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为祖国做一流的科研

发布时间: 2022-03-17 11:43:31 浏览:

因为父母留学归来双双担任厦门大学教授,郑兰荪出生在厦大,成长在厦大。对他而言,厦门大学不仅是他所在的校园,更是自己的家园,它见证着自己的生命历程,记载着自己每一步前进的足迹。

文革时期,郑兰荪的中学时代在混乱中度过,几经周折后,于1976年通过母亲退休补员的办法,成为厦大一家校办工厂的工人。1977年,他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1982年,他又成为中美联合招收的第一批化学博士。1986年,他是该批博士生中第一个回国的留学生。

回国后,他在国内率先开展原子团簇科学的开创性研究,在新型原子团簇的宏观量合成、分离与结构表征、C60等碳簇形成过程及其机理的揭示、团簇材料的化学组装及其相关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等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

2001年11月,47岁的郑兰荪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职。

《我的留学回国经历》再续前缘

第一次采访郑兰荪是在2003年初,编辑部要编辑出版《我的留学回国经历》一书,郑兰荪是我们的采访对象之一。电话打过去,刚报上家门:“我是神州学人编辑部……”,电话那头就听到老友相逢般喜悦的声音“《神州学人》呀,我知道的。我刚回国的时候就给你们投过稿,那是我十多年来第一次主动给非学术刊物投的稿件……就是白春礼做封面的那一期……”

果然,在1989年第三期杂志上,我看到了郑兰荪的文章:《回国工作两年来的几点感受》。文中,他恳切地说,“我们这些留学生可以说是幸运儿,但我们切不可以为自己留了几年洋,会讲一口比较流利的英语,有着一部半新不旧的汽车,就看不起自己还比较贫穷落后的祖国,看不起自己的同胞。那些没有机会出国的老师和同学,可能一辈子发表的文章的数目,还不及我们在国外的几年多。他们可能比我们迟上10年、20年,才能评上高级职称;但我们绝不能因此就骄傲起来。正是因为他们默默无闻的辛勤工作,才使我们能在国外受到比较公平的待遇,才使我们回国后能有一定的工作条件。可以说,我们取得的成就,是建立在他们个人牺牲的基础上……多年的变迁,使得“雷锋精神”已经成为阳春白雪,激不起多少人的唱和了,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至少应该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民族,不应当忘记自己对国家、对人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从1987年回国至今,郑兰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中国心。

我们完全有条件做出世界一流的科研

2005年3月,身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盟中央副主席的郑兰荪在“两会”召开前再次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尽管有病在身,可是郑兰荪还是非常耐心地回答我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刚刚过去的2004年对郑兰荪可谓是喜事连连,他带领的科研组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活泼碳50的捕获》,这是厦门大学首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也是去年我国化学界在《科学》、《自然》杂志上发表的3篇论文之一。当年,郑兰荪的博士导师Smalley教授和其他两位科学家就是因为合成和发现了碳60而荣获1996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碳60的发现为世界科学界开辟了富勒烯这一研究的新领域,比碳60更小,更难以捕捉的碳50的发现无疑是该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

2004年岁末,郑兰荪又获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称号,以表彰他在科研攻关和教书育人方面所做的突出贡献。

谈到过去一年取得的科研成果,平和、谦逊的郑兰荪微笑着说:“我们的成果其实也不算是很大的突破,因为我们之前已经有了碳60这一科研基础,国外近十几年也发现了比碳60大的碳笼分子,我们算是第一个发现比碳60小的碳笼分子。”郑兰荪表示,目前他们还只是做出了几毫克的纯净产物,还能往前推进多远,现在还很难断言,但是他们会坚持继续做下去。

郑兰荪说,这次的成果全部是在国内完成,其中,除了最后一轮的分离和表征借助了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和物理与数学所的有关实验设备,其他所有关键性工作都在厦门大学完成。化学是一门基础科学,也是一项长线研究。科研成果的取得绝不是偶然的撞大运,这次成功捕获碳50,从确定选题到最终取得成果,历经了10年艰辛。

郑兰荪说,这次碳50的发现也是一批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们积极探索,不断努力的结果。刚开始,他认为要捕捉、发现碳50的成功几率非常小,但科研组的年轻教师和研究生们还是坚持不懈地一直做下来了,事实证明,他们的坚持是对的。

在厦门大学举行的表彰会议上,郑兰荪还特别对中青年科研工作者提出希望,希望他们能树立信心。他认为,只要能批准方向,付出努力,在厦门大学也完全有条件做出世界一流的科学成果。

而郑兰荪自己回国以来的成就,也让人们相信,在中国,我们一样也可以做出骄人的业绩。

导师说:兰荪,从你身上我看到了中

国的长城是怎样建成的

1982年,中美联合招收化学类研究生,厦门大学四年级的郑兰荪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成为首批CGP项目的留学生之一。尽管曾经在英国、美国留学的父母亲也给郑兰荪讲过很多国外的情况,但是,第一次跨出国门的郑兰荪还是觉得什么都新鲜。来到美国的第二天,他就迫不及待地登上了世贸大厦顶层,从这里俯瞰纽约,放眼望去,城市一片繁华。他心里在想:什么时候自己的祖国也能像美国一样繁荣。

那时郑兰荪和另一个中国留学生在RICE大学留学,每人每月只有300美元的生活补助,当时化学系的教学秘书听说此事,一下瞪大了眼睛:“300美元,你们怎么生活?”郑兰荪说,穷学生自然有穷学生的办法,3个人合租一套公寓,每人每月只需100美元.每个月吃饭大约100美元,再有100美元用于购买书籍等。为了省钱,夏天他们根本不敢开空调,炎热的夏季大家光着膀子还是挥汗如雨。

郑兰荪的导师Smalley是世界著名的化学与物理科学家.郑兰荪是他的第一个中国学生。因为是首批中美联合招收的研究生,导师觉得这些从几亿中国人当中遴选出来的人一定聪明无比。他很快就失望了,因为郑兰荪在动手能力方面离他的要求实在差得太远。

第一次走进导师的实验室,面对一片闪光铮亮的先进实验仪器,郑兰荪只有一个感觉:晕!这些世界领先的实验设备在国内根本见都没见过,做起试验来更是笨手笨脚,顾此失彼.速度极慢。这样的狼狈相,别说导师,就是自己都觉得很惭愧!

在巨大的压力下,郑兰荪只能奋起直追。于是他一头扎进实验室,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在美国的4年中,郑兰荪几乎没有节假日,每天只作一顿饭,分成三餐吃,每周工作80多个小时。

有一次深夜,疲惫不堪的郑兰荪从实验室回住处,路上一位警察跟了他很久,他极度疲劳的神经一下紧张极了,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后来警察走到跟前问:“你是从亚洲来的吧?”郑兰荪很奇怪,在夜色中他怎么能判断如此准确?警察笑了:“你们亚洲来的人好像都很怕警察,我只是想问问你,这么晚了,是否需要我送你回家?”郑兰荪也笑了,这个小插曲也是他当时生活中的一点调剂,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很有意思。

在导师的指导下,郑兰荪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开创以激光产生与研究原子簇的前沿学科,这是前人尚未尝试过的新领域,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天道酬勤,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郑兰荪的”超冷原子簇正负离子束”研究课题达到当时国际上最先进水平,博士论文被Smalley教授认为是他所指导的博士论文中最富有独创性的论文,同学们开玩笑地称郑兰荪为“负离子先生(Mr.negativelcns)”。郑兰荪的导师Smalley多次感慨地说:“兰荪,从你身上,我可以体会到中国的长城是怎样修筑起来的!”

4年后,郑兰荪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参加学位授予仪式的第三天,他决定回国。1986年 5月,郑兰荪回到了厦门大学,成为中美联合培养的化学类博士中第一个回国工作的留学生。

后来,有人问他,在美国4年.对美国的印象是什么.他不好意思地说:“花了太多时间在实验室陪机器,根本没机会好好地走走看看。”

创业艰难百战多

回国后,郑兰荪进入厦门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成为该站第一位研究人员。尽管他回国前对国内研究工作之艰苦已有了一定的思想难备,但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仍然超出了想象。在美国,郑兰荪研究的是以激光产生原子簇、激光化学、分子动力学等方面的课题,属于物理、化学交叉学科的伸展点,不但厦大缺乏这方面的工作基础,在国内也属空白。

当时郑兰荪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利用现成设备或再到国外的实验室去做一些实验,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出一些论文二是自己研制实验室所需的仪器装置,这样干周期长、风险大,可能在几年内出不了一篇论文,但却有可能开展真正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有特色的研究。这一选择在国内等于从零开始,而郑兰荪又没有足够的研究经费。

但郑兰荪知难而进,毅然选择了后者。他一方面四处申请经费,购买仪器设备,筹建自己的实验室另一方面加紧充实在国外来不及学习的配位化学、有机化学和晶体结构等相关知识,为开拓新领域打基础。

在这期间,郑兰荪先从合成化学干起,这是他所不熟悉的领域。一动起手来,才发现在,国内即使搞“瓶瓶罐罐”也不是那么容易,不少化学试剂很难买到,需要一一合成。由于自己缺乏这方面的训练,干起来还不如国内的研究生,出了不少洋相,可是头上又顶着众人仰慕的“洋博士”的“桂冠”,心里很不好受。

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国内工作的同学们说:“你从国外回来,科学研究的新方法应当学得比我们多,但在如何利用国内现有的研究条件开展工作方面,肯定不如我们。要学会这一本领,可能也得好几年的时间。”在国内的实践让郑兰荪深切地体会到,他们的分析是十分中肯的!

经过一年多不懈的努力,郑兰荪得到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国家教委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和博士后研究基金的资助。郑兰荪把它们全部投入到购买仪器设备上。由于仪器上许多配件在市场上买不到,郑兰荪便凭自己上大学前曾经在电子厂3年当工人的经验,在实验室亲自动手加工,锯钢材、车零件、焊接。在改装实验室时,郑兰荪和同学们一起粉刷墙壁、油漆工作台、搬运器材。一次,实验室需购置一张激光工作台,郑兰荪一算,要花费数千元,太贵了。他便动手把旧的实验桌加固改装,取而代之。仪器的关键部件“脉冲激光器”,进口一台需几万美元,国内生产的也需要人民币10万元以上。为了节约经费,郑兰荪经过多方了解,找到了一家校办仪器厂,与厂家一道攻关,共同设计研制,技术性能指标达到了实验要求,为国家节省了大笔外汇。

他仅花费约一万美元建成的研究装置和国外导师花数十万美元建立起来的装置取得了相似的结果,他曾用自己研制的仪器打出一幅实验记录图谱,作为圣诞礼物寄给导师 Smalley教授,导师十分惊讶,认为是奇迹。

回国工作16年来,郑兰荪采取“滚动式”发展方法,使研制仪器的水平和研究工作一直处于国际上该学科发展的前沿。他研制的我国第一台激光等离子休源飞行时间质谱计,由于有高水平软、硬件的配置,使其智能化程度超过国产仪器通常所能达到的水平:又因为它还能同时记录激光等离子的质谱,从而使其成为国际上第一台具有这样研究功能的装置。这台仪器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和“福建省首届青年科学奖”。他带领科研组揭示了碳60等碳簇的形成过程、机理,发现和总结团簇形成的统计分布规律,在团簇材料的化学组装及其相关纳米材料、纳米结构等的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

郑兰荪从事的研究课题“原子团簇科学”被国家科委列为优先发展的领域。其“部分主簇原子簇的激光产生与研究”的研究成果通过国家鉴定,认为填补了国际上原子团簇研究领域的空白。这些开拓性的创新研究,为我国乃至世界原子簇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得到卢嘉锡、唐敖庆、吴征铠、蔡启瑞等专家的好评。卢嘉锡先生曾称赞郑兰荪的研究工作是国内青年一代化学工作者的代表。

回国十几年来,郑兰荪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2001年,47岁的郑兰荪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一位科学家最重要的是要有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有一位记者曾经问郑兰荪:“您最欣赏的是什么样的科学家?”郑兰荪回答说:“作为一名科学研究人员,除了具备创新思维和意识,以及对科学锲而不舍的探索、追求之外,还要有一股为科学研究献身的精神、拼劲。有了这些还不够,一位科学家最为重要的,要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勇于承担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化学基础研究是长线研究.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由于很多人认为出成果慢,而不愿意从事该项研究。但郑兰荪认为,化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上的突破,往往能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化学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并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郑兰荪希望,年轻的科研人员能在化学研究中扎扎实实地做出成绩。目前,郑兰荪正在为创建“嘉庚化学国家实验室”而努力。他说,希望能将实验室的影响扩大,让更多的年轻人留下来,创出自己的成果。

当选院士后,郑兰荪依然坚持为本科生上课,现在,他坚持每周往返漳洲校区两次,给本科一年级学生上《化学原理》课。他认为,为本科生上课是教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样可以将研究成果的最新发展动态直接传授给学生,拓展他们的学术视野,增强他们对本学科发展的信心。在厦大,郑兰荪被学生们称为“厦大的爱因斯坦”,因为他常常不修边幅,头发乱糟槽的,而且常在校园里边走边若有所思,嘴里念念有词。当记者问起他对这一称谓的看法时,他笑笑说:“我知道有学生这么叫,一般这么叫的人肯定对我不太熟悉。听过我讲课的学生可能就不会这么叫了,我讲课还是蛮精彩的,当然,爱因斯坦讲课也可能很精彩……”

2004年岁末,郑兰荪获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称号。

厦门大学的创建者陈嘉庚先生为厦大题写的校训是:“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作为一个厦大人,郑兰荪正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种精神。

相关热词搜索: 祖国 科研 做一流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