符号和借用词在德语中的新含义

发布时间: 2022-03-15 08:35:01 浏览:

摘 要:互联网以其快捷便利和多样化的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独特的交流方式。人们为求得更加快速的交流,发明了许多非语言符号,填补了文字语言的缺点,丰富了语言文字的内容。

关键词:互联网 数字 非语言符号

互联网以其快捷便利和多样化的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独特的交流方式。人们利用它查找信息、互通信件、网上聊天、购物等。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生活方式,它的影响还渗透到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呈现两大特点:一.计算机世界的术语;二、青年一代为主要网络使用群体,因此网络语言具有青年语言的特征,尤其能体现这种语言特征的是网上聊天时所使用的语言——Chatsprache。

网上聊天是借助网络这一特殊媒介进行的人际传播。早期的人际传播都是面对面的。随着交流技术的发展,人际传播也开始出现了间接传播的形式,例如书信、电报、电话、传真等。网络出现后,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又给人际传播提供了新的方式。与其他形式相比,目前网上聊天主要不是通过口头语言而是通过书面语言来进行的,而与其他书面交流方式相比,网上聊天又没有它们所需要的延时,它是实时的。同时,人们通过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是一个由思维到表达的过程。当人们用书信等书面语言方式进行交流时,由于存在延时,相对来说,思维的过程更长,也就可以将自己的思绪理清楚再选择合适的文字来传达自己的意思。但是在网上聊天中,一般来说,这个过程就不那么从容,所以往往人们为达到快速、便捷的交际目的,聊天者将母语和英语、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文字、符号和数字混合使用。这种快速的语言交流和信息传递创造了许多缩写词,如德语中的aso=achso,gna=Guten Abend, KA=Keine Ahnung;如汉语中的GG (哥哥),7456(气死我了)等等。 而通常用手势和表情表达的情感在此无法传递和理解, 人们便发明了许多符号,如表意符号和情感符号等。这些阿拉伯数字和符号在聊天语言中赋予了其新的意义,对一个不熟悉网络语言的人来说尤其困难。阿拉伯数字和非语言符号在德语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阿拉伯数字的使用和含义

在网上,数字语言更不可小觑。在人们生活中,数字早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含义,在汉语人们借助数字的谐音给数字附加了新的内容或用做比喻。8是“发”的谐音,在中国就成了吉数;4与“死”同音,因此许多人的汽车牌号或手机号都避免“4”。德语中也有带数字的惯用语来比喻事物,如nicht bis drei z?覿hlen k?觟nnen来比喻一个人很笨。在德语的聊天语言中,数字的运用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用数字取代词中的一个部分

网络语言还包括很多拼音或者德文字母的缩写,起初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这些缩写部分替代原有词中含有数词的德语书写形式,以加快聊天过程中敲击键盘的速度。如:

N8=Nacht, Ich habe dich die ganze N8 vermisst.

Kla4 = Klavier, Ich muss zum Kla4unterricht.

S8e=Sachte

8=acht, Du musst 8 geben

2.利用阿拉伯数字的象形特点

有些德语字母和阿拉伯数字在外型上相似,聊天语言利用这一特点,将字母和数字混合以构成新的词。如:L4m3=Lame

代替字母的数字有: 0=O/Q,1=L/I,3=E,4=A,5=S,7=T,8=B,9=G;

3.借用数字的谐音

有些数字的德语读音和某个词相似,取其谐音既简便又明了。

viel和vier在读音上很相似,因此用4来替代viel。如:

4 Glück = viel Glück

P4sisch =Pfirsisch

二、非语言符号的使用和含义

人际传播的符号可以有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其中非语言符号可以是面部表情、身体姿态、言语表情(如说话的语气、语调等)、个人空间(如谈话者之间的距离)等多种,但在网上聊天中,实际上非语言符号是无法施展的。因此,在聊天语言中大量地运用了非语言符号表达情感、幽默、亲密、热心、生气、咒骂等等。最有创造力的是:本身无任何意义的符号叠加在一起,居然表达出各种各样的实在意义,成为情感符号。

1. 用括号、逗号、连字符、冒号等等组成,如: -), ;-), :-o, ]:-), :-(, ;-(,:-P,:-*, &-), :-{},:?;

又如: (((((((())))))))) 表示拥抱。

2. *-语言

*lach* (作者笑)

*tsk* (作者发出嘘声,摇头表示不理解)

*knuddel*(作者拥抱对方,比如表示欢迎来到聊天室)

三、@符号的新用法

@是所有使用过电子邮件的人所熟悉的。现在@符号的使用已远远超出了其原有的使用范围。

@作为Allograph替代单词中的字母a,如:Multimedi@,Internetc@fé, Cyberslang,Liter@tur

@作为独立的符号代表E-Mail,如:@-Adresse。

@与介词an通用,如:an Timmy可以写为@ Timmy。

四、外来词的共用

全球化带来了语言的通用,近几年德语中的外来词特别是英语词急剧增长,德国的本土语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人们戏称现在的德语是Denglisch。语言专家们呼吁德语为母语者在计算机和网络时代尽可能地使用自己的语言,下边是英语和德语计算机网络词汇的对比:

相关热词搜索: 德语 借用 符号 含义 语言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