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2005:北京区县科技新攻略

发布时间: 2022-08-19 19:50:03 浏览:

昌平区

发展软科学开辟科技工作新空间

2005年昌平区将围绕“三大行动”,推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保持昌平科技工作在全国的示范地位。

建设三台九港、十大引擎

对接“涌泉行动”,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平台和社会科学发展支撑平台等承接首都科技资源溢出的三大科技服务平台;重点建设生物医药科技港、镇域科技港、旅游发展科技港等涉及工业、农业、社会综合发展的九大科技港;打造北方微电子基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肉羊产业等十大引擎。

完善镇级科技工作评价体系

完善镇级领导干部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及考核办法,推进科技评价工作。明确镇级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具体内容。

开展软科学研究开辟科技工作新空间

对关系区域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软科学研究。为区委、区政府制定决策提供依据。鼓励政府各职能部门、各乡镇(街道)开展社会科学研究,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培育企业研发机构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以提高企业研究开发、成果转化能力为宗旨,继续培育100家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使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开展“一校带一镇”活动

利用驻昌高校的智力资源,建设由政府资助,科技主管部门支持,高校领办的科技活动中心,形成“一校带一镇”的专业化技术推广新体系。带动10个科普示范社区、10个科普示范村和10个科普示范校建设。

海淀区

总结2004 畅想2005

2004,海淀科技工作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提升,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要“以大科技建设现代化新海淀”,我们结合市科委“三大行动”,围绕“激活区域科技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科技工作,全力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区建设。海淀区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

2005,海淀将在国家科技部、市科委的指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以科技进步示范区建设为新的契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力推进科技工作,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与核心作用。

宣武区

全面开拓科普领域

深化科技管理的改革、创新。加强对基层科技工作联络员的指导和培训,提高他们对科技工作内容、方法、手段、渠道的认识和理解;研究、设立“科技进步工作评估办法”,督促、鼓励基层单位把科技工作的要求纳入到工作计划中,在人才、技术、信息、方法、条件等方面提高素质,增强科技进步的能力;召开科技工作会和区科协第六届代表大会;起草、制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积极参与市区联动、区县联动,开发、整合、利用区域内外的科技资源,拓展科技工作服务体系的服务功能,增强服务协调能力,提高工作效能。扶持、帮助“科技企业协会”开展活动,发挥其联系纽带和服务平台的作用。

拓宽科普工作领域,与有关部门合作,建设“科普宣传大街”;为8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添置室内科普电子显示屏;新建2~3个社区科普活动室;对已建成的社区科普活动室的运行和管理进行督察、指导;完善区科普志愿者队伍组织建设,开展实效性更强的活动;注重群众性、实效性、长效性,开展“科技周”、“科普之夏”、“爱科学月”、“学术月”和科普进军营等重要科普活动。

门头沟区

重点落实“二二六”科技发展任务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的提升愈发与更大范围内整体经济的发展相互融合、渗透,科技进步对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作用也日趋明显,门头沟区紧跟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按照“221行动计划”的要求,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全面落实“科教兴区”战略,特提出了“二二六”科技发展重点任务,将科技事业的发展融入到全区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全面提高区域科技竞争力,为全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不竭的科技动力。

“二二六”即:建设两个体系,一要建设科技推广体系,二要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打造两个平台,一要打造科技开发实验平台,二要打造科技信息网络平台;实施六大工程,一要实施“惟一性农产品”打造工程,二要实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程,三要实施企业高新技术化工程,四要实施永定河流域(门头沟段)生态治理工程,五要实施科学技术普及工程,六要实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通过“二二六”科技发展重点任务的实施,使全区科技整体实力明显提高,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以科技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通州区

科技创新服务 “通州新城区”建设

2005年科技工作将以深入实施市科委提出的“涌泉、引擎、科技奥运”三大行动为核心,以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围绕“通州新城区”建设,强化科技对农业、工业的支撑力度,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开创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积极实施国家各类科技计划,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加强科技信息化建设,大力提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把科技产业化示范和技术推广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推进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科技企业数据库,做好民营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积极建设通州光机电产业创新支撑体系,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使高新技术产品和星火技术项目向密集区集结,营造产业优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工业发展的科技贡献率;整合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打造生产力促进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十大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作好科普工作,加大对基层科技工作者的培训的力度,加强对农民和科技企业的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

东城区

科技创建全国文明区

做好《科技工作规划纲要》的落实工作,不断推进全区科技工作深入发展。进一步提高全区各单位科技意识,以科技进步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为标准,以落实《纲要指标体系》为主线,加强科技工作的宏观指导和协调,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全面完成《规划纲要》任务,推进全区科技工作快速发展。

继续深入调研,利用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市场等政策,建立科技企业有效利用现有科技政策的机制,降低成果转化成本,加速成果转化速度,促进东城区科技企业的发展。

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区内中医药、起重运输机械、商业老字号等资源,在技术交易、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形成区域优势项目,与国家、北京市的相关科技产业发展计划和重大专项相衔接,促进东城区经济发展。

以科技奥运为契机,结合东城实际,围绕提高城市服务功能、管理功能及城市运行效率,积极推广科技项目在全区的应用,推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认真做好2005年科技发展计划,重点在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保护、洁净能源和节能技术应用等方面确立和实施一些科技项目,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

2005年的科普工作要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展开。一是要继续摸清底数,把全区的科普设施、活动场地、科普志愿者队伍、科普投入等情况调查清楚,查找问题和不足,制定整改措施;二是要促进发展,按照创建标准制定工作计划,狠抓落实;三是要不断提高全区科普工作水平。

延庆县

科技工作力争再上新的台阶

2005年,延庆县将做好科普工作,不断提高全县人民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全县各项工作科技含量。加强县、乡(镇)、村三级培训体系建设,努力做好各项培训工作。围绕全县的中心工作,做好奶牛产业化建设、马铃薯高科技园区建设、控制面源污染工程建设、生态旅游产业园区建设、培训体系建设五大研究项目。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加大对科技人员及广大农民的培训力度。做好星火计划、致富工程等科技项目实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工作,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做好金桥奖和专利实施资金项目的申报工作。进行科技网站的改版、维护及内容的更新工作,做好内部网全员的培训和利用。进一步加强民营科技企业管理工作,做好中介服务工作,争取相关政策的资金支持。加强科技宣传工作,做好《延庆科技》报、科技成果的评审、外宣等项工作。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科委全员工作能力,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力争使延庆科技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大兴区

紧抓机遇、夯实基础

2005年工作重点如下:召开全区科技工作大会,宣传贯彻实施五年科技发展规划,进一步强化科技管理工作,健全区镇两级科技管理机构,加强全区科技进步的协调、督导、考核工作。争取申办成功并组织好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实施科技“涌泉行动”。依托首都科技资源,广泛开展科技项目对接等科技招商活动。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服务环境。创新科技项目管理工作,完成国家“北方大城市郊区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等重大科技专项的验收工作。在民营科技企业中组织实施专利、信息化、研发中心三项试点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活动,提高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培训工作,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构筑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积极组织实施榆垡市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项目,提高重点小城镇建设综合水平。完善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服务平台建设。在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组织扶持一批重点科技攻关和应用性集成项目。开展大兴区西瓜、梨、葡萄、蔬菜等产业优化升级及深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培育甘薯、花卉等农业新兴产业。认真组织实施《大兴区知识产权发展保护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电子显示屏、科普文化广场等设施的建设,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全区人民的科技素养。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强化科技服务功能。努力完成各项科技发展计划指标。

怀柔区

实现科技四个服务

2005年,怀柔区的科技工作将围绕科技为城市化服务、为农民增收致富服务、为提高农民素质服务、为全区可持续发展服务四个领域来开展,具体将开展八个方面的工作。

围绕城市化建设,重点开展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尽快完成中欧项目。包括尽快完成中欧环境合作计划怀柔生态规划项目,为怀柔城市化提供科学依据;尽快建立数据库,为全区其他规划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用先进的理念、方法指导怀柔区各项规划的落实和城市化建设。二是深入实施市科委三大行动尤其是“涌泉行动”,促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提高第二产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和科技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促进产业升级。

围绕“三农”问题,为农民增收致富,重点开展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实施“板栗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项目。二是在培育新兴产业上做文章。

围绕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培训,重点开展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创新科普工作形式,二是加强农村信息化工作。

围绕科技为可持续发展服务,重点开展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解决北部山区养鸡产业的污染问题。二是中水利用问题。

房山区

全力落实“涌泉行动”

在新的一年里,房山区科委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落实市科委提出的“涌泉行动”,紧紧围绕“四个突出”的工作目标(突出科技产出、突出“需求”、突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突出区域特色科技产品的开发),以实施60项科技计划项目为载体,着重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进一步开展“四个对接”,重点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驻区中央、市属科研、企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整合科技资源,增强房山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管理职能,为企业自主创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等提供服务,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全力实施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转化的力度,发挥科技计划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围绕打造惟一性农产品,做大做强房山区的主导农产品。

三是努力营造科技进步政策环境,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重点扶植新型建材、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四是立足全区农业主导产业,重点抓好红小豆、食用菌产业、霞云岭干果、磨盘柿、水产养殖、创汇农业等六类科技服务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五是进一步开展科学技术普及,继续抓好科普旅游、科普示范区、科技培训等项工作,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全区人民科技文化素质。

朝阳区

全力打造一流科技进步示范区

2005年是推进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建设、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四三二一”工程各项重点任务的关键一年。科技工作计划如下:

加快“四大行动”计划的实施进度

在科技奥运示范行动计划中,重点实施智能交通规划。在可持续发展示范行动计划中,一方面,不断推进规划的落实和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的实施;另一方面,重点推进奥运食品基地的建设。在产业发展促进示范行动计划中,要重点支持管庄地区发展生特医药和先进建材的研究和示范,支持金盏制造业基地发展汽车电子业,鼓励传统型企业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生产一流高科技产品,支持三间房中草药深加工及中草药新产品的开发。要加强科技园区的建设力度。

加强对三大平台建设的引导和支持力度

要重点搭建好科技商务平台,依托CBD和健翔科技园,大量吸引跨国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及其研发机构入驻朝阳,大力发展与科技要素紧密结合的现代服务业,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科技商务服务体系。要重点搭建好科技融资平台,用市场经济观念,科学安排资金的性质、规模、运作条件,在有偿使用方面大胆探索,积极与中关村担保公司合作,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资金实施力度。要重点搭建好科技人才平台,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服务机制,与区人事局联手共同创造方便、快捷、高效的人才发展环境。

强化两个机制建设

重点推进科技资源整合机制的建设。要在院地合作、完善科技服务机构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重点建立科技进步考核机制,强化科技政策和计划引导作用。

全力打造一流科技进步示范区,争创全国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石景山区

重点推动数字娱乐基地建设全面推进科技发展规划的实施

以规划为指导,大力发展以数字娱乐产业、现代制造业、智力型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科技产业,积极发展以原八大处高科技园区为核心,北京数字娱乐产业基地、北京信息安全产业基地、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北方微电子基地等为基础的“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使高科技园区成为石景山区科研开发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并融入首都科技产业发展的总体格局。

建立科技进步督导创新体系

开展建立石景山区域创新体系系统工程软课题研究。逐步搭建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科技发展管理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各种中介机构为纽带的科技服务体系;社会发展与公共服务科技支撑体系;以社区为基础的科普与学习型组织体系;科技人才保障体系六大体系。

继续实施7大区级科技计划

科技计划重点围绕培育数字内容新兴产业、搭建区域创新体系、实施科普示范工程等重点科技工作开展实施,不断强化政府工作手段和引导职能,合理高效使用科技三项费用,进一步凝聚资源,促进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重点推进北京数字娱乐产业基地

北京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建设

(1)围绕两大基地建设的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的职能,协调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积极整合凝聚国家、市、区三级优势资源,不断完善数字产业基地建设环境。

(2)重点加强基地招商工作,加强中介机构建设,提升配套服务功能,加大基地宣传力度,扩大基地宣传范围。

(3)进一步强化市场运作手段,探索基地运营新模式,促基地健康发展。

丰台区

“一二三”促进科技全面发展

2005年丰台区科技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实施一个规划。制定和实施丰台区科技事业及产业发展“十一五”计划。作为科技工作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和行动纲领,进一步明确科技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

完善两大体系。第一、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进一步指导和支持企业建立完善研发机构,促进产学研结合,大力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第二、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指导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以政策为导向,加快孵化器网络体系建设,促进科技创业型企业发展壮大,完善科技贷款担保资金运行机制,进一步扩大担保资金规模,加大对技术市场监管力度,保护和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积极组织各类科技考察、学术交流、项目合作等活动。

落实三大行动。一是实施科技资源共享行动。二是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示范行动。三是开展科学普及教育行动。

顺义区

着力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2005年顺义区将按照市科委在深化“二四八”工程中提出的“一个转变,两个加强,三大行动”的实施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全面落实市科委“引擎行动”,以空港、林河、三高等孵化基地及孵化器为主体,着力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现代制造业、物流服务业等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升,辐射带动京密路、顺平路两线民营科技企业基地和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片的区域创新格局。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民营科技企业、科研生产联合体,利用科技资金支持中小科技企业尤其要支持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高其工业增加值在全区的比重。

抓好《可持续发展规划》、《北京市顺义区科技发展规划》等软课题研究,实施委、区共建三高区二期项目、《顺义区绿色奥运科技行动计划》等重大项目,强化其辐射带动作用。

充分利用首都科技资源“溢出效应”,以首都机场东扩、奥运场馆建设和北京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为契机,以市、区两级工业区为依托,以科博会、啤酒节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引进一批无污染、能耗低、占地少、附加值高的科技项目。

以科技下乡、科技下社区、科技周等活动为基础,以强化农业远程教育网服务功能、开展“万名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为重点,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努力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氛围。

崇文区

以科技提升传统工艺树立科学发展观为促进领导科学决策服务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区软科学研究管理工作,充实和完善崇文区科技发展战略定位和战略规划,科学、明确地进行科技定位,加大科技为经济发展的服务力度,有效发挥为实施“一二三”发展战略的科技推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崇文区专家顾问咨询决策平台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专家作用。促进领导树立科学发展观,辅助领导科学决策。

促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为推进企业科技进步服务

积极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初审工作,加大科技工作宣传力度,深入研究高科技企业发展政策,营造科技创新氛围,为引进科技企业和人才创造良好条件。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推进区域创新孵育体系建设。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京城百工坊科技研发基地建设,使之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和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重要体现。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和管理工作,要进一步提高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做好区技术市场管理和技术合同登记工作,促进区域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的发展。落实“科技奥运行动”。

促进科学技术普及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

提高区科普工作的管理体系的效能,加强联络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区科普联席会各成员单位作用;加强区域科普资源整合,加大科普工作力度,提高科普工作水平。

密云县

加强院县合作 促进农民致富

2005年,密云科委将:立足于科技大服务,全面提升科技服务总体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密云县2005-2010年科技发展规划》,为区域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政策性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科技领导小组和科普联席会的职能作用,制定和完善旨在推动成果转化、招商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机制;加强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加强科技服务的组织保障,以及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

立足于科技成果引进推广、转化、产业化,积聚科技资源服务密云。全面启动对密云县生态、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研究,通过有效的科技工作调研,实现有针对性的申报、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大力申报、实施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加大金桥工程实施力度;推广农产品和资源深加工技术,使地方特色产业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进一步完善孵化器,增强创业服务体系自我发展能力;继续抓好高新技术政策的宣传和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认证。

立足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大力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构筑区县科技培训服务体系和科普宣传工作,帮助农民树立科学观点和科学意识;把科技项目的实施向农业倾斜,重点是院县科技合作第二阶段10个科技项目;以培训作为推广实用技术的载体,实现全年500期,培训55000人次的目标。结合奶牛、肉羊、板栗、蔬菜等主导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的优化和品种的改良;通过建立科技培训示范点,扶持农民合作组织,增强农民市场竞争能力。

西城区

完善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

2005年,西城科委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两大战略”,做好各项科技工作:

做好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做好争创国家级科技先进城区的申报和迎检工作。组织好2005年度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立项审批工作。做好“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完善可持续发展评价系统。做好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科普联席会的作用,召开科普联席会。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落实《西城区2004-2008年人才发展规划》。做好西城区科技项目的评审和西城区科技先进个人的评选工作。

加强德胜科技园区政策宣传和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和审批工作,做好科技创新资金项目的遴选工作。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强高科技企业子女入学协调小组的工作力度。申报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搞好德胜科技园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建立并进一步完善德胜科技园的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机构。搞好德胜科技园区的规划工作。加快园区的基本建设工作。进一步优化德胜科技园区投资环境,以园区为平台,以企业为主体,以各项政策为手段,全方位的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进一步加强孵化器建设,协助孵化器企业改善环境。

平谷区

打造区域经济腾飞的科技引擎

2005年平谷区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一二六”科技创新工程,积极探索科技在“五个统筹”中的作用形式,围绕“富民强区”的战略目标,立足平谷区绿色优势,进一步完善具有平谷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加速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现代化,强化科技进步与创新对平谷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2005年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

全面启动创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县)工作。发挥资源优势,联合打造健康品牌,发展健康产业。全面启动桃产业优化升级关键技术研究,提高平谷果品的市场竞争力。继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加速信息化建设。注重创新和实效,积极开展特色科普活动。实施好以农村新能源为代表的旧村改造工程。启动农民科技素质提高工程。

相关热词搜索: 北京 区县 攻略 科技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