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我国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综述

发布时间: 2022-04-14 08:41:13 浏览:

zoޛ)j馑>4m4`OnMQۭׯi;}ߩ۲'nu{6_unޮ‡.jX+Z֫vȧUbrWpvY迦4m4馑>4m4iom5ky"http://www.hbzzbh.com/k/jihua/"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计划项目《汽车乘员舱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动态采样测定方法》(项目编号:2017RB014),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作为该标准申报单位,成立了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长春汽车检测中心等为主要起草单位的编制小组。2018年11月29日,该标准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该标准草案规定了测量机动车乘员舱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的采样点设置、采样环境条件技术要求、采样方法和设备、相应的测量方法和设备、数据处理、质量保证等内容。该标准模拟两种环境状态停车后,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的采样和测量:(1)模拟车辆室内过夜停车后,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的采样和测量,简称室内停车模式;(2)模拟车辆室外阳光下停车后,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的采样和测量,简称室外停车模式。

1.3 两个行业标准比较

HJ/T 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属于静态测定方法,不能反映和模拟实际车辆使用的场景和状态;《汽车乘员舱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动态采样测定方法》(征求意见稿)增加了室外停车模式、背景污染物浓度要求、光照模拟系统、光照条件、发动机、空调开启条件等内容,具体见表1。

2 国家标准

2.1 国家推荐性标准

2011年10月27日,原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国家推荐性标准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6],并于2012年3月1日实施。

该标准规定了车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的浓度要求,适用于评价乘用车内空气质量,主要适用于销售的新生产汽车,使用中的车辆也可参照使用。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提出了我国乘用车内挥发性有害物质的国家级标准限值要求,完善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标准体系,对保护我国驾乘人员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技术的进步,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不再适合行业发展的需要,原环境保护部开始对该标准进行修订。2016年1月22日,原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关于征求国家标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相对于原标准,修订版主要更新了如下内容:(1)增加了信息公开和环保一致性检查的相关内容;(2)增加了环保一致性检查下线时间的规定;(3)对原标准中的部分限值进行了修订;(4)标准由推荐标准修订为强制标准。同时,征求意见稿将车型细化为M1类车,进一步明确了管控车型为新生产车,同时将车型下线检测时间确定28±5天。对于八种有害物质管控浓度要求,放宽了对乙醛的浓度限值要求,将要求浓度从原标准中的0.05mg/m3调整为0.2mg/m3,对于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四种物质的浓度要求有所加严,具体见表2。

2.2 国家强制性标准

2016年12月23日,原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8352.6-2016《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7],该标准规定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第六阶段型式检验的要求、生产一致性和在用符合性的检查和判定方法。此外,该标准中同时对车内空气质量做出了规定,主要包含型式检验和生产一致性。

2.2.1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要求所有M1类车均应符合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及其后续修订版本的要求。

2.2.2 生产一致性

车内空气质量生产一致性检查要求如下:(1)再同一系族的批量产品中任意选取三辆车,从其中随机抽取一辆车,进行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及其后续修订版本所述试验;(2)若此车符合GB/T 27630-2011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及其后续修订版本所述试验的要求,则判定车内空气质量的生产一致性满足要求,若此车不能满足车内空气质量的生产一致性要求,则对其他两辆车进行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及其后续修订版本所述试验;(3)若两辆车均符合GB/T 27630- 2011《乘用車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及其后续修订版本所述试验的要求,则判定车内空气质量的生产一致性满足要求。否则判定车内空气质量的生产一致性不满足要求。

3 结论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经历了从检测方法标准到限值标准,从推荐性标准到强制性标准的发展,且限值要求逐步加严,在新车满足标准要求的基础上,还将开展生产一致性检查,未来以标准为依据,政府对车内空气质量的管控力度会逐步加大,汽车企业需未雨绸缪,做好技术储备,不断提高汽车产品车内空气质量水平以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参考文献

[1] 朱振宇,刘雪峰,刘伟.关于车内气味问题治理途径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42(06):88-90.

[2] http://china.jdpower.com/zh-hans/press-releases/jd-power-2015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

[3] http://china.jdpower.com/zh-hans/press-releases/jd-power-2016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

[4] 包景岭,邹克华,王连生.恶臭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9: 5-7.

[5] HJ/T 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S].

[6] 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S].

[7] GB 18352.6-2016《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S].

相关热词搜索: 车内 质量标准 综述 空气 我国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