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诊治研究概况

发布时间: 2022-03-26 08:14:17 浏览:

【摘 要】 对干燥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辨病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较为详细的

阐述。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中医诊治;综述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5.12.017

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受损[1]。SS可见于任何年龄,40~60岁女性为发病高峰,男女比例为1∶10左右,发病率在风湿免疫病中居第2位,仅次于类风湿关节炎[2]。SS主要表现为干燥性角、结膜炎,口腔干燥,并可累及重要脏器如肺、肝、胰腺、肾及血液系统等,出现复杂的临床表现。SS属中医学“燥证”“燥痹”等范畴,是中医治疗优势病种之一。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SS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病因病机

1.1 从“虚”论 “虚”是SS发病之本,有阴津亏虚、气虚失运、阳虚无以温化、血虚失养等,并常以脏腑亏损为表现特点。张水艳[3]认为,脏腑气血阴津亏虚是本病基本病机,阴虚的脏腑涉及肺、胃、肝、肾。阴虚则体内阴液亏少而无以制阳,滋润、濡养等作用减退,出现口干、眼干等系列干燥症状。谢幼红[4]认为,SS的发生以脾脏虚弱为至关重要,脾脏在津液的生成与运转中具有重要作用。脾气旺盛,则气血津液化生充足,津液得以输布上承,口眼等清窍得以濡养。正如《灵柩·决气》所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戴恩来等[5]认为,“肺为水之上源”,通过肺的宣布和发散,可将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及津液布散于皮毛周身,滋养脏腑,润泽皮毛。《难经·三十四难》说:“肾液为唾。”唾为肾精所化。马武开[6]认为,肾水不足,津液化生无源,而致津枯血燥,内致脏腑,外致诸窍、皮毛,皆失于濡润滋养。顾军花等[7]认为,肝血虚少,脏腑组织器官失养,血不养目可见目花、干涩。

1.2 从“燥”论 燥是SS的直接表现形式,无论是感受外邪致燥,还是内伤津液亏耗,临床多以燥象为特点。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提出:“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证治准绳·伤燥》又指出:“在外则皮肤皲揭,在上则鼻咽焦干。”均提示本病的病因为燥邪所致。燥邪为病,临床多见一系列津液枯涸失润的症状,诸如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落屑,甚则皲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无津,甚或光红龟裂、鼻干目涩、爪甲脆折、大便不通等症。王新昌等[8]认为,燥邪致病,无论何种致病因素,不外乎外感、内伤两个方面,内外燥合邪上攻,攻于目则目干涩、赤肿、迎风流泪,攻于鼻则鼻干燥、鼻痒结痂,攻于口则口咽干燥,频欲饮而不能止干和咽痒不适。如合邪致病,内外邪气胶着,日久致毒邪蕴结而发为舌下、颌下结肿等症。

1.3 从“瘀”论 SS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疾病,以病程长、反复发作为特点,久病入络,易耗伤津血,则津枯血燥,《医学入门》云:“盖燥则血涩而气液为之凝滞,调则血旺而气液为之流。”姜敏[9]研究发现,燥痹患者多有血液动力学异常,微循环障碍等瘀血的表现,如雷诺氏征、肌肤甲错或有红斑紫癜、舌暗红瘀紫等瘀血的征象。董振华[10]认为,本病的发生为“因燥致瘀、因虚致瘀、因郁致瘀”。赵丽娟等[11]对部分SS患者做了微循环检查,结果显示,甲缘微血管模糊不清,管袢细小,排列紊乱、畸形、淤血等。

1.4 从“毒”论 《素问·五常政大论》曰:“燥盛不已,酝酿成毒,煎灼津液,阴损益燥。”体内超量的物质符合中医“毒”的概念。傅宗翰[12]认为,SS的发病为燥毒干扰人体津液生成、转化、敷布、化热,炼津灼液而致。常富业等[13]认为,这里的毒指病因,不是独立的一种致病因素,是邪气演变的产物。素体内燥之人,常致外来湿热燥邪入侵,形成“燥毒”合而为病,出现关节僵硬变形、牙齿脱落等一系列毒侵人体的表现。

综上所述,SS的病位主要在肝肾,因“女子以肝为先天”。现代研究证实,肾虚与性激素变化有着内在联系,并认为性激素为肾虚的物质基

础[14],这与SS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相契合。SS的主要病机在“虚、燥、瘀、毒”4个方面,但常常互相交叉掺杂,因虚致瘀、因燥致瘀、燥蕴成毒、瘀久成毒,内攻脏腑,外攻皮毛,从而导致肺失宣降、津伤不布;脾胃亏虚,精微不输;肝肾亏损,

津枯竭耗;耗津灼液而成瘀,瘀久成毒损伤脏腑,形成恶性循环。

2 辨证论治

SS的治疗以辨证论治为主,并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岳敏等[16]认为,SS多为正虚邪盛、阴虚内热及毒蕴血瘀所致,并将SS分为3型,气阴两虚型,治宜益气养阴润燥;阴虚毒热型,治宜清热解毒、润燥护阴;阴虚血瘀型,治宜祛瘀通络润燥。谭富媛等[17]将本病分为4型,阴液亏虚治宜滋阴救液,偏于肝肾阴虚型用杞菊地黄丸合一贯煎,偏于脾胃阴虚型用益胃汤合玉女煎,偏于肺胃阴虚型用百合固金汤合益胃汤;气郁瘀血型治宜理气解

郁、活血化瘀,方用四逆散、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气阴两虚型治宜益气养阴生津,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沙参麦冬汤;阴阳两虚型治宜滋阴补阳,益肾固摄,方用桂枝汤、小建中汤。潘新[18]对SS进行分期辨治,早期以上焦内燥为主,治宜滋养肺阴,佐以健脾,方以桑杏汤或养血润肤汤加味;中期轻症以中焦内燥为主,治宜健脾养胃、养阴生津,方以玉女煎合八珍汤加味;中期重症以中焦燥毒为主,治宜养血柔肝、润燥解毒,佐以健脾,方以一贯煎或滋水清肝饮加味;晚期以下焦燥毒为主,治宜补肾填精、润燥解毒,佐以健脾,方以六味地黄丸或三甲复脉汤加味。谭玲等[19]总结近年来各医家对本病的治疗,归纳出SS的中医辨证论治9法:①本病多有舌质红降,舌面干燥,苔少舌裂,乃阴虚水涸之征,治予养阴生津;②精血亏虚是内燥的根本,津血同源,失血亦失津,又因“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治当益气生津,补阴养血相辅相成;③活血化瘀,可使瘀去血活,气机调畅,津液畅达;④燥邪日盛,蕴久成毒,燥毒互结为患,相互胶着,煎灼津液,故应予解毒清燥;⑤恣食肥甘、辛辣之品,损伤脾胃,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湿停聚,致水津不布,故应予清热化湿;⑥络不通为逆,脉不通为痹,脉络痹阻,气血不能畅顺,津液不能输布,故应予通络蠲痹;⑦酸甘化阴,酸以收之,甘以缓之,酸甘相合,阴血得补,还可通过味觉神经反射,刺激促进唾液及胃液分泌,使残存的腺体得以有效代偿;⑧调节阴阳,阴虚无以敛阳,阳虚则无以化阴,调节阴阳,使津液化生有源;⑨SS为妇女多发病,妇女忧思郁怒,肝郁不疏,以致气结痰凝,故应予软坚化结。

3 辨病治疗

辨病治疗是近几年运用较多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孔德坤等[20]用一贯煎加减(生地黄12 g、沙参12 g、麦冬12 g、当归12 g、枸杞子24 g、川楝子5 g,水煎服,每日2剂,分早、晚2次分服)治疗SS患者,总有效率为96.15%。裴娴哲[21]研究清燥增液汤治疗SS患者的疗效,治疗组28例用清燥增液汤联合羟氯喹、白芍总苷治疗,对照组28例仅用羟氯喹联合白芍总苷治疗,治疗组两目干涩、口燥咽干、神疲乏力、五心烦热、大便秘结等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 < 0.05);同时Schirmer试验、含糖试验、红细胞沉降率、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类风湿因子、SSB等指标的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朱跃兰等[22]自拟活血解毒方(丹参、当归、玄参、连翘、生地黄、麦冬、石斛、沙参、太子参、鸡血藤、生甘草)治疗SS患者63例,结果表明,活血解毒方能有效缓解SS的主要症状并改善相关实验室指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张水艳等[23]自拟金菊清胶囊(人参15 g、玄参25 g、麦冬30 g、丹参30 g、金银花30 g、丝瓜络12 g、赤芍10 g、野菊花18 g、穿山甲9 g)治疗SS患者50例,结果显示,金菊清胶囊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增加唾液率、泪流率,降低免疫球蛋白含量及红细胞沉降率,总有效率为95.90%。

4 小 结

SS是具有复杂免疫背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针对单个致病环节的治疗效果有限,因此,研究针对多个致病环节的多靶点个体化联合用药治疗值得进一步探讨。中医药在治疗SS方面为临床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医药在治疗SS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5 参考文献

[1]蒋明.中华风湿病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840.

[2]蒋明,张奉春.风湿病诊断与诊断评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3-154.

[3]张水艳.干燥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J].中医杂志,2009,50(5):468-470.

[4]谢幼红.从脾论治干燥综合征的探讨[J].陕西中医,2010,31(6):710-712.

[5]戴恩来,王庆胜.从肺论治干燥综合征体会[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22(2):9-10.

[6]马武开.干燥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J].中医药研究,2000,16(4):2-3.

[7]顾军花,陈湘君.从肝论治干燥综合征[J].中医杂志,2011,52(4):292-293.

[8]王新昌,曹灵勇,范永升.干燥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刍议[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5):643-644.

[9]姜敏.干燥综合征的中医研究概况[J].中医药学刊,2003,21(8):1390-1391.

[10]董振华.活血化瘀法在干燥综合征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2001(3):9-11.

[11]赵丽娟,黄颐玉,李佳瑜,等.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总结[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6):32-36.

[12]傅宗翰.干燥综合征初探[J].中医杂志,1983,24(8):4-8.

[13]常富业,张允岭,王永炎,等.《内经》毒论诠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2):890-891.

[14]张新民,沈自尹,王文健,等.补肾中药对老年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作用机理的研究[J].1994,14(11):686-688.

[16]岳敏,刘维.刘维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9,41(10):6-7.

[17]谭富媛,陶筱娟.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6):353-355.

[18]潘新.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诊治体会[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9(1):61-63.

[19]谭玲,钱先.干燥综合征中医辨证论治九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3):12-13.

[20]孔德坤,杨在波.一贯煎治疗干燥综合征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5):91,99.

[21]裴娴哲.清燥增液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22]朱跃兰,韦尼,侯秀娟.活血解毒方治疗干燥综合征63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0,17(5):1-3.

[23]张水艳,李瑞,朱秀惠,等.金菊清润胶囊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5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9,50(8):708-711.

[24]张廷模,邓家刚,周祯祥,等.临床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55.

[25]周强,栗占国.白芍总苷的药理作用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3,22(11):96-98.

收稿日期:2015-08-12;修回日期:2015-09-23

相关热词搜索: 综合征 诊治 干燥 概况 中医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