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机械动力运动项群构建的设想

发布时间: 2022-09-04 09:15:03 浏览:

摘要:汽车运动、摩托车运动和摩托艇运动成为一类新型的运动项目,其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这类运动项目的共同点是以操纵发动机为动力的机械进行竞技比赛。从运动训练学和项群训练理论的角度,探讨对机械动力运动项群的初步构建和设想。

关键词:汽车运动;摩托车运动;摩托艇运动;机械动力运动;项群

近些年来,我国的汽车比赛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火爆,拉力赛、短道赛、场地赛、越野赛、卡丁车赛等等,热闹非凡。汽车运动、摩托车运动和摩托艇运动成为一类异军突起的运动项目,其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F1赛车、F1摩托艇同足球世界杯、奥运会是全球收视率最高的四大体育赛事。不同的是足球世界杯、奥运会要每隔4年才举行一次,而F1赛车从每年的3月份开始到10月份结束,每个月都有两站比赛。

因此,随着这类运动项目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可以预见这类运动项目在未来的几年将是一个飞速发展的过程。这类项目的理论研究将是摆在从事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根据这类项目的特点,从运动训练学和项群训练理论的角度,探讨对机械动力运动项群的初步构建和设想。

1 构建机械动力运动项群的依据

1.1 逻辑学和哲学依据

在竞技运动项目中,不同的项目具有的内容也不同,但这些不同的运动项目又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形式和关系。为了深入研究这些形式和关系,我们可以撇开事物的具体内容,把这些形式和关系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分离出来加以考察。科学抽象可以帮助我们从基础的东西出发,将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关系综合起来,从而把事物的本质作为一个整体完整地抽象出来。[1]

汽车运动、摩托车运动和摩托艇运动虽然是不同形式的运动项目,但这些运动项目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些运动都是运动员操纵以发动机为动力的机械进行竞赛。以发动机为动力是这些运动项目内在联系,这就是我们将这些运动项目聚群为机械动力运动项群的逻辑学和哲学依据。

1.2 运动训练学学科发展需要

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日新月异,运动训练实践不断总结出新的经验,同时又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和要求。汽车运动、摩托车运动和摩托艇运动作为新型的运动项目,其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甚至超过了不少传统奥运项目。

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机械动力类运动项目的理论研究与论述。运动训练学理论应在与运动训练实践的紧密结合与相互促进中得到发展和完善的。因此,对这类运动项目的理论研究将是运动训练学今后有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机械动力运动项群的理论研究是运动训练学学科的发展的需要。

不同竞技运动项目的异同源于竞技运动发展的历史、比赛的规则等方面。这些异同点的存在表明,按照不同项目的类属特点,进行深入的探讨,既可比一般训练理论更加准确而深入地揭示同类项目的规律,又可在专项训练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升华和提高;并能有机地加强原有两个层次理论之间的联系。[2]我们根据田麦久博士的项群训练理论思想,构建了机械动力运动项群。该项群的构建可以更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项群训练理论。

2 机械动力运动项群的定义

关于机械动力运动项群的定义,我们先参考该类项目的定义。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章程中对汽车运动定义是,汽车运动系指任何使用至少四个轮子在地面行驶,至少二个轮作为转向轮的机动车辆作为运动器械进行竞赛、训练、旅游、娱乐和表演等活动。而中国摩托运动协会章程中,第一章总则第四条关于摩托运动的定义是:中国摩托运动协会所管辖的摩托运动包括使用由不同型号发动机驱动的各种两轮、三轮、无封闭驾驶仓的四轮把式在公路、专用路线、越野路线上进行比赛、训练、创纪录和旅游探险活动。

因此,综合这类项目的总体特征,我们可以将机械动力运动项群定义为:机械动力运动项群是指人们操纵以发动机为动力的机械在地面、水上、雪上、空中进行带有竞技性质活动的所有运动项目。机械动力运动项群包括的项目有汽车运动、摩托车运动和摩托艇运动等。该项群的运动项目还在不断扩展,在将来也许人们会用飞机,宇航飞行器进行运动竞赛。

3 机械动力运动项群项目的分类方法

为了人们更好的认识和理解机械动力运动项群的相关项目,我们对汽车运动、摩托车运动和摩托艇运动的分类进行了比较研究。

3.1 汽车运动的分类

按照FIA的规定,所有赛车可分为三类14组,它们分别是:第一类(批量生产的汽车):N组:生产型轿车;A组:旅行汽车;B组:高级旅行车;ST组:超级旅行车;CL1组:1级轿车;T1组:批量生产的越野车;T2:改进型越野车。第二类(专门制造的赛车):T3组:原型越野车;GT组:高级旅行运动车;C组:运动车;D组:国际方程式赛车;E组:自由方程式赛车。第三类(载货车):F组:竞赛载货车;T4组:越野载货车。根据发动机排气量的大小,赛车被分成18个级别 [3]

3.2 摩托车运动的分类

摩托车运动是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借助摩托车进行比赛、表演和旅行的一种运动。摩托车是指四个轮子以下,以发动机为动力,在地面上行驶的机械,分两轮和三轮两种车型,每种车型又按发动机汽缸工作容积大小分若干等级。两轮车型分50、80、100、125、175、250、350、500、750、1000、1300毫升;三轮车型分500、750、1000及1000毫升以上。有越野赛、耐力赛、公路赛、场地跑道赛和旅行赛等项目。以行驶速度或驾驶技巧评定名次。[4]

3.3 摩托艇运动的分类

经世界摩联批准,用于竞赛的摩托艇有12种,它们各有代号,如“O”(舷外竞速艇)、“S”(舷外运动艇)等。每一种摩托艇又可按发动机汽缸工作容积或艇的重量或其他,分为若干等级,如舷外竞速艇,它按汽缸工作容积分为OJ(175毫升)、OA(250毫升)、OB(350毫升)……直到OZ(1200毫升),共10个等级,各个等级的艇都可单独举行比赛。目前,我国开展的主要是舷外竞速艇。

摩托艇每年举行洲赛,冠军杯赛、大奖赛、耐力锦标赛、世界锦标赛以及一般性的国际比赛。世界纪录有四种:速度纪录(1公里或哩、浬)、环圈竞赛纪录(5、10、15哩)、时间纪录(1小时到24小时)、距离纪录(12、24浬)。各项纪录由国际摩联逐年公布。无论何种形式的比赛,均以速度为核心。当前世界水上最快速度是由喷气式摩托艇创造的,时速为642公里。[5]

3.4 机械动力运动项群的项目和比赛分类

通过对上述不同运动项目的比较和分析,如表1所示,我们可以得出机械动力运动项群的分类方法是首先根据车的型号和类别划分类,其次根据气缸容量和排气量划分级别,最后根据比赛的方式、距离,目的等划分具体的项目。

机械动力运动项群各项目的比赛类型繁多,有各式不同的比赛的名称。下面我们对这些不同的比赛进行分类和分析,如表2所示。根据比赛的目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分为速度、速度耐力混合、花样表演三类。以追求速度的比赛有方程式赛和竞速赛,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非竞技性的创速度记录赛。所谓的方程式赛,是指一些专门设计和生产的机械在封闭赛道内作的速度竞赛,按发动机排量和功率的不同又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第二类比赛是既要求速度又要求耐力的比赛,比赛类型有拉力赛、耐力赛、越野赛等。这些比赛都是进行长距离的比赛,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拉力赛和越野赛将比赛路段分为几个站点,比赛非连续性,而耐力赛不分站点,比赛连续进行,中间没有休息。而拉力赛和越野赛的不同的是车辆类型不同。

第三类比赛为花样表演性的比赛,比赛过程中追求运动员操纵机械的技巧和动作的花样与难度,这类比赛多采用评分制。由于汽车完成各个花样和难度动作危险性大,目前还没有正规的比赛,只有汽车特技表演。

4机械动力运动项群的价值

4.1机械动力运动项群的经济价值

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为机械动力运动项群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条件下,体育只是一种活动,无法成为创造商品价格的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体育的需求转化为市场需求,从而使体育真正成为一种生产性的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商业化的步伐加快,已逐步进入商业化运作轨道。而在国外被誉为“世界第一商品”的汽车早已走入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机械动力运动项群是一群非奥运会的竞赛项目,它是结合简单的竞技运动和尖端科技的综合项目。机械动力项群中的运动项目都不单纯是一项体育运动,它还是企业和国家展现经济实力和促进交通科技发展的一个平台,同时也是各个商家争夺观众的广告载体,是一类最能够体现体育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运动项目。

4.2机械动力运动项群的竞技价值

人们对速度的渴望,竞争的本能使得人们借助机械进行新的一轮挑战和竞争。作为直立行走的高级动物,人类本身的奔跑极限永远不及地上走的兽类,天上飞的鸟类以及水中游的鱼类,从进化学的角度来说,不能不说是“大脑发达,四肢退化”后留下的某种遗憾。但是,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制造业的高度发达。制造精密繁复的赛车出现了,运用尖端科技的赛艇紧随其后也问世了,这些玩意儿的使命就是突破速度极限,带着人类风一样地“行走”。看着赛车手和赛艇手们在赛场上飞驰电掣,观者感同身受着“飞翔”带来的快感。人们对速度有着永恒的渴望。

5 结论

1.汽车运动、摩托车运动和摩托艇运动虽然是不同形式的运动项目,但这些运动项目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些运动都是运动员操纵以发动机为动力的机械进行竞赛。因此我们将这些运动项目聚群为机械动力运动项群。

2.机械动力运动项群定义为:机械动力运动项群是指人们操纵以发动机为动力的机械在地面、水上、雪上、空中进行带有竞技性质活动的所有运动项目。

3.机械动力运动项群的分类方法是首先根据车的型号和类别划分类,其次根据气缸容量和排气量划分级别,最后根据比赛的方式、距离,目的等划分具体的项目。

4.机械动力运动项群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竞技价值。

参考文献:

[1] 栾玉广.自然辨证法原理[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296

[2] 田麦久主编. 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3.

[3] 曾壮编. 赛车知识大百科[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155.

[4] 陈荫生主编. 体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367.

[5] 余玉石.体育项目大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45.

[6] 唐勇翔.从F1上海站比赛看我国汽车运动的市场发展前景[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8):45

相关热词搜索: 设想 构建 运动 机械动力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