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文学史研究再审视

发布时间: 2022-09-02 10:00:04 浏览:

摘要:由于某些观念的影响,元代文学的历史被严重遮蔽了,文学史家呈现给读者的是一部残缺的元代文学史,且各部分间相互割裂,各自叙述,互不关联。元代文化本是多元的,又是一体的。元代文人观察认识问题视角多元化,元代作家观念意识多样化,元代文学内容和观点纷繁复杂。元代文学地有南北,人有华夷,体分雅俗,内容、体式、风格有诸多差异,但都是中国元代同一时空中的文学创作,具有一体性。我们应祛除遮蔽,在多民族共有文化精神的统摄下,书写完整的、通观性的元代文学史。

关键词:元代文学史;元代文化;文化精神

中图分类号:1209.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0)05-0043-09

在中国文学史上,元代文学是特殊的也是复杂的。我们已经认识的元代文学,与客观的元代文学的原貌和全貌之间还有很大距离。已有的元代文学史的研究,存在两大问题:因观念的遮蔽而残缺;因缺乏通观性视野而割裂。我们需要认识元代文学的整体和全貌。

元代文学的构成极其复杂,但又可用“多元一体”来概括:汉语言文学是元代文学的主体,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创作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汉语言文学创作中,有汉族诗人作家的创作和少数民族诗人作家的创作。汉语言文学可分为传统雅文学和新兴俗文学。如果把元代文学首先分为汉民族作家创作和少数民族作家创作,则少数民族作家创作中有汉语言文学和母语文学之分。自其异处观之,地有南北,人有华夷,体分雅俗,内容、体式、风格,有诸多差异。自其同处观之,各样式各部分文学虽各具特色,但都是在中国元代同一时空中的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又都是在元代多民族共有文化精神哺育下的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因而是多元一体的。元代文学具有多元性,但同时也具有一体性。

元代文学的特殊性源于元代文化的特殊性。元代文化的特殊性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中最为突出的、对文学影响最大的是元人观念的多元性。元代在意识形态领域没有强制性的导向,政治力量基本上不介入文学活动,诗人、作家写什么、怎么写,是自由的,也是自主的。因而,元代文人观察认识问题视角的多元化,元代文学中表现出的作家观念意识的多样化,元代文学内容和观点的纷繁复杂,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独有的。

但同时,在一个大一统的国度里,不管其民族构成多么多样,区域文化有多少差异,在文化和精神上,必然有某些同一的东西,我们称之为共有文化精神。因此,在元代中国同一时空中的文学创作,无论地之南北、人之华夷、体之雅俗,都体现了这共有的文化精神。正因为有这共有文化精神的统摄,元代的中国文学才是一体的,也才有中国文学史上“元代文学”这一概念。相应的,元代文学史研究者,就应该用通观性眼光来审视全部的元代文学。

在新世纪新的学术背景下审视以往的元代文学研究,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残缺与割裂。沿自古代的民族观念,“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念,阶级性、人民性的评价标准,不同程度地遮蔽了人们对元代文学的认识。三大遮蔽造成了元代文学史的残缺;一代文学整体意识的缺位,通观性眼光的缺位,造成了元代各部分文学的相互割裂。

一、以往研究的再审视

审视已有的元代文学研究,成就是巨大的,这已被充分肯定。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某些观念性的东西造成了元代文学史被严重遮蔽。

老一代文学史家罗根泽先生60多年前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之第1篇第1章《绪言》之十《历史的隐藏》中说:史家的责任是求“事实的历史”之真,但“事实的历史”之真却往往隐藏不见。隐藏的方式很多,大体可归纳为“原始的隐藏”和“意识的隐藏”两种。他所谓“原始的隐藏”,由于史料的缺陷,在元代表现得特别突出,且已经是在千年之下无论如何也无法补救的了。我们要时时告诫和警醒自己的是如何尽力避免“意识的隐藏”。罗根泽说:

“意识的隐藏”由于编著者的成见。哲学家不妨有成见,有成见往往可以创造独特的哲学。历史家最怕有成见,有成见则“事实的历史”便被摈于你的成见以外,使你不能发现。成见的养成是多方面的,而最重要的是时代意识。

由于“成见”的遮蔽,“合于自己意见的史料能以发现,异于自己意见的史料容易忽略,而历史真象,便隐藏不见了”。如何避免“意识的隐藏”?他给我们开的药方是“超然”:“因此编著历史者,应当有一种超然的态度。否则虽立志‘求真’,而‘真’却无法接近。譬如编著中国文学史或文学批评史者,如沾沾于载道的观念,则对于六朝、五代、晚明、‘五四’的文学或文学批评,无法认识,无法理解。如沾沾于缘情的观念,则对于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的文学或文学批评,无法认识,无法理解。”

他的见解是如此精辟,对于元代文学史研究之病,可谓一语破的。他开出的祛蔽的药方,也正合今天元代文学研究之用。这“意识的隐藏”,在元代文学史研究中反映得异常突出。我们把他使用的“隐藏”一词替换成“遮蔽”,则元代文学史研究中突出的有“三大遮蔽”:一是沿自古代民族观念的遮蔽;“二是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念的遮蔽,三是阶级性、人民性的评价标准的遮蔽。观察历史需要一定理论和观念,但任何理论和观念都会导致对真实历史的过滤,屏蔽掉大量的历史信息,使我们在努力接近历史真实时却远离了历史真实。上述三大观念,在以往的元代文学史研究中形成了三大遮蔽,造成了元代文学史的残缺。

1.三大遮蔽造成元代文学史的残缺。这“三大遮蔽”都属罗根泽所说的“意识的隐藏”。20世纪以来的元代文学研究中,这三种观念造成了严重的遮蔽:民族意识之遮蔽,遮蔽了宋元之际、元明之际一批作家,且否定元代文学的整体成就;“一代文学”观念之遮蔽,造成近乎元曲以外无文学的认识;三是阶级性、人民性之遮蔽,遮蔽掉一大批被认为只表现自我、不反映现实,缺乏批判性、战斗性的作品。

第一,民族情绪之遮蔽。由于元代是“异族统治”,对元代在很多方面取得的成就,人们不承认或不愿承认。这是古已有之的偏见,所以自古就有“元无文”之论。20世纪初,史学家陈垣就客观地指出了这一问题,他在《元西域人华化考》卷8《总论元文化》中曾谈到这一情况:元代之“儒学文学,均盛极一时,而论世者每轻之,则以元享国不及百年,明人蔽于战胜之余威,辄视如无物。加以种族之见横亘胸中,有时杂以嘲戏。”相对于明人,清人对元代的学术与文学集成较为肯定,他说:“清人去元较远,同以异族入主,间有一二学者,平心静气以求之。”于是“知元人文化不弱”。在民族情绪激烈时,这种偏见表现得尤为强烈。三四十年代民族危亡之际,学者就难有陈垣那样客观的态度,钱基博的《中国文学史》说:“金无文学,以宋之文学为文学;元无文学,以宋金之文学为文学。”他痛斥元代文章家为元之元勋功臣撰写碑传墓志,说:“在彼之丰功伟烈,在我汉族则奇冤大愤;誉凶人以为元勋,奢屠戮以张德威……顾认贼作父,歌功颂德,如不容

相关热词搜索: 再审 史研究 文学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