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常州市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特点\问题及建议

发布时间: 2022-09-04 11:55:03 浏览:

摘要:在中央政府扩大内需政策引导下,作为常州市商品交易市场龙头、核心和骨干的亿元以上市场,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下,依然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继续保持繁荣活跃,在加快流通、活跃经济、方便生活、解决就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常州 商品市场 发展特点 问题 建议

1 常州市商品市场发展的特点

2010年上半年,常州市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以下简称亿元市场)承接上年良好的发展态势继续稳步发展,总体呈现七大特点:

1.1 规模化程度日益提高 上半年,常州市共有亿元市场54家,总营业面积286.3万平方米,出租摊位数3.1万个,摊位出租率96.5%,实现成交额575.7亿元,同比增长14.9%,相当于全市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的36.8%,比去年同期提高3.0个百分点,平均每个亿元市场的出租摊位数、营业面积和实现成交额分别为583个、5.3万平方米和10.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1.4%、9.7%和20.1%。

1.2 专业化发展优势明显 近年来,常州市亿元市场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商品市场体系,在综合型市场与专业市场共同发展中,专业型市场以其清晰的商品定位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市场份额和发展速度明显高于综合型市场。上半年,全市亿元市场中有综合型市场19个,实现成交额134.9亿元,同比增长12.4%;专业型市场达35个,实现成交额440.8亿元,同比增长15.6%,从出租摊位数、营业面积和成交额看,专业市场占比分别达66.4%、79.0%和76.6%。在13大类专业市场中,市场成交额位居前3位的分别是生产资料市场(12个),实现成交额249.8亿元,占专业市场成交额的56.7%;食品、饮料及烟酒类市场(4个),成交额为78.5亿元,占专业市场成交额的17.8%;家具、五金及装饰材料类市场(9个),成交额43.9亿元,占专业市场成交额的10.0%。

1.3 批发业主导地位突出 在全市54个亿元市场中,以批发经营为主的市场有29个,以零售为主的市场有25个,分别占全部亿元市场的53.7%和46.3%。在出租摊位中,从事批发经营有1.8万个摊位,占全部摊位数的56.0%;零售摊位1.4万个,占44.0%。在营业面积中,批发市场营业面积248.9万平方米,所占比重86.9%,平均每个摊位的营业面积为141.3平方米;零售市场营业面积37.5万平方米,占13.1%,平均每个摊位只有27.0平方米。在成交额中,批发市场上半年完成交易额522.4亿元,同比增长15.6%,实现交易额占全市亿元市场的九成以上,达到90.7%;零售市场交易额53.3亿元,同比增长8.0%,实现交易额只占9.3%。

1.4 大市场龙头作用显著 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培育和大力支持下,各类大型亿元市场逐步走向成熟,交易范围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一批如江苏凌家塘市场、常州长江塑料化工交易市场、江苏湖塘纺织城、常州龙城钢材市场、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等辐射面广、吸引力强、凝聚力大的知名大型交易市场,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推动了各地区消费品市场的繁荣发展。上半年,全市成交额超5亿元的市场有17个,共实现成交额512.1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全市亿元市场成交总额的89.0%;超50亿元的市场4个,成交额为277.6亿元,增长23.8%,占全市亿元市场成交总额的48.2%,超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已经成为引领我市商品流通业快速发展的龙头骨干。

1.5 金属材料类增势强劲 全市商品交易市场经营范围广泛,涉及商品种类丰富,生活资料包含了食品饮料烟酒、服装鞋帽纺织品、日用品、五金、家电、家具等各类商品,生产资料有金属材料、化工材料、木材、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等多种市场。上半年,从亿元市场各类商品成交额来看,与城乡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成交额依然最高,但发展速度放缓,比重明显下降,上半年实现成交额115.0亿元,同比增长5.0%,占亿元市场总成交额的20.0%,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3个百分点;金属材料类商品增势强劲,实现成交额114.1亿元,同比增长1.4倍,成交额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0.0%提高到19.8%,居第二位;化工材料及制品类销售比重居第三位,成交额为103.0亿元,占17.9%。这三大类商品成交额占亿元市场总成交额的比重达57.7%。

1.6 区域布局特征显现 常州市商品交易市场以区域交通为基础,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在联动中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形成明显的区域特征。武进区亿元市场的数量和成交额均为全市第一,亿元市场达到21个,上半年实现成交额229.7亿元,占全市39.9%,其中江苏湖塘纺织城、武进夏溪花木市场、邹区灯具城等以特色产业为主导产品的专业市场,已经成为武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新北区虽然市场建设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依靠港口的交通优势,迅猛发展成以化工材料、金属材料等商品为主的大型生产资料类市场,目前亿元以上市场共有7个,上半年完成交易额193.8亿元,占全市的33.7%;天宁区亿元市场15个,因为地处市中心,多数是日用品类、家具装饰类和服装鞋帽类等与居民生活相关的消费品市场,上半年成交额92.7亿元,占全市16.1%;溧阳市依靠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的地理优势,以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为龙头发展地方商品流通市场,现有亿元市场6个,上半年成交额53.7亿元,占全市9.3%;金坛市目前亿元市场5个,受基础条件及辐射范围等方面的限制,上规模的市场数量相对较少,上半年市场成交额5.7亿元,占全市总量的1.0%。

1.7 助推地方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经过近二十年的培育、建设和发展,常州市亿元商品交易市场已逐步成为全市商贸流通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配置资源、扩大内需、引导生产、搞活流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2009年,常州市亿元市场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所占比重达19.2%,收取摊位租金和市场管理费6.7亿元,市场经营户当年上缴税收2.7亿元,占全市商贸流通业和住宿餐饮业税收的8%。商品交易市场的繁荣兴旺,对常州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许多商品交易市场发挥了“建一个市场、带一方企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功能,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在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消费需求的同时,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

2 常州市商品市场发展的问题分析

近几年来,常州市亿元市场发展顺应了市场规律,有力地促进了商品流通,扩大了就业面,活跃了地方经济,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2.1 市场规划布局不平衡,区域分布不合理 市场分布没有按照统一的规划形成市场群体,影响面、辐射面还不够广泛。有些地方,综合类市场占到一半多,且均为农副产品类市场,工业产品类较少。专业市场类中生产资料市场相对较薄弱,专业市场类中生产资料市场门类还不够齐全,多数市场经营特色不明显,经营品种雷同,地理位置又不尽合理。从而使有些市场变成了有场无市的空壳市场,既浪费了资金,又影响市场体系有序健康的发展。

区域分布存在差异,在全市54家亿元市场中,武进区拥有21家,3家百亿元市场武进区占了两席,交易额武进区占全市总量的四成,交易额、市场数量武进均居首位。这种区域不平衡的发展显然不利于亿元市场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

2.2 市场关联度小,信息化水平不高 目前多数市场处于自我循环的初级阶段,各市场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不够紧密,对外交流少。市场内的交易和结算方式仍主要采取一对一的谈判交易和现金交易等摊位式交易方式,其统一结算、信息传递、价格形成以及运输、保管、包装、加工、配送等辅助功能欠缺。全市亿元市场中应用电子定货系统的市场只有5家,应用电子商务购物系统的也只有10家,应用客户管理系统的仅6家。

2.3 经营商品档次欠缺,品牌意识还不强 现阶段,绝大多数市场中,经营者大部分是小商小贩和城乡个体经营户,其经营的品种多以低档次的日用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为主,商品质量不高,技术含量低,商品价格低。加上市场管理较差,经营环境也不太好,因而无论从经营理念、服务水平和购物环境都与大商场、大超市有一定的差距。上述因素直接阻滞了品牌商品的进入,阻碍了亿元市场的商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2.4 市场整体规模偏小,组织方式有待改善 虽然常州市目前已有3家百亿元市场,但从规模和成交额看,亿元市场的整体水平在省内城市中并不领先。截止2009年末,常州市亿元市场平均成交额为18.7亿元,与苏州的28.7亿元、无锡的37.9亿元等周边兄弟城市相比也存在不小差距,更不能与义乌、温州等城市相比。在全省亿元市场30强中,我市仅有4家,与苏州占9席、无锡占11席差距明显。亿元市场整体辐射能力较弱,商品集散能力有限,难以形成区域带动效应。

2.5 专业科技属性缺乏,市场结构有待调整 截止2009年底,常州市以简单、初级、低档的日用消费品、服装类和农副产品为主的商品交易市场达22家,缺乏高端及特色市场,商品交易市场同质化现象依然严重。同时,市场交易方式单一,大多采取摊位式交易,没有中间代理,也不搞统一结算,信息化水平落后,严重滞后于当前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水平,部分市场仍处于独立区域内自我循环的初级阶段,对外交流少,辐射范围小。

2.6 规范欠缺制度落后,管理方式有待创新 现有亿元市场内的流通主体较为分散,许多仍以个体经营为主,部分经营户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发展眼光。多数市场重建设轻管理,缺乏标准化、科学化的市场管理体系。部分市场对摊位租赁者和进驻厂家、商家还不能全部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市场上“三无”商品与假冒伪劣产品交易仍时有发生。据市工商局统计,2009年全市共查处商品市场违法案件68起,其中假冒伪劣37起,短斤少两5起。

3 促进常州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建议

3.1 优化市场布局,改善市场结构,扩大市场规模 政府主管部门应充分考虑市场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辐射距离、地域环境等多种因素,制定市场发展规划。从产业化发展要求出发,整合各种资源优势,针对规模较小,经营品种相近,区域性邻近的市场进行资源配置,优化组合,也可引导不景气的市场兼并重组,还可强强联合,逐步发展股份制市场,形成巨型“航母”和“龙头”。

3.2 加快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市场管理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商品交易市场的管理者不能仅停留在市场的物业管理上,以招商收取摊位租金为主要目的。而应加强对市场经营成果的核算,建立和健全市场财务核算、成本核算和统计核算体系。应充分利用电脑网络技术,进行经营手段的创新,发展电子商务,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市场的知名度和扩大市场的辐射能力,扩大经营规模。建立现代化的电子报价、电子信息发布、电子统一结算系统,引导市场向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3.3 强化市场品牌经营,营造良好经营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 重视品牌建设和品牌化经营,是市场竞争中必然的选择。亿元市场要以市场的品牌优势来聚集人气和商气,不断提高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样才能增强大型商品交易市场的辐射和影响。同时还要注重市场的规范管理,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和各项配套设施,努力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要在亿元市场中提倡诚信经商的良好风气,加强对经营户商品质量的监督,大力推动亿元市场运用现代管理技术,逐步走出千篇一律的摊位制交易模式,大胆探索把连锁、代理、配送、拍卖等现代营销方式引入商品交易市场,通过办分市场、连锁经营、总经销、总代理、配送服务等形式来丰富市场交易模式。加强工商、税务的征管力度,加强对经营者的法制宣传,增强经营者的法制意识。大力推进市场诚信建设,形成政府、市场投资者和市场经营者共同投入管理资源,共享管理成果的三赢局面,为常州商品交易市场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作者简介:王文华,男,湖北黄冈人,1975年10月生,江苏省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

本文系2008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8SJD7900006阶段性研究成果。

相关热词搜索: 常州市 交易市场 建议 商品 发展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