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楹联:讲究对称的汉语艺术

发布时间: 2022-09-03 09:35:03 浏览:

【楹联趣事】

冯玉祥挥写抗日对联

抗战伊始,日本军国主义者疯狂叫嚣要在几个月之内亡我中华。他们的一些反华文人也竭力为侵华战争摇旗呐喊,写了一些诗联,肆意侮谩我中华民族。其中有一副对联的上联是这样写的:“日本东升,光耀中华民国。”这是利用自然景象,刻意侮辱我国,因而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

冯玉祥将军在重庆读罢此上联,愤然挥毫写了一则下联:“阳落西天,黑暗笼罩扶桑。”也利用自然景象,预言多行不义的日本侵略者必然会自取灭亡!

自“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华民族面临最危险的时刻,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处在国难中的重庆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为了保家卫国,许多人都投笔从戎,以实际行动打击侵略者。当时,陪都重庆的“男青年会”大门两边圆柱上刻的一副对联 “执干戈卫国,莫纸上谈兵”即是见证。

1937年7月8日,中共发出“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新进攻”的号召之后,全国的工农商学兵等各界人士以及海外侨胞都广泛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殷切希望国共两党真诚合作,为抗战胜利奠定牢固的基础。1939年,有一位柏文蔚将军驻重庆时,曾书写了一副春联贴在住宅的门柱上。联曰:“渴望国共合作,倭奴奸暴终必灭;吾神威灵显化,土豪劣绅不容昌。”这副对联的上联表达了全国军民渴望国共合作、戮力同心消灭日本侵略者的决心。

正因为全国军民有此勇于牺牲的决心,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当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时,陪都重庆城内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人人欢呼“小日本投降了”“抗战胜利了”“我们胜利了”之时,有的即在自己的家门口贴起了大红喜联。相传有一副用国名地名组成的对联别具匠心,联曰:“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这副对联既表达了中国军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喜悦心情,也说明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赢得近百年来中华民族抗击侵略战争史上的第一次胜利,也谱写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光辉篇章。

【楹联常识】

楹联即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其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在其后的1000多年中,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借鉴,历经北宋、明、清三次重要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现在,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作用。

楹联从民间习俗角度看,主要分为以下7种:

1.节令联:是指有特定的应时性或纪念性,内容一般为咏物、抒情、议论、祝愿的对联,包括春联、元旦联、国庆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春联。

2.喜庆联:又称贺联,是指除节日庆祝以外的、内容上带有某种特定祝贺性质的对联,包括婚联、寿联、新居联(乔迁联)等。喜庆联突出的特征是带有特定的喜庆、祝贺性质,其内容必须是表示良好祝愿、喜庆吉祥的。

3.哀挽联:又简称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其内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祝愿,其风格一般是哀痛、肃穆、深沉、庄严的。

4.名胜联:是指张贴、悬挂、雕刻于风景名胜处的对联。其内容大多为题写该名胜景观,或者与它密切相关的人、事等。

5.行业联:是指其内容为针对某一行业、部门或领域的对联。

6.题赠联:指专门题赠给他人的对联,内容一般带有某种赞颂、祝愿、劝勉性质。

7.趣巧联:是指比较突出趣味或技巧而相对不注重内容的对联。如各种谐趣联、技巧联等。

楹联具有以下6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字数要相等。即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当然也有特殊情况的,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是例外。

二是词性相当。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即“实对实,虚对虚”。

三是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如李白题湖南岳阳楼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四是节奏相应。即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如:“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这是一副七字短联,上下联节奏完全相同。

五是平仄相谐。什么是平仄?简言之,在普通话中,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而在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二是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

六是内容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应、贯通,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精彩楹联】

1.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赏析: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雨对家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2.上联: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下联: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赏析:这是伊秉绶所作扬州平山堂集句联。上联集范仲淹《岳阳楼记》和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句,下联集王禹偁《黄冈竹楼记》中句,浑然天成。读一副好的名胜集句联,不仅卧游胜地,而且重温名著,一举两得,其乐无穷。

3.上联:清明高粱小满谷

下联:芒种芝麻夏至豆

赏析:上联中嵌“清明”“小满”两个节令,下联中嵌“芒种”“夏至”两个节令,可谓上下呼应。上联中的粮食作物“高粱”“谷”又与下联中的经济作物“芝麻”“豆”对应,自然流畅。同时,上、下联中各道出了节令与农作物的关系,联语化俗为雅,新意迭出,更见工巧。

4.上联:虽然毫末技艺

下联:却是顶上功夫

赏析:前句自谦“毫末技艺”,后句直夸“顶上功夫”,先抑后扬,一语双关,紧扣行业特点。

5.上联: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

下联: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

赏析:这是央视春晚征集到的一副对联,用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一百八”来对“五十六”,自然妥贴。一百零八记钟声响喻辞旧迎新、祝愿吉祥之意;五十六朵花开喻祖国五十六个民族节日载歌载舞。表现了全国人民共享新春快乐、上下同心协力共建小康的和谐景象。这副对联还有一妙处,那就是上一分句的“一百八”“五十六”在下一分句中被依次拆用。

6.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赏析:这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挽联。联中“旧雨”指旧友。此联的妙处在于,上下联尾化用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名《呐喊》《彷徨》,一语双关,既赞扬了鲁迅先生那种为唤醒民众而振臂高呼,为革命事业而奔走呼告的“呐喊精神”,又慨叹鲁迅先生逝世后对文坛带来的巨大损失而文坛从此“彷徨”的现实,真是构思巧妙,对仗严谨。同时,此联虽为挽联,但哀婉而不乏磅礴之气,恸伤而犹闻雄豪之音。作者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哭先生英灵,歌先生业绩,颂先生精神,扬先生旗帜,格调悲壮而意境恢宏。特别是上联中的“领”字,为“带领”之意,令人感受到先生的卓著勋劳和崇高形象。

【请你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材料一: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很多人家门口都贴有“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之类的春联。那个年代,毛主席很多诗词也直接被引作春联,比较常见的有:“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等。

材料二:上世纪80年代,改革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我国经济建设逐渐步入了正轨,百姓的日子日渐红火。人们赞美改革,拥护开放,春联也越写越有豪情,出现了一些现代词汇,寄托着百姓富裕、快乐、幸福等期望。比如“积极改革千秋岁月千秋美,勇于开拓万里河山万里春”“学科学一代农民展新貌,讲勤劳万里神州留古风”“ 开拓路上春丽,改革枝头花繁”等。

材料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神州各地充满生机活力,各行各业日新月异,国力强盛,百姓富庶,于是春联也有着写不尽的浓浓春意、写不尽的喜乐安康。“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这样的传统春联,被新一代“生意人”重新拾起作为新年的彩头,并涌现出了大量富有时代特色的春联:“文明经商货流五湖四海,礼貌待客心向万户千家”“富国安邦人欢财旺,移风易俗送旧迎新”“爆竹欢唱丰收曲,春风敲开致富门”等。

你的发现:

2.春联一开始是刻在桃符上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联的书写载体和方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请对此进行探究,并写出你的探究所得。

你的探究所得:

3.从文学史的角度看,对联是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的,那么具体经过如何呢?请查阅相关资料,对此进行探究,并写出你的探究所得。

你的探究所得:

【中考链接】

1.(浙江宁波卷)近日,学校开展“走近‘海上丝绸之路’”活动,本次活动需要一则宣传语,请从下列三副对联中,选择你认为最能体现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特色的一项,并简述理由。

A.七千年河姆渡骨哨鸣响八百里四明山云茶飘香

B.三江竞帆,招揽九天日月   东海涌浪,吞吐五洲风云

C.香樟如盖,郁郁兮摇翠       山茶似焰,灼灼兮飞红

我选择 ,简述理由:

2.(山西卷)生活处处有语文。常耕耘同学搜集的语文素材,有一则与括号中注明的地点不相符,其序号是( )

A.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理发店】

B.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书店】

C.运动奏响生命,锻炼点燃激情 【教室】

D.节约用水一点一滴,珍惜粮食一颗一粒 【餐厅】

3.(浙江温州卷)温州江心寺正门的楹柱上有一副对联,大意是“浮云早晨来会聚,每天早晨来会聚,早晨会聚后早晨飞散了;潮水常涨,时常上涨,时常上涨后时常消退”。根据对联大意,用“/”给此联断句。

上联:云 朝 朝 朝 朝 朝 朝 朝 朝 散

下联:潮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消

4.(浙江金华卷)阅读材料,对出下联。

在世博园的浙江馆里,有一个特殊的展区,那就是经过半年时间推选出的最能代表浙江30年发展与活力的6户“最浙江”家庭。在浙江省11个地市中,我们金华独占了两席。一个是义乌的周晓光家庭。30年来,周家人从小货铺起家,用双手创造出了一个拥有38亿产业的财富神话。另一个是武义俞源的俞凤法家庭。俞源村是历史悠久的古村落,俞家祖上就是书香门第,年近八旬的俞凤法与子孙们仍住在世代相传的祖屋里。他经常采集中草药,勤劳乐善,他的家庭是浙江乡村传统耕读文化的缩影。

上联:小货铺中创神话

下联:

横批:金华人家

5.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山东馆以“齐鲁青未了”为主题,向世界展示山东的风采。班级开展“走进山东馆”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的对联,展示山东的人文底蕴和自然风光。

上联:儒家仁墨家爱人文精华

下联:

【一试身手】

1.阅读下列对联故事,你能把最后一副对联写出来吗?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最后一副对联是:

2.知县郑板桥于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无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门上贴着一幅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他停下脚步,皱了皱眉头,问身边的两个衙役是什么意思,衙役想了半天也回答不出来。请问这副对联是什么意思?用一成语写出横批。

横联是

3.阅读下列对联故事,按要求答题。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的才华,心里很不服,总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看着李白,讥讽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锯”谐音“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大人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杨国忠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尴尬。

你觉得李白的对句妙在何处?请简要赏析。

4.班级语文课外学习小组正在举行“走近对联”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①以下是一家青少年图书馆大门前悬挂的一副对联,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上联:萃古今之著作

下联:

②王芳同学搜集到了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莲子心中苦”,下联是“梨儿腹内酸”,这副对联表面是写食物的味道,实际上还暗含 之意。

5.明代徐渭曾写过一副读书联,上联为 “好读书不好读书”,下联为 “好读书不好读书”。你能准确理解这副对联的意思吗?

6.张浩的妈妈和李敏的妈妈分别想开一间裁缝店和一间乐器店,你能帮她们从下列行业联中挑选出一副对联,供开业时使用吗?

①架上丹丸长生妙药壶中日月不老仙龄

②酌来竹叶凝怀绿饮罢桃花上脸红

③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

④剪彩为歌袖裁云作舞衣

⑤瓦壶水沸邀清客茗碗香腾遣睡魔

⑤虽云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⑥石池春暖人宜浴水阁冬温客更多

⑦万紫千红工点缀春桃秋菊费平章

⑧韵出高山流水 调追白雪阳春

裁缝店用联: 乐器店用联:(填序号)

相关热词搜索: 汉语 楹联 对称 讲究 艺术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