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巧用火罐拔“病”

发布时间: 2022-04-16 10:35:02 浏览:

人到中年,莫名的筋骨疼痛在所难免,按中医的解释,这样的疼痛多属风湿入骨。为了驱除邪气,很多人会在家里自己拔拔罐子,希冀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筋骨酸楚等不适。专家提醒,拔火罐虽然简单,但如果不注意一些禁忌,反而会拔出病来。

弄清病因再下手

有肺部基础病的患者,如慢阻肺、肺结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不适用拔火罐。肺部有炎症时,经常会伴随肺泡的损伤或肺部有体液潴留。如果用拔火罐进行治疗,会使胸腔内压力发生急剧变化,导致肺表面肺大泡破裂,从而发生自发性气胸。

患有心脏病、血液病、皮肤损伤的人,肺结核及各种传染病、癌症患者、骨折、极度衰弱者、孕妇、妇女月经期、醉酒后,也不能使用。

在家操作讲方法

首先要注意选材,中医多用竹筒,如找不到,玻璃瓶、陶瓷杯都可以,只是口一定要厚而光滑,以免火罐口太薄伤及皮肉,底部最好宽大呈半圆形。

其次,在拔火罐前,应该先将罐洗净擦干,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点火入罐。点火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湿气,要有罐口紧紧吸在身上的感觉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

再次,一般拔15~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动作要领是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

另外,还可以采用走罐法。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这样就治疗了数个部位。走罐时应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

专家提示:拔罐有保健和医疗的效果,后背拔罐,特别是顺夹脊、督脉和经络拔罐可以起到调理五脏六腑强身健体的功效,对风症、痛症、寒症效果特别好。经常拔八大健康穴百会、大椎、内关、合谷、神阙、足三里、三阴交、涌泉,可起到通经脉的作用。

操作要领四注意

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都会影响操作效果,毛发较多的部位也不适用。

2.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3.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从点上火闪完到起罐不超过10分钟为宜。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无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4.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不同颜色不同征

罐印紫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瘀,如行经不畅、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等,当然,如患处受寒较重,也会出现紫黑而黯的印迹。如印迹数日不褪,则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多治疗一段时间。如走罐出现大面积黑紫印迹时,则提示风寒所犯面积甚大,应对症处理以驱寒除邪。

罐印发紫伴有斑块:可提示有寒凝血瘀之征。

罐印呈散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征。

淡紫发青伴有斑块:一般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如在脾俞部位则系气虚血瘀。此点常伴有压痛。

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可出现此印迹。

罐印呈鲜红散点,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并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预示该穴所在脏腑存在病邪(临床中有以走罐寻找此类红点,用针刺以治疗疾患的)。

吸拔后没有罐迹或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者:多提示病邪尚轻,当然,如取穴不准时也会拔无罐迹,所以也不能以一次为准,应该多拔几次确认是否有病症。

罐印灰白,触之不温:多为虚寒和湿邪。

罐印表面有纹络且微痒:表示风邪和湿症。

罐体内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热湿毒的反映。

出现深红、紫黑或丹痧,或触之微痛兼见身体发热者:提示患热毒症;身体不发热者,提示患瘀症。 【编辑:迟昊】

相关热词搜索: 火罐 巧用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